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衰患者不要大量喝水

不少心衰患者經常覺得口渴,以為是自己體內缺水了,於是大量喝水,結果導致病情加重。這種口渴就是心衰帶來的一種假象。

假設我們把心臟比作一台發動機,其體內容量就像是發動機拉的貨,發動機功率低了,貨物拉不動,就意味著體內容量過多,容易形成心衰。口渴作為一種個人感受,很難精準反映體內容量的狀態,可能產生誤導。此時如果喝水,令貨物更多,造成發動機功率的降低,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如此,心臟這台發動機需要給身體各器官提供能量,一旦患上心衰,肺、腎、肝、消化道都會受損。

心衰患者液體管理的核心在於控制攝水量。正所謂「三分靠藥物,七分靠管理」,管住自己的嘴就等於救了自己的命。慢性心衰患者可將液體攝入量控制在每天1500~2000毫升;急性心衰發作應更嚴格,尤其是肺淤血、體循環淤血明顯者,無明顯低血容量因素,宜將每天攝入液體量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要強調的是,總液體量≠飲水量,總液體量應包括所有經口進入的食物水分、飲用水以及靜脈點滴量,累計24小時。例如,水果、蔬菜等折算成重量的90%,糧食、魚肉等折算成重量的80%,乾果折算成重量的70%。病人喝水時,需少量分次,如每小時飲一口水(成人一口水大約30~50毫升),既可以保證飲水量,又能減輕心臟負擔。一定要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進水,如一次性吃半個西瓜、大量飲用茶水等。患者日常可以使用量杯、電子秤等工具量化液體攝入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口渴感也會減輕。

再給大家推薦幾個避免口渴的技巧:增加飲水頻率,但每次均少量飲用;如果空氣乾燥,可使用加濕器;飲水中增加檸檬、話梅等生津止渴的食物;盡量用鼻腔呼吸,避免張口呼吸;控制好血糖,避免高血糖引起口渴;低鹽飲食,避免攝入含鹽量過高的食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