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書法是如何成為古代科舉考試中的“加分項”

古代科舉是讀書人的大事,比現在的高考還要重要,三年才有一次機會參加“會試”,只有會試錄取的才有做官資格,錄取的稱之為“貢士”。“貢士”參加殿試通過者乃為“進士”。而殿試前三名,分別叫做“狀元”、“榜眼”、“探花”。

在中國科舉史上,曾經湧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更是屈指可數。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山東德州人)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約產生了500多名狀元。

殿試

而縱觀歷代“狀元書法”,其中不乏精品。如唐之柳公權(唐憲宗元和三年戊子科狀元),宋之宋庠(仁宗天聖二年甲子科狀元)、文天祥(宋理宗寶祐四年丙辰科狀元),明之楊慎(明正德六年辛未科狀元)、吳寬(明憲宗成化八年壬辰科狀元),清之翁同龢(鹹豐六年狀元)、劉春霖(光緒三十年甲辰科狀元)等的書法作品都令人讚歎不已。史載古代吏部以“身、言、書、判”擇人,其中“書”就指的是書法。在古代科舉中,要想蟾宮折桂,除了具備深厚的經史功底、卓越的屬文能力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書法造詣,否則是不可能高中的。因而,書法可以說是科舉考試“加分項”。

書法好直接影響到科舉考試的成績。據史料記載,順治九年的鄒忠倚、十五年的孫承恩都是用歐陽詢的書法字體寫的考卷,結果被喜愛歐陽詢書法的順治皇帝看中,選為了狀元;康熙十八年的歸允肅、二十一年的蔡升元、三十九年的汪繹等人長期臨摹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參加考試的時候,其三人都是模仿王羲之的書法字體寫的考卷,結果被康熙皇帝看中,都成了狀元;更為傳奇的是,在康熙三十年殿試中,考官們原先擬定第一名為吳昺,第二名是戴有祺,但卷子呈送康熙皇帝禦覽時,康熙帝卻被戴有祺一紙漂亮的書法折服,於是朱筆一揮,將戴有祺定為第一甲第一名。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幾份科舉考試的試卷,去感受和學習古代讀書人的書法之美。

首先是院試中得第一名的試卷:《超等第一名劉已千考卷》,作者為番禺學附生劉已千,此卷書法飄逸遒勁,可以說是考卷中之精品善本。

《超等第一名劉已千考卷》

然後是進士及第的考生試卷,此卷為殿試第二甲第四名的考卷。

最後是明朝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狀元趙秉忠的試卷。此卷是目前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宮廷檔案中含有幾份清代狀元卷)。字跡雋秀,工整嚴謹。它填補了我國宮廷檔案空白,是研究我國科舉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獻。

漂亮的試卷字跡背後不禁人們聯想其考試時的場景:考生如何進入考場?考場環境又如何?等等。

趙秉忠狀元卷

事實上,古代的每個考生和今天的考生一樣,考試時要被確認身份,要攜帶“準考證”。不過當時的科技不發達,沒有照片,畫像也比較困難,“準考證”上只好使用語言來描述。而但是它不叫“準考證”,叫“浮票”。例如,這張“浮票”就是一名叫“賴以尊”同學的準考證。

有了這張準考證,考生們才得以進入考場,然而考場的環境著實令人失望。我們現代考試的考場,空間一般很大,光線充足,有門有窗,是為了給考生一個很好的考試環境,有利於發揮。但古代科舉考試時的考場環境與現在相比,就相差很遠了。明清時期的考場叫作貢院,貢院裡不是一個個座位,而是成千上萬個房間,都是單間,由此可知當時考試競爭的激烈程度。雖然是單間,但大小結構跟環境都很磨煉人。這種單間叫號房,很小,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按照換算,一尺等於33.33厘米,那就是大約長1米65,寬1米32,高2米64.。考生若要躺下來都不能伸直身子,只能蜷縮著,可見當時的考場很小。考生進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帶著書具和燈具,每人發三根蠟燭,其他的東西一律沒收。有些地方比現代還要嚴,“吃喝拉撒睡”都在一個小格子裡,甚至進去前還要脫光搜身。進去之後,號房立馬關閉上鎖,考生就在裡面答題,晚上在裡面睡覺,由於房間狹小,加上還有一些其他物品,睡覺的時候一般都是蜷縮著睡,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如此艱苦的考試環境,廣大考生還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文章與漂亮的字跡,實在是令人佩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