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的「運氣」與健康

播放GIF

「歲惟元辰,陰陽代紀」,2019年伊始,和大家說說「運氣」。這裡的「運氣」不是運氣好壞的運氣,而是中華先民探索自然界周期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一門學說,全名叫「五運六氣」。對於很多人來說它是陌生的,但是它又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身邊。

運氣學說的主要內容存在於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中,同時這部書上也強調了作為臨床醫生掌握這門學問的必要性。《黃帝內經》中《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要想成為醫生,不懂運氣是不可以的。宋代有一本叫《針灸神書》的書,上面寫得更明確:「凡醫人一要識字,二要曉陰陽,三通運氣,謂之明醫。醫不識字,不曉陰陽,不通運氣,謂之盲醫……」

天人相應體現在一系列周期節律規律中認識到天人相應規律並努力實踐於生命科學,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黃帝內經》中《靈樞·邪客》就有「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的記載,提示預防、診治疾病時,應注意自然環境及陰陽、四時、氣候等諸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關係及其影響。

天人相應體現在一系列的周期節律規律中,如晝夜節律、月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節氣節律。還有一種五、六節律,這就是五運六氣,他客觀展示了自然界氣化運動的周期性節律,並與節氣關係密切。

五運六氣的節段是依據歲氣來劃分。所謂歲氣,是指一個節氣到下一年同一個節氣稱為一歲,而五運六氣是從大寒節氣開始交接,從六氣分段看,「初之氣」從大寒到驚蟄,「二之氣」從春分到立夏,「三之氣」從小滿到小暑,「四之氣」從大暑到白露,「五之氣」從秋分到立冬,「終之氣」從小雪到小寒。現在,雖然已到2019年,但還屬於戊戌歲「終之氣」時段。

掌握五運六氣可以防患於未然

掌握了五運六氣,可以對天時氣候,乃至疾病進行預測,並採取相應的應對方法,做到防患於未然。以2018年為例,該年屬於乾支甲子戊戌年,年乾戊,為陽乾,屬火,即火運太過;年支戌,為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有火又有寒,寒熱交爭,所以這一年的氣候變化較大。從去年的實際情況看也是吻合的,比如伏天出現了高溫,雖然冬季總體感覺不是很冷,但有些地方還是出現了短時相對寒冷的氣候,這是運氣理論中的勝復自穩調節機制。

從發病上說,運氣影響人體具有群體趨同性,即在同一運氣條件下,會引起一部分人發病,尤其對於流行性傳染病更明顯,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素問·刺法論》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對於非疫病,在病症上也有一定的普遍性。還是說2018年,火運太過,火克金,容易傷肺,所以很多人出現長時間、持續咳嗽而且不容易好;另外,肺主皮毛,皮膚病也容易新發或反覆。針對這樣的運氣致病特點,宋代一位醫家陳無擇,編寫有一本名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書,書中就有針對這樣運氣特點的處方,叫麥門冬湯,切合病機,臨床用起來也是屢試不爽。

這是針對運的,那麼針對氣的呢?也有一首方叫靜順湯。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並不是2018年用這兩個方就可以包治百病,這裡只是提供一個思路,只要符合這種病機的方都可以使用。比方說,最近時段屬於「終之氣」,客氣為太陰濕土,主氣為太陽寒水,運氣因子中有寒又有濕,所以最近出現的一些外感病症,運用神術湯(蒼朮、防風、炙甘草、薑、蔥)效果比較好,因為該方契合運氣病機。編寫這本《陰證略例》的作者叫王好古,他在書中「許學士陰證例」篇,還記錄了龍砂醫家許叔微的一首方叫「正元散」(麻黃、陳皮、大黃、甘草、乾薑、肉桂、白芍藥、附子、半夏、吳茱萸、生薑、棗),也有很好的療效和適應症。

說到龍砂醫學,有必要交代一下。它是發源於江蘇無錫江陰的一個地域性、綜合性醫學流派,該流派的一個重要學術特色在於善於運用五運六氣理論,比如現代代表性醫家顧植山老師。

遵循自然界周期規律,調整天人關係

五運六氣不僅與傳染性疾病發病有關,與非傳染性疾病發病也有規律性可尋。通過一些研究,讓我們覺得五運六氣不僅可以「看得見」,還可以「摸得著」。

我們曾對無錫地區2010年1月20日至2016年1月19日52417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發病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與五運六氣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對其中917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析顯示,雖然無錫地區急性心肌梗塞發病數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在不同運氣條件下,發病存在差異性。如2013年較2012年、2014年發病上升幅度明顯。

另外,從全國範圍看,《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中「1990~2015年中國城鄉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變化」「2002~2015年中國急性心梗死亡率變化趨勢」均提示2013年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從運氣理論分析,2013年為癸巳年,為火運不及年(稱為伏明),《素問·氣交變大論》記載「歲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胸中痛」;《素問·五常政大論》記載:「伏明之紀……其發痛,其髒心……」都明確記載了與心臟病有關。研究結果與《黃帝內經》所載運氣理論相吻合。

我們還發現,五運六氣與生殖醫學關係密切,《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有一段專門論述,黃帝問岐伯:「歲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氣使然?」岐伯回答道:「六氣五類,有相勝製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具體條文中認為「少陽司天,羽蟲靜,毛蟲育,倮蟲不成」。人類被認為是最大的倮蟲,倮蟲不成,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稽留流產。我們對門診稽留流產病例回顧性分析發現,大都發生在少陽相火時段,與《內經》運氣理論載述吻合。同時,現在還有研究發現,不同運氣時段出生的人對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這些結果對於指導優生優育,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如何能夠切實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五運六氣學說無疑是一個有力抓手。它可以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突破以往以疾病為中心的束縛,轉為以健康為中心,通過遵循自然界周期規律,調整天人關係,輔以乾預措施,未雨綢繆,達到不生病或者少生病之目的。

在宋代政和七年(1117年),宋徽宗就曾命政府「公布次年運歷,示民預防疾病」。《聖濟總錄》開篇就有60甲子五運六氣圖,對氣候特點、發病、預防、調治做了詳細交代,已達到「禦五行之數,運六氣之化,以相天地,以育萬物」。

但是,運氣的推演只是一個常規。五運六氣有常有變,有未至而至,有至而未至,有至而太過,有至而不及,有勝氣、復氣之異,有升降失常之變,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運氣學說在實際運用中又與天氣、物象、病象、證象、脈象密切相關。在預測氣候、疾病時,還要靈活對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內經》早有「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之明訓,2019己亥年,為土運不及之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上半年可能風比較大,春天來得早,但是倒春寒的幾率大,容易出現脾胃系統疾病;下半年,少陽相火生之,可能又是暖冬,即「終之氣,自小雪日卯正……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文獻記載「其病溫厲」,就是有發生疫病的運氣條件。

2019年的具體情況,還要等到大寒節氣,才可以做相對準確的預測。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系南京中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院副主任中醫師,無錫市龍砂醫學流派研究所副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無錫市中醫藥學會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主委)

圖文: 陶國水

小編:周玲

責任編輯:薑蕾 齊征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商務合作:010—6409833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