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睡鄉湯催眠的應用

睡鄉湯催眠的應用

張廣慶整理

山左雜方派調理老人夜間失眠,「枕上待雞鳴」,常將《傷寒論》黃連阿膠雞子黃湯與《金匱要略》酸棗仁湯主要組成一方,含酸棗仁30g、茯苓10g、黃連10g、阿膠20g,加龍骨20g、牡蠣20g、蓮子心10g,名「睡鄉湯」。突出酸棗仁、阿膠二味,將黃連置於次要地位。認為交通心腎,按《周易》水火相濟,固然有充足理由,但移植到岐黃領域,並不切合實際需求;只有照陰虛火旺、補血潛陽才可糾正,這是隨著年齡的保健特色,所以吃交泰丸、枕中丹無功效而還。張錫純先生告訴,酸棗仁火炒芳香醒脾;家父經驗,炒後濡(rú)潤性能降低,亦有弊(bì)端;潘(pān)土茂(mào)千本主張給予生品,打碎入煎,和炒過無異————堅持繁瑣工藝,未見明顯優勢。阿膠不一定都取驢皮,馬、騾(luó)也可應用廣開藥源,壓低葯價,群眾受惠,給患者帶來福音。因此不泥守舊章,考慮改革發展。

1954年吾在德州診一老婦,神經衰弱,臥床合眼思緒(xù)萬千,徹夜不眠,頭昏健忘,精神崩潰,苦不堪言,就以上方授之,投酸棗仁,水煎,下午5點、晚上10點各飲一次,分兩回啜下,連飲十劑,逐漸好轉;繼飲未停,共三十餘天,基本治癒。酸棗仁炮製問題,值得重新研究。註:本文節選自《張志遠 臨證七十年精華錄(續篇)》 。本文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互聯網,如涉及作者版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