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穀雨,有「雨水生百穀」的意思,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的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本月公曆20號來臨!古籍記載:「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這時氣象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

民間俗諺"春雨貴如油"說的就是穀雨。此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滋潤,池塘裡浮萍開始生長,春茶也在此前後採收。春季將盡、夏季將至,萬物生長、蒸蒸日上,正所謂"一年之季在於春"。

穀雨,各地民俗活動

1

禁殺五毒

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

穀雨貼,屬於年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遲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說明,寄託人們查殺害蟲、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2

漁家流行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因此,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3

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4

喝穀雨茶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氣象,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5

穀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6

穀雨祭祀文祖倉頡

據說,「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至今陝西的一些地方還保留此風俗。

7

賞花

穀雨前後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至今,山東、河南、四川等地還於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遊樂聚會。

8

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區,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穀雨節人們以「桃花水」洗浴,舉行射獵、跳舞等活動慶祝。

穀雨養生注意事項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內部的生理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就是這個道理。

1

起居養生:注意防潮

穀雨後,各地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內環境與外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

養生方面要注意的是:氣溫雖然開始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臟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濕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2

運動養生:柔和適量

在運動上,要講究適當,選擇動作柔和的鍛煉方式,如太極拳、瑜伽等;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導致血壓升高等。

可以多到空氣清新之處,比如公園,廣場,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堅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運用物理方法排除體內的濕熱之氣,以與外界達到平衡。

3

精神養生:保持開朗

由於季節的變化,尤其是進入春秋兩季的時候,出現精神障礙或有精神疾患的病人發病率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化,其中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就是春季容易出現的精神問題。

所以,在情志、運動方面需如清明節養生一樣,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注意勞逸結合,盡量減少外部的精神刺激。

4

保健養生:祛濕保健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

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濕,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5

適當進補:最適宜養肝的蔬菜

特別提示的是: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裡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穀雨,切記養好身體三大要處

1

護好關節

身體關節處,尤其是腿部關節,是我們每個人日常運動的基礎。關節最怕的就是濕與寒,穀雨節氣前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加,如果不注意養護,容易導致濕氣入侵。同時,穀雨時節,也是很多風濕關節疾病患者病情嚴重發作的時候,保護關節在這個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

播放GIF

2

調養脾胃

初春時節,肝氣旺盛,脾胃較衰弱,而到來穀雨前後,脾胃會逐漸旺盛起來,這時候,是調養脾胃的關鍵時期。脾胃調養好,增強人體免疫力,更可幫助我們排出身體濁氣和廢物。足三裡是胃經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揉足三裡3分鐘,有非常好的調養脾胃的功效。

3

調養氣血

春季是一年的出始,是身體陽氣生髮的時節,因而,春季是養陽氣,調氣血的最佳時節。穀雨節氣,是春季即將結束的預兆,大家要抓住春季的尾巴,調養氣血,強身健康,預防疾病。補氣養血,調理腎臟,增強人體免疫力,強身健體。

忽冷忽熱 「春捂」到底怎捂?

穀雨時節氣象忽冷忽熱,容易感冒,需要注意保暖。穀雨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開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開始像夏天一樣穿衣服,其實季節還沒有到,濕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

對於捉摸不定的氣象,很多家長寧可給孩子多穿點,也不願意孩子凍著,說是「春捂」。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春捂也應有度,15攝氏度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15攝氏度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誘發「春火」,孩子體內產生的熱,與潮濕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與中午溫差大,早晚應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這點,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夠了。

氣溫雖然開始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穀雨時節,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臟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濕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