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真相:胃炎 胃潰瘍 能慢慢演變成胃癌嗎?

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是常見的胃病

作為人體五臟之一,胃具有接受和容納食物的功能,食物經過口腔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經過吞咽從食道進入到胃裡,然後停留在這裡,這時胃開始不斷的蠕動收縮,並且分泌出來一種胃液,胃液裡的胃酸和蛋白酶開始消化食物,把食物進行充分研磨和攪拌,直至磨碎成1毫米左右的細小顆粒,再把它們經過幽門推送入十二指腸,胃整個的消化過程就完成了。如果遇上胃動力不足,就會延緩食物的混勻及磨碎,使得消化運動周期延長,從而使胃部不適,再獲得胃內產生過多的酸液或受到不良刺激,也會導致胃部疾病。常見的胃病有:

▼胃炎

首先是炎症方面,分為是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是藥物、應激反應、飲酒等。患者多數癥狀輕微,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患者表現為胃痛,嘔血,黑便等,需要在出血後24-48小時行胃鏡檢查明確病因。

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引起的病因主要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和環境因素、自身免疫、飲酒、藥物及膽汁反流等。臨床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腹脹、噯氣、早飽、噁心等,如果是自身免疫性胃炎可伴有貧血。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病因多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非甾體抗炎葯(阿司匹林等含有水楊酸的藥品)、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此外,吸煙、遺傳、胃十二指腸運動異常等也會導致潰瘍。常表現為上腹痛,具有慢性周期性、節律性特點,腹脹,有時嘔吐。

▼胃癌

胃癌的發病原因多為環境和飲食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因素等。早期胃癌多無癥狀,進展期胃癌表現為上腹痛,伴厭食、早飽、體重下降、乏力。晚期一般有消瘦,頸部淋巴結大,轉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其他器官發病的表現。胃鏡是最可靠的診斷手段。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最主要的癌前疾病

80%到90%的胃癌都有癌前疾病這個過程,最主要的癌前疾病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其它還有胃潰瘍、息肉,但相對較少。但肯定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縮性胃炎都會發展成胃癌,有人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變成胃癌的機率是0.5%到1%,但這已經比正常的胃發展到胃癌已經是高得多了,所以慢性萎縮性胃炎還是要治療的。

胃炎演變為胃癌的過程是: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腸上皮化生是胃黏膜長期的慢性炎症沒有及時處理,本身胃黏膜發生了適應性變化,有些黏膜的功能像腸黏膜變化,但有腸上皮化生不一定要變成胃癌。到了異型增生階段是最應該提高警惕的,要通過病理診斷,醫生要通過檢查手段把胃黏膜取出來,病理醫生告訴你有沒有異型增生。

如何檢測胃炎的病變

據研究統計來說,從一般的胃黏膜的炎症發展到胃癌的過程大概是15-20年。所以,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也不要過分緊張,定期胃鏡複查最重要。輕度的萎縮性胃炎,沒有腸上皮化生,也沒有異型增生,一到兩年複查一次就可以。中、重度萎縮性胃炎,比如伴有腸上皮化生、中度的萎縮性胃炎,半年左右就需要複查一次。如果是重度異型增生,短期內就要複查胃鏡,如果還是同樣的結果,就建議預防性手術。

警惕胃癌報警信號

▲上腹部疼痛,無規律性痛;

▲上腹部不適:多為飽脹感或燒灼感,可暫時緩解,但反覆出現;

▲食慾減退、反覆噯氣;

▲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

▲乏力、消瘦及貧血。

如有以上癥狀建議及時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行相關檢查及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