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茶葉葉底,如何區分白毫銀針的好與壞?

如何辨別白毫銀針的好壞,很多茶友都會說,辨別白毫銀針的好與壞,可以用搓白毫銀針葉底的方式來判斷,如果白毫銀針的葉底被輕易搓爛,證明這不是好白茶,如果只是從白毫銀針的葉底能否被搓爛來判斷品質高低,那麼說明你對白茶了解的還不合格,如果想了解白毫銀針的好與壞,下面的幾個分析請茶友牢記。

辨別白毫銀針的好壞,首先要從白毫銀針的年份來看,這款白毫銀針是哪一年的,都沒了解清楚,就盲目的用手搓?年份不同的白毫銀針,它陳化程度也是不同的,針體的殼狀組織脆硬程度也是不同的,就好比一件新衣服和一件舊衣服來對比,新衣服怎麼扯也不容易扯碎,而舊衣服力氣稍大一些,很容易扯碎,同理,白毫銀針隨著長時間的陳化,針體與空氣中的氧接觸,進行著緩慢的變老,在這個過程中,纖維變得越來越脆,身體愈發缺水,就算是乾茶,我在泡茶的時候,抓一把銀針出來,手勁稍微過大,立馬就會有小葉殼碎裂下來,在經過長時間的沖泡,一揉撚很容易軟爛掉,而新銀針,全身都是新鮮的,搓起來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搓爛,如果茶友在辨別白毫銀針的時候,還按照搓不爛的才是好銀針這個理念,那所有的新銀針都是好銀針,陳化得當的老銀針被劃入了劣質白茶當中了。


產區也對銀針的葉底,有很大的影響,在高山茶園生長的白茶,內涵物質豐富,果膠物質多,是因為高山上雲霧層厚,空氣冷,陽光直射的概率低,漫射光多,受日曬的時間短,吸收的紫外線少,致使白毫銀針身體較硬、較鼓,茸毛的厚度有6-7層組成,而那些海拔不高,或者外省的茶針,身上的茸毛厚度在4-5層,是因為生長環境的問題,如陽光過於猛烈,氣象不夠寒冷,或者土壤不適合種植茶樹,又或者茶樹本身不是大白茶樹等,在這樣的情況下,茶友要判斷一款白毫銀針是否合格,可以在沖泡10次之後來判斷,正宗的福鼎高山銀針,經過長時間沖泡後,用手搓,必定是不易爛的,而那些外省的茶針,就相反了,用手搓,很容易爛。


最後,白毫銀針的葉底,容不容易被搓爛,這跟他釋放的養分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在搓葉底之前,我們先要了解銀針葉底是煮還是泡,煮的時候是如何煮,是泡過之後再煮,還是將乾茶放入冷水中一起煮?泡是如何泡的,是溫水沖泡還是沸水沖泡,是否在沖泡的時候坐杯,還是在沖泡的時候前四泡快速出湯?所以,當對比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才能判斷出,白毫銀針的好與壞,如果茶友還認為,搓不爛的才是好銀針,那一款煮了2分鐘的銀針,和一款泡了5秒的銀針,放在一起對比,最容易搓爛的就是煮了2分鐘的銀針,而不容易搓爛的則是泡了5秒的銀針,而這個被煮過的銀針,有可能就是高山白茶,而沖泡的銀針,有可能就是外省的茶針,所以,在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在做出對比,才是最可信的答案。


其實,辨別白毫銀針好與壞,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舌頭,但在喝不懂白毫銀針的情況下,茶友可以選擇從葉底上來區分白毫銀針的好與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