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密度偏低是否一定要補鈣

鈣是維持骨密度正常的重要礦物質。骨密度偏低的確為缺鈣的一種現象,提示以往缺過鈣,目前是否缺鈣,不能一概而論。當人體每天攝入鈣量不足600毫克時,尤其是兒童、孕婦、乳母、老人這些需鈣量較一般人多的群體,骨骼和牙齒不僅得不到鈣的補給,還要動用其中的鈣維持每天生理需要,於是引起骨密度降低。在此需特別注意的是,一般人群大約在30歲以後鈣已不再吸收進入骨骼和牙齒。因而,對骨密度低者,若為30歲以下人群,儘管血鈣在正常參考範圍,也應適當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除了維持正常生理需要外,還要彌補以往的丟失;血鈣低於正常參考範圍,應採用藥物補鈣。若為30歲以上人群,血鈣不低者,就沒有必要補鈣,此時若想靠補鈣糾正骨密度低為時已晚。只有血鈣低者才需要補鈣。

骨密度是骨品質的一個重要標誌,而骨架結構則是決定骨品質的另一重要因素。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共同保證了骨的品質。

骨結構就像一個建築物,首先必須是最科學最合理的力學構架或者稱骨框架牗骨框架是由膠源纖維組成牘,然後以最小量的填充物牗骨礦物質是羥磷灰石牘,可以達到最大的生物力學強度牗具有很強的抗破壞強度,預防骨質疏鬆牘。具有這種性質的骨骼,才可以認為是高品質的骨結構。

我國目前執行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將「改善骨質疏鬆」列入21項保健食品功能。由於《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改善骨質疏鬆需要進行人體實驗,檢驗、申報耗時長、費用高,所以此項功能少有企業申報。新頒布的保健食品27種功能取消了「改善骨質疏鬆」,取而代之的是「增加骨密度」功能。2005年2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關於《保健食品註冊申報資料項目要求》等再次徵求意見,確認仍然沿用「增加骨密度」功能。

就目前市場產品品種來看,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含鈣的、通過直接補充鈣質而達到增加骨密度目的的保健食品;另一類是不含鈣或者不以補鈣為目的,而是通過調整內分泌而促進鈣的吸收從而達到增加骨密度這一目的的保健食品。

配方設計作用機理決定選料不同

根據骨密度缺少產生原因和作用機理的不同,在進行保健食品配方設計時可選擇不同原料。經常使用的原料如下:

1.鈣劑如鈣吸收正常,每日給1.00克—1.50克即可。各種鈣劑中,碳酸鈣使用得比較普遍。對65歲以上老人每日0.75克—2.5克。對使用雌激素副作用多且有誘發子宮內膜癌的可能者,給予大劑量的鈣,可起到與使用雌激素相同的作用,腎結石病人不能攝入大量的鈣。

2.維生素D及其活性產物過去認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病人常伴有維生素D不足,因此主張多給維生素D,實際上除了合併有骨軟化(一般來講,僅有兒童易患骨軟化,如佝僂病),腸鈣吸收障礙及維生素D代謝產物生成減少者,一般無需補充大量維生素D,確有上述三種情況者,可同時給予維生素D。

3.降鈣素降鈣素可減少骨質吸收,降低血循環中的鈣,增加骨質中的鈣含量,降鈣素由於可降低血鈣,所以在用降鈣素時應補足鈣量,起到治療骨質疏鬆的作用。

4.磷酸鹽類磷酸鹽類治療骨質疏鬆近年來得到發展,磷酸鹽可促進骨形成,抑製骨細胞的破壞,可以長期應用。

5.其他目前,市場上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以化學原料和中藥提取物為主,服用劑型主要為膠囊、片劑等。保健食品的新法規頒布以後,將會提高保健食品的研發技術要求。根據申報的保健功能,在原料上面放寬界限,可以用一些新的原料,在劑型上面可以研製一些新的劑型,這樣會更好地提高保健食品的作用效果。建議用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退行性改變的中藥食品(增加骨密度食品)(養骨食品),從病因入手,從根源入手。遠期效果好,可以做三級預防,不容易複發,不易得相關的併發症。與鈣相比不僅是治療指標,鈣的分布分為胞鈣,血鈣骨鈣,補鈣只是增加血鈣,中藥保健品從根源入手更是把人作為一個整體調節病因治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