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吉利smart,長城MINI,自主品牌帶國外車企玩轉電動車

(文|徐C)

電氣化似乎成了很多車企未來的發展方向,像長安的“香格裡拉”計劃,要實現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上的燃油車,實現全系產品的電氣化;吉利在博瑞GE的發布會也是將自家的新能源規劃放出,在未來的3年裡面將推出30多款的新能源車和節能車型,在2025年實現首款燃料電池車的量產……

國內各個自主車企的開啟了風風火火的“電氣化模式”,同樣的各個跨國車企也按捺不住了,都更願意在中國尋求合作夥伴,開展大規模的合作,一同完成電氣化的轉型。

就像奔馳的smart和寶馬的MINI,它們兩款車的電氣化轉型中國本土車企可都是參與了大半部分。

能否出現國人接受的,電動smart?

早在2018年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吉利汽車成為了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就宣示著之後兩者的合作不會少。在今年3月份,戴姆勒集團就與吉利簽訂關於smart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各持50%的股份,將smart打造成全球領先級別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實現品牌的轉型。

Smart 這個項目對於戴姆森集團一直是虧損的項目,甚至是長達21年的虧損,預計累計損失約40億歐元,而在和吉利合作之前,smart是有出過電動版的車型的,只不過它的性價比讓人哭笑不得,續航145km的純電動車售價23.5萬起。

想也知道的它並不受大多數人的歡迎,時至今日,據說由吉利和戴姆森合作的smart電動車國產項目,已經落戶在程度經濟開發區(龍泉驛區)。

光束,不只是電動MINI

與smart相似,寶馬在2018年7月就和長城共同簽訂了合資 經營的合約,各持50%的股權,成立了光束有限公司。

對於這次合作,又有與smart不同的地方,戴姆勒與吉利的合作主要就是將smart 推向新生,而對光束而言,MINI的電動化國產只是他們合作的一部分,於寶馬是實現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重要一步,對長城而言,也是對國家化戰略的補充,各取所需。

光束首要需完成的就是實現MINI這個品牌的國產化,與華晨寶馬不同,它主要是完成國產電動MINI的生產,未來或許會針對中國市場發展更近一步的電動戰略與共享出行。

對於MINI電動版,之前就有外媒報導,在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車展上的MINI電動版概念車,將於2019年11月正式投入量產,同時國內也是加快步伐,近日寶馬官方就宣布了,純電MINI的國產也將於今年開始生產,計劃明年正式上市。

同時選擇在中國實現電氣化,有什麽必須?

電氣化已經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了,至於smart 和MINI選擇在中國以合作的形式發展它們的電動化,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對於這兩款車的本質,它們都屬於車身比較小的,適合在繁忙的都市中穿梭;背靠豪華品牌,有一定的牌面;車身外觀也是出自大師之手,有一定的時尚潮流,脫離了小型車的臃腫。

關於它們針對的消費者,普遍是中產階級及以上,同時對於大多數女性朋友也是各非常特別的存在,給她們帶來時尚自由的感覺。它也作為家庭的第二輛車,負責城市通勤,接送家人,這相對於國外,比如美國更愛的大排量車,它還是更適合中國,一個顧家繁忙的“城市”。

其次,它的電氣化。究其本源,中國正大力支持著新能源車的發展,不管是對企業還是新能源車都是扶持比較大的,補貼、免搖號車牌都是國人看重的。

除此之外,電動車憑借本身的力量也擁有粉絲,它不需要汽油,自己的心情也不會再隨著中國的油價起伏而起伏;電動車啟動要比燃油車快,在交通繁雜的城市中,這或許會為車主帶來愉悅;同時它的噪音極小,像前幾日,一輛歐拉從身旁路過,完全沒怎麽聽見聲音,就監視者角度,看著聽舒服的。

最後:

所以smart和MINI 的電動化選擇在中國,不是沒有道理的,既然中國有它們發展的空間,又有益於自身企業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何樂而不為呢?目前smart於MINI的電動化都已經步上正軌,具體它們能不能在中國的新能源領域分一杯羹,就看它們對中國市場是怎麽參透的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