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緣無故就得了靜脈曲張?其實都是這個最常見的習慣在惹禍

「為什麼走不了遠路,走不上幾步就要歇歇?」這是很多中老年人心裡的疑問。大多數人把它歸於年紀大了,自然腿腳體力不好的原因,並沒有過多重視。但其實這是一種疾病,叫做下肢動脈閉塞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不僅走不遠,腿還疼……

關於下肢動脈閉塞症,很多人都是一臉茫然的狀態,聽過的人不是很多,但這一疾病卻在中老年階段特別常見,而且發病率在逐年提高。

什麼是下肢動脈閉塞症

其實全稱應該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主要是由於斑塊附著於下肢動脈管壁,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動脈逐漸變得狹窄,血液流速減慢,血流量減少。從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

下肢動脈閉塞症有哪些癥狀?

1、下肢怕冷、行走易疲憊—早期癥狀

下肢動脈閉塞一般早期癥狀不明顯,但有輕微不適,比如怕冷,下肢麻木,在行走或其他活動之後會感覺疲憊,在肢端易發生足癬感染而不易控制。

2、間接性跛行—常見癥狀

當每走幾步或持續走一段距離就出現下肢肌肉的疼痛、痙攣或無力的癥狀,在短暫的休息後疼痛會緩解,然而繼續行走大致相同的距離後又會出現這種癥狀。如此重複著行走→疼痛→休息→緩解的過程,這種就是下肢動脈閉塞的常見癥狀。

3、靜息痛—嚴重癥狀

當下肢動脈閉塞病情進一步發展時,患肢處於相當嚴重的缺血狀態,會出現靜息痛,即使在休息平躺也會出現疼痛,疼痛一般以肢端為主。

4、潰瘍、壞疽—後期癥狀

當病變繼續發展至閉塞期,側支循環十分有限,出現營養障礙癥狀。在發生潰瘍或壞疽以前,皮膚溫度降低,色澤為暗紫色。早期壞疽和潰瘍往往發生在足趾部,隨著病變的進展,感染、壞疽可逐漸向上發展至足部、踝部、或者小腿。

總之,下肢動脈閉塞會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很多患者初期都不予以重視,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不動腿也疼的難以忍受,甚至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面臨截肢致殘的風險。

教大家一招自測下肢動脈有沒有閉塞

「搭脈搏」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在足背的上方,腳腕下方兩指的地方,兩個趾間溝的延長線上交叉位置,就是腳上的脈搏。

如果走幾步發現腿疼,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癥狀,就要搭一下腳上的脈搏,如果脈搏消失,就需要格外注意是否有下肢動脈閉塞症。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診斷,避免耽誤病情。

歡迎關注我的一點號:遠東介入科孫醫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