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黃帝內經》看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的祖先以最凝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天文、氣候、物候、農學等多學科的璀璨結晶,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乃至價值取向,可謂「大道至簡」。

《黃帝內經》以祖國傳統醫學的視角,認知四時寒暑,探究隨節氣變化而出現的天象、物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運用於病因病機的分析、疾病的辨證論治以及指導中醫養生的理念,極大豐富了節氣的醫學內涵。把四時寒暑變化對人體的影響運用於當代中醫醫療實踐當中,賦予二十四節氣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以深遠的現實意義。

追本求原,《黃帝內經》醫學理論體系將歲時節氣知識運用於醫學實踐

《黃帝內經》是傳統中醫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取材於先秦戰國,成書過程極其漫長,成書時間大致在西漢中後期。據考證,大約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全書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兩千多年來,世代沿襲,被奉為醫家之宗主,臨證之「兵書」,從浩繁的傳統醫書到延續至今的現代中醫實踐皆出自《黃帝內經》,而它的理論基礎源於中國古典哲學,比如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精氣學說,以意象思維的觀物取象、據象歸類為特點,同時基於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天氣、地理,以及社會學等。


翻開《中國歷史大辭典上卷》可以查到,二十四節氣是曆法名詞,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重要概念。它起源於黃河流域,從春秋時代開始到秦漢年間陸續完成二十四個節氣的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入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曆法地位。「二十四氣,實即歲時節令,歲時,是指一年及其春夏秋冬四時。節令,原是指二十四節(二十四氣)各有教令」。可見,二十四節氣從時間脈絡追尋,在《黃帝內經》成書之前即已入歷。所以《黃帝內經》在闡釋氣本原論、陰陽五行學說、養生理法時參照了傳統天文曆法當中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等二十四節氣時序變化的規律。

從《黃帝內經》著書的文字當中,亦可一探其醫學理論體系對四時節氣的認知。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這裡的「四時」即是指天地之間春夏秋冬循環往複、此消彼長的運動狀態,具體細分則契合二十四節氣,四時陰陽是自然界生命體生髮、生長、成熟、衰老、終結的客觀決定因素。可見,《黃帝內經》認為生命周期運行的根源在於四時陰陽。進一步探究人體生理活動特點,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為便於理解,我們加以變句為「天有四時,以生長收藏;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濕風」。前半句可以理解為,順應自然界當中春夏秋冬的節氣變化,生命的活動規律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古人把節氣變化的自然屬性與生命的內在活動有機結合到了一起。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理論依據即來源於《黃帝內經》的這段描述。具體而言,《素問·寶命全形論》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告訴我們,人體的生存依靠天地之氣以及大自然的水谷精微物質,並隨季節變化遵循生長收藏的生理特徵。「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如果人體生理活動適應四時周而復始的變化,那麼大自然的豐富資源就可以成為我們的生命源泉。「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氣象有四時寒暑變化,人體內也有陰陽盛衰,能夠順應天地陰陽的變化,就不會違背四時的規律。可見四時節氣的變化已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參照坐標之一,明確了二十四節氣揭示的天候運行規律與人體生命特徵密切相關。

辯證思維,《黃帝內經》以其獨特的思辨特徵認識四時寒暑的「陰陽」之分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告訴我們,《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體系指導思想是一分為二的對立統一。以陰陽看待四時寒暑,春夏為陽,秋冬為陰,二者具有各自熱與寒的對立特徵,同時大自然的寒暑往來也具有陰陽相互轉化的特徵。我們不妨把二十四節氣的各個節令以圖示的方式依次歸入陰陽太極圖當中,不難想像二十四節氣的規律變化因循著陰陽對立、陰陽互依、陰陽互易的特徵。這一觀點極大豐富了對四時節氣的醫學認知。古代醫家把它運用到天人相應、形神相依的中醫實踐之中,以及「治未病」的基本養生觀念之中,世代流傳。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養生之道主張順應四時變化規律來調攝人體生命活動,「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生長之門。」後世中醫大家從不同角度對此予以闡釋,可謂見仁見智。其中,清代著名醫家張志聰從陰陽盛虛的角度認識「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指出:「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也。」

養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常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蘿蔔和薑,既是人們的日常食物,也可歸為分屬陰、陽性味的偏性藥物,生薑,性味辛溫,偏熱性。夏季炎熱,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天人相應,人體也隨之出現「陽盛於外」,常人自覺陽有餘而陰不足,常常多食生冷,避熱就寒,損傷脾腎陽氣,導致胃寒積滯,此時以溫熱的生薑,驅散寒邪,溫中和胃,開胃健脾。此為夏吃薑的益處。蘿蔔性涼,入肝、胃、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冬季氣候寒冷,陰氣上升,陽氣下降,人體隨之出現「陰盛於外」,常人自覺陰有餘而陽不足,常常多食辛辣溫熱之品,就熱避寒,陰傷上火。此時多食蘿蔔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

可見,這句廣為流傳的食療諺語道出了《黃帝內經》蘊含的陰陽依存互用的養生智慧。

春夏秋冬的五分法

四時節氣不僅可做陰陽二分,而且還應用中國古典哲學的五行學說加以五分。把四時寒暑進行五分,即春、夏、長夏(陰曆六月)、秋、冬,以配屬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產生五氣即風、火、濕、燥、寒,對應五臟即肝、心、脾、肺、腎,五分法歸類五季、五氣、五臟,它們皆遵循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把複雜多變的生理及病理現象放在節氣變化的維度上動態觀察,應時施治。五季與五髒的有機結合是《黃帝內經》「天人相應」整體觀的具體體現之一。

例如,從生理角度分析「春」與「肝」的關係,春(即農曆一、二、三月),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以立春為始,隨著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穀雨六個節氣依次出現,大自然的特徵是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王安石的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道出春的特性在於風搖樹動,取象比類,人體在這春三月當中,其生理機能特徵亦是生髮、疏通和條達,依據五行配屬,肝為將軍之冠,春對應肝,「肝主疏泄的過程通過「動」和「升」的趨勢來實現,只有肝氣條達方能使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知常達變,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維持健康與長壽,在於平時的養生。春養肝,在春三月要順應肝氣疏散生髮的特性加以調養。起居有常,子時入眠;飲食有節,多甘少酸;和於術數,以動養肝;不妄勞作,張弛有度。肝喜條達,別自找鬱悶,以防肝瘀氣滯。怒傷肝,生氣動怒以後做做導引,練練瑜伽,打打太極,做做心理疏導,儘快打開心結,回歸平和。

讀《黃帝內經》看二十四節氣,使我們深刻感受到《內經》陰陽五行思想的整體觀和辯證觀的精闢之處,把具有辯證特徵的四時節氣與人體的臟腑、經絡、精氣神等生命特徵結合到一起,加以醫學應用,體現了中國古代醫家的非凡智慧。

二十四節氣從天文曆法的角度看,直觀表述了自然界氣候及相關要素周年變化的客觀規律,與祖國醫學密切相關;以陰陽五行看待四時寒暑,這一特徵蘊含在《黃帝內經》醫學理論體系當中,歷經兩千多年的時代變遷,依然存活於當代中醫人的行醫理念之中,融匯於病因病機的闡釋之中,運用於治則理法的實踐之中,使其更加富有強大的時代生命力。

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結晶,世界文化的遺產。《黃帝內經》是祖國醫學的鼻祖,博大精深;二者都是中華文明的璀璨之星,傳承之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