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春雨水節氣養生四要點

雨和節氣過後,溫度開始上升,濕度逐漸增加,但冷空氣活動仍然更加頻繁,所以早晚都更冷。因此,此時保健的關鍵是保護中焦脾胃,注重保溫。這是因為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的基礎,是氣血生化的源泉。如果脾胃功能完善,人體將充分利用營養;否則,營養將會不足,體質將會下降。古代著名醫生李東垣提出,「脾胃受損,生命力下降,人就會死亡」具體來說,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保健。

1:不適合劇烈運動。

雨水仍然是初春的節氣,尤其是在北方,而且氣象仍然相對寒冷。因此,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使肝氣緩慢而平緩地上升,避免因體內能量(中氣)的過度消耗而失去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一次耗盡過多,引起發熱、頭火比較重等癥狀。可以做一些散步,太極和其他更放鬆的運動。

2:要做好春捂工作

雨水節氣氣象較涼,要注意根據氣溫培養衣服。同時,不要過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涼茶,可適當吃些較溫些的甜食,以養脾胃,避免脾胃受涼。正如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3:注意飲食調節

雨水節氣,飲食調整是基於春季氣候變暖,早晚變冷,風邪漸增,常見口乾舌燥現象,因此,我們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來補充人體水分,少吃油膩的食物。可以吃棗、蓮子、山藥、韭菜、菠菜等。大多數北方人更喜歡食療粥,可以做成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等。在這個季節少吃些溫暖的食物。藥物調理應考慮脾胃功能的特點,用陽氣生長法調理和補充脾胃。可以選擇南沙參提取物、西洋參、決明子和菊花。

4:要心平氣和

冥想可以穩定氣血,既不會擾亂心血,也不會損傷心氣。只有心氣充足,才能健脾養胃。春天的氣象多變,所以我們必須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此同時,也要心中清楚,少欲,不要誤入歧途,這樣才能滋養活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