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不光今天有高考,其實古代也有高考,而且奇葩事很多

中國古代的高考,發端自隋朝,到唐太宗形成了雛形,武則天、唐玄宗時期又增加了殿試,並且還產生了武舉。不過那時的正規名稱不叫高考,而是叫進士科舉。

隋唐時期,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製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製科。

此後的科舉制度逐步豐富、漸漸完善,一直到了明朝才真正形成了完備的制度。此時科舉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考試制度的完善為何經歷了這麽漫長的時間階段?因為這也是一項大規模的國家行動,所以牽扯到有關的各個方面。

考生和主考官就像現代的警察與小偷,一直進行著智力的較量。考生為了取的功名,各種投機取巧的手段層出不窮;主考官則為了保證考試結果的公正客觀性,想盡一切辦法來堵塞漏洞。

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從宋代開始,建立了一系列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有:

(一)鎖院制度:

即在“知貢舉”(主考官)、“權知貢舉”(副考官)等考官人選確定後,立即將他們鎖於貢院之中,斷絕他們與外界的聯繫,避免出現考官向親朋好友洩露試題的現象。

(二)彌封制度:

即在考生考試結束後,由專人將考生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部分用紙糊起來,再交給考官評判。直到最後統計成績時,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則即為作弊。這也是後世考試中密封試卷制度的起源。

(三)謄錄制度:

據宋人記載,實行彌封製後,科場上又發生了考生在試卷上書寫標記、暗語的問題,於是“謄錄”之製隨之出現,即在考生交完試卷後,朝廷雇請一批抄寫書手將考卷重新謄錄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於進一步杜絕“彌封”措施的紕漏。

(四)別試:

即針對考官的子弟特設考場考試的制度。在這樣的特殊考試過程中,另派考官監考、閱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同時,對當朝大臣權貴的子弟往往還要多複試一次,以甄別是否有人利用權勢將無能子弟的成績拔高。

雖然在宋朝,應該說是制度完善的突飛猛進階段,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也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問題最多。

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因為在趙匡胤“重文抑武”的思路指導下,趙家天下對文人太好了。首先執行的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樣一來,文人士大夫能夠拋卻許多顧慮,暢所欲言了。除了政治待遇,官員的經濟待遇也十分優厚。同時每批次科舉招收人數是唐朝時的許多倍。這麽一來,大家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削減腦袋往裡鑽,那才叫是個弱智呢。

下面是唐朝與北宋早期的科舉次數與錄取進士人數的基本情況簡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北宋時期每批次錄取人數,大大高於唐朝。

下面我們就對宋朝的一些高考中出現的奇葩事進行一個大盤點,並分析出現的原因。

一、文狀元比拳腳產生

開寶八年,即公元975年,宋太祖趙匡胤親自主持殿試,這場考試讓趙匡胤為了難。為何?因為北宋初年錄取狀元是看誰先交卷,來自山西的王嗣宗和另一個考生陳識在同一時間裡交了卷。

看著交上來的兩份卷子,粗通文墨的趙匡胤不好判定誰優誰劣,但既然能當皇帝,那臨場機變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他馬上想出一個主意來——讓他倆對打,誰勝狀元就是誰的。結果王把陳揍趴在地上,以武力取得了文狀元的頭銜。這事載於《玉照新志》。

此事過後,趙匡胤想,大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既然有文狀元,那麽沒有武狀元也是一大缺憾。於是後來在承襲唐朝武舉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武舉制度。

宋代武舉與文舉一樣為三級考試制度, 即解試、省試和殿試。武舉著重於騎馬、射箭、馬戰、弓力和器杖方面的訓練,還有專門的機構,進行軍事體育的教學。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這個名詞,之前都叫武舉、武進士來著。後來在宋朝有了武狀元。

由文官考試催生出武狀元來,這麽看來陳識的揍沒有白挨,至少為朝廷的科舉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二、因為是弟弟,狀元旁落

公元1024年,朝廷舉辦了慣常的科舉考試。但因宋真宗剛去世不久,按慣例不舉行殿試,會試什麽名次就是什麽名次。

在這次會試中,有一對兄弟同科參加考試,他們的成績比北宋的大文豪蘇軾、蘇澈兄弟倆的成績都好。弟弟宋祁高居第一,哥哥宋庠屈居第三。

主考官把評選結果報給皇上後,當時臨朝稱製的太后劉娥對主考官說:“文章高下我看不懂,但有一個問題我還是得說說。”

這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詩人晏殊,一聽太后這話,嚇了一跳,難道劉太后懷疑我有作弊行為?於是就謹慎的問太后是什麽問題。

劉太后說:“歷代都講究尊卑,當弟弟的哪兒能排在哥哥前面?”

晏殊這才松了口氣,原來是這事。回稟道:“太后說的是,那就把宋庠提為第一,宋祁換到第三。”

劉太后又說:“我聽說這個宋祁這個人有點輕浮,你看……”

晏殊一愣,心想這點小事您都知道?看來老太婆消息很靈通,以後我們做事真要小心點了,就問太后該排第幾。

劉太后說:“這個人文才還是不錯的,就放在第十吧。”

就這樣,皇榜出來了,宋庠為頭名狀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稱“二宋”,又有“雙狀元”之稱。

祁字子京,與兄庠同時舉進士,禮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獻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別之。(《宋史·卷二八四·列傳第四十三 》)

三、蘇軾做了千年老二

公元1056年,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要參加第二年的京城應試。

這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二人正銳意於詩文革新,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

當時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答題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但判卷時歐陽修卻把此答卷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歎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

歐陽修聽後,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歐陽修說的不錯,蘇軾後來果然獨步天下。而且不光是文章,他簡直就是一個全才。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蘇、黃、米、蔡的“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但就是這麽一個百年難遇的大才,卻因為主考官的一念之差,錯失狀元頭銜,做了千年老二。也就是蘇東坡為人曠達,不拘一格,否則不得鬱悶終身?

四、宋仁宗擴大招生規模

公元1034年,宋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

景佑元年仁宗初親政,是年詔曰: 諸科,十取其二。凡年五十,進士五舉、諸科六舉,嘗經殿試,進士三舉、諸科五舉,及嘗預先朝禦試,雖試文不合格,毋輒黜,皆以名聞。(《選舉志》)

這個制度是這麽來的呢?原來宋仁宗登基之後看到常年考試、屢試不中的舉子很是落魄,於心不忍,於是特下詔書,凡是考進士科過5次,年過50的,其他諸科考過6次,年過60的,進士科經過殿試3次、諸科經過5次,外加真宗朝禦試沒合格的舉子,都可以免試,直接當官。

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

各地舉子們聽聞以後,紛紛來到京都開封,踴躍報名為國效勞。後來此舉的直接結果就是造成朝廷冗員增多,加重了朝廷的負擔。

結語:古代的科舉考試,有其合理性。主要是為那些寒門出身的飽學之士提供了一個上升的空間,以便更好的為朝廷服務。

一開始這些學子們飽讀了詩書,覺得可以以自己的才學造福黎民了,其實這都是一種誤讀。因為天下是皇帝的,皇帝使用他們就是來為自己的天下服務的。

在這一點上,包括聖人都崴過腳。因為孟子有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就是說民眾的地位、國家的利益均高過君王;君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理應為老百姓服務,為江山社稷著想。

朱元璋看到這種言論後,大怒。最後竟至於將孟子的牌位從孔廟中撤出。

既然古代的科舉本身就是在為皇帝選服務生,所以說,出現上述情況都純屬正常。因為人家在選家奴,要執行什麽樣的標準他們自己當然說了算。

類比起來,我們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考試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都是給人才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但畢竟服務對象完全不一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