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普闢謠的艱難時世

這是健身小食堂的第192篇原創文章,本文寫作耗時3小時,閱讀需約4分鐘。

作者簡介:我是老楊,健身6年的業餘愛好者,「科學健身」和「力型兼備」信條的踐行者,這裡是我分享健身思考和理念的地方,我不會發雞湯和軟色情,也不會複製粘帖,所以更需要你的點贊和轉發,謝謝你。

——以下為正文——

科普在當下,存在著與閱聽人嚴重錯位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容易相信謠言的群體,對科普壓根不感興趣,因此追著謠言屁股進行闢謠,意義不大。

提高網民的知識水準和邏輯思維,以及最重要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是科普的正途。

在公眾號初期,我花過不少力氣寫闢謠文章,儘管出過好些爆文,但起的作用卻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造謠成本低,造謠者深諳人性,而人性又都是懶惰的,貪婪的,對未知恐懼的。

更重要的,造謠者有足夠的利益驅動,

比如扒開杜海濤代言的皮:「脂老虎」騙局起底背後的脂老虎生產商和微商群體;

比如闢謠:這個「BBC人體實驗」,其實是一篇行銷軟文背後的百淬中國;

比如教你練「翹臀」的網紅媒體,蠢還是壞?背後的網紅和自媒體;

比如食物相剋?健身禿頂?一招即可識破謠言背後的落健;

而科普作者只有熱情,並沒有多少回報。

所以科普作者與造謠者之間的戰鬥,就像手持長矛沖向德軍坦克的波蘭騎兵,從來就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更何況還有大批熱衷傳播謠言的無知群眾,跟坦克站一塊玩步坦協同。

這TM還讓騎兵怎麼玩?

謠言動動嘴,闢謠跑斷腿,目前這個環境下,做科普實在太難了,也容易讓科普者心生厭倦。

我不止一次聽見其他領域比如食品安全,醫藥保健,生活常識,這些做科普的同行,發出同樣的感嘆。

科普者追著謠言屁股後面查缺補漏四處救火,是遠遠不夠的,至少你得讓傳謠和信謠者,產生懷疑和探索真相的慾望啊,不然鬼願意看你的闢謠文章?

所以,只有提高網民的知識水準,建立基本邏輯概念,以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科普的正途。

急需被科普的群體,他們不會對科普感興趣,而對科普感興趣的群體,本身又有自己搜索判斷和查證資訊的能力,這兩個群體之間,存在巨大的錯位。

這是我不願意花大力氣寫闢謠的主要原因。

高校一再擴招,你周圍認識的人中,有很多都受過高等教育,於是你以為做科普會越來越容易。

但這只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國內做科普的惡劣環境,其實從未好轉過。

按照《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2017年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力的平均年齡為37.62歲,受教育程度以中等教育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02年。

——平均下來,剛剛只是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程度。

按2015年全國人口1%抽樣調查的數據來看,具有大學(大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為17093萬,為總人口137349萬的12.4%,也就是說,大約9個人中,有1個受過高等教育,其餘的8個,是你看不見的大多數,也是活躍網民的主體。

其次,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也不能保證他具有基本的邏輯體系和獨立思考能力,很多謠言較真起來,在邏輯上就漏洞百出,這也是我們的教育體系裡一直欠缺的一塊,原因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

小食堂的讀者,受教育程度應當是顯著高於平均水準的,但每天仍然有很多不了解我的新讀者,會在推文下留言提問各種無腦問題,比如:

老楊你說練蹲拉會讓腰變粗,那我練還是不練?

——那你今晚過不過性生活,要不要也問問我的意見?

老楊,你怎麼看阿特金斯飲食?

——我在每篇關於飲食和營養的推文裡都一再強調均衡二字,你可以開動腦瓜判斷一下它均不均衡嗎?

老楊,加多寶的含糖量是多少?

——你覺得老楊是百度呢,還是小賣部呢?

老楊,我是女生,坐標科技園,能約你一起練嗎?

——咳咳,這麼多人看著,我還要不要自尊了?不能加微信私聊嗎?

如此種種。

然後,又因為得不到一個「確定的」「權威的」「可以直接照著執行」的答案,這些讀者會一一取關。

阿西吧!

腦袋的作用可不僅僅只是為了讓你看起來高一些。

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輩子就只能在這個世界的真實或者謊言中打轉。

最後,謠言在它的傳播群體裡,更有其特殊含義。

比如,你的微信裡,特別是重災區養生保健類,大部分謠言的傳播者,是你的父母,親戚,長輩,他們轉謠言,其實是在表達:

看,我在關心你。

而你轉闢謠文章,在他們看來,你是在表達:

看,你們都是傻b。

所以熱衷於轉發闢謠文章的你,大概率都被親戚長輩拉黑了,這你怎麼可能杠的過謠言?這可是你親爹媽親大爺啊!

這是我不繼續寫闢謠的另一個原因。

今日例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