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年科舉考試,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撰文|王學泰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禮部會試中選拔出來的273名貢士,從中左門進入保和殿,歷經點名、散卷、讚律、行禮等種種儀式禮節,參加名義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試。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從此,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宣告結束。因為正逢西太后七旬萬壽,為慶賀太后壽誕,故將當年本是正科的會試和殿試改稱為甲辰恩科。甲辰恩科後的第二年(1905年),科舉制度正式被下令廢除。

我們對科舉考試並不陌生。用以選拔宮吏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唐朝開始成形。唐、宋考詩賦,元、明、清考經義。清朝的科舉考試,規定以四書、五經文句為題,文章格式一律為八股文。科舉作為選拔官吏的手段,是向所有讀書人拋出的橄欖枝。我們不難想象對於貧寒子弟來說,進士及第的科舉之路是他們實現階層流動的救命稻草。可是,關於科舉禁錮思想、因循守舊、全不實用的批判,也一直伴隨著科舉的發展。

讀書人明知科舉是個圈套

“廢科舉”百年祭時(2005年)曾寫過幾篇文章,用以紀念這個曾經有著1300年長壽歷史、而且歷來對其毀譽不一的制度。近日(本文原載於2013年7月27日《新京報·書評周刊》)看了韓晶、王旭等女士執導拍攝的5集歷史紀錄片《科舉》又激起我再談科舉興趣。

據出版界人士說,現在兩種書賣得很火,一是養生保健,一是歷史。我想影像作品大約也距此不遠。例如清宮戲就久演而不衰。現在打開電視機就有好幾個台仍在播放《甄嬛傳》,用百度搜索,一填上“甄”,一系列的與《甄嬛傳》有關的條目出來一大串。民眾關心歷史,這很符合傳統,我們這個缺少宗教信仰的民族,歷史仿佛成了民族的精神支柱。

古時科舉應試場景。

而歷史紀錄片尚是開拓不多的領域,前幾年李亞平、尤小剛等搞的《前清秘史》(似乎是針對“辮子戲”的)引起人們關注。它是講述清朝建立和鞏固這段歷史的,比較靠近真實。我覺得這種有人物有故事的紀錄片還好做,像《科舉》以歷史上的一個制度的起廢興衰為題材的紀錄片做起來就很難。因為它沒有一以貫之的故事情節,年代又拉得很長,科舉中的許多規則、制度既複雜、又抽象,有關科舉的文物又極少,這些如果全憑口述不僅枯燥,而且難於說清楚。於是編導在敘述中穿插了許多小故事,以增加趣味。如唐代進士王播的“飯後鍾”“碧紗籠”的故事,不僅生動反映當時世情冷暖,而且形象說明了為什麽讀書人明知科舉是個圈套,還要心甘情願地墮其彀中。

向全體讀書人伸出名利的橄欖枝

科舉製產生於隋,當時“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已經弄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地步,做官完全被豪門貴官所壟斷,為救此弊,隋大業間出現了科舉。

科舉製產生於隋,當時“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已經弄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地步,做官完全被豪門貴官所壟斷,為救此弊,隋大業間出現了科舉。科舉制度的核心在於考試,而且是書面考試。唐代計程車人參加科舉考試還要有名人推薦,例如王維就受到過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從而得中進士。白居易中進士也因受到著名詩人顧況的推薦。因為有了“推薦”這個關口,使得寒門出身和沒有背景的讀書人很難脫穎而出,又由於進士出身的官員越來越受到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每科取士的數量又很少(一般是二三十人),因此競爭極為激烈,走門子、請托成風。

到了宋代,宋太祖趙匡胤出身寒微,因此,宋代的科舉從一開始就定下了“裁抑子弟、選拔寒士”進入統治層的基調,並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以推進科舉的公正性,吸引更多讀書人積極投入科舉考試。

宋太祖趙匡胤

從宋代開始流行的《神童詩》中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不是一句空話,的確有許多平民出身的讀書人通過科舉進入統治集團。一些歷史學家做過這方面的統計,例如,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員46.1%來自寒門,從南宋兩個年份進士題名錄來看,非官員家庭出身的進士一個佔56.3%;一個佔57.9%(轉引自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明清兩代平民出身的比例也大體如此。

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明清兩代一直堅持以八股取士,然而八股取士另一效應是使科舉進一步向貧寒人士開放。“八股”題目大都來自《四書》,學作八股只要熟讀《四書》,再讀一些八股的選本(所謂製藝范文)就可以了。漢代以“策論”取士(察舉中的筆試),唐代是“詩賦”宋代是“經義”,這些體裁都對作者文化素質要求很高,不僅有才,還要飽學。應試者非博覽群書不可,古代沒有公共圖書館,寒士到哪裡去找那麽多的書籍?因此,八股出身的官員很多知識面狹隘,范進中進士後,主持地方考試,連“蘇軾”是誰都不知道,古代文學的知識還不如當今的小學生。

科舉之榮令人“酷慕”

通過科舉,統治者給考中者以極高的榮譽,許多人一登龍門,身價百倍,並確立一條為全社會所尊重的出仕做官的道路。

科舉使得許多人一登龍門,身價百倍。這一點在《儒林外史》中有著生動描寫。處在社會底層的范進,平時連衣食都解決不了,可是隨著中舉報單的到來,銀子有了,土地有了,房子有了,奴仆有了,真是一步登天,這怎麽不激起人們豔羨?從宋代開始,考中進士的可以直接授官,作為官本位的中國,做官不僅是個人最佳出路,也是光宗耀祖之事。

通過科舉,統治者給考中者以極高的榮譽,清朝公布殿試名次的“傳臚大典”尤為隆重。它在皇宮正殿——太和殿舉行,皇帝親臨,滿洲親貴都要參加,唱名公布成績(傳臚)後,狀元、榜眼、探花(一二三名),賜法酒,簪花披紅,賜馬由中道正門(所謂“神門”,平時只有皇帝能走)出宮,前有鼓樂彩旗執事開路,經東長安街、東單、東四到新街口順天府衙門、參加為他們特設的宴會,然後再用鼓樂送他們回府。那時參加考試的漢族士子多住在南城宣武門外,這個過程等於跨馬圍繞著皇城走了一圈,北京市民都要出來看看狀元的風采。進士發榜後官方還有一系列款待活動,熱鬧非常,很吸引全社會的眼球。對科舉和狀元的崇拜崇拜至今尚未消失。

《儒林外史》,吳敬梓 著,中華書局2009年版。

科舉考試確立一條為全社會所尊重的出仕做官的道路。那時唯有考出來的官才被視為正途,其他都是歪門邪道。《儒林外史》的馬二先生把“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看作人生的“了局”,做官的“正途”,因為這是憑個人本事做的官,光明磊落。

科舉考試給讀書人帶來的利益與榮譽吸引全社會。有些在中國生活久了的外國人也對科舉生豔羨之心。《春冰室野乘》中說清末在中國作海關總稅務司長的英國人赫德的兒子赫承先“酷慕中國科第之榮”,也學習寫八股,練台閣體的書法,要求參加癸巳(1893)科的鄉試,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從中可見科舉製影響的深遠。

設計精巧只為皇權

科舉是個選官制度,統治者卻以此來拉動教育,這樣的教育也成為一元的,單向度的。同時,它不僅保障了皇權的絕對性,又使得皇帝有選賢任能的名聲。

然而科舉只是設計精巧,但純粹為了加強皇權統治而設計的。它通過極小的成本、把極少的出身貧寒的讀書人選入官僚隊伍,讓他們發跡變泰,從而震撼了整個社會(當時稱為“平地一聲雷”)。

這種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掌握“孔孟之緒言”,領悟經典的“精微之奧旨”。換句話說,也就是把統治者所認可的意識形態作為學習的唯一內容。這種教育不是靠單一的灌輸完成的,更多的還是靠科舉考試的導向,把讀書人甚至全社會不知不覺引導到這個道路上來。

有的人盛讚科舉把出身於底層的人士納入統治集團,這是個事實。但要記住,這些人並非是作為民間代表進入統治者集團的,而是皇帝恩賜結果。科舉考試整個過程都是突出皇帝深恩厚澤的,最後定榜的殿試往往皇帝要親臨的。經過這次考試進士們往往自詡為“天子門生”。作為最初進入統治集團的進士只是天子腳下的小臣。

清代科舉場景

從理論上說皇權社會中只有皇帝有權,連身邊的大臣也是皇帝授權。可是在現實中授權既久,大臣就成為真正的有權者,形成所謂的“大權旁落”“太阿倒持”現象。因此皇權專製制度下要不斷地淘汰大臣、進用小臣。小臣從何而來?如果沒有科舉,小臣多是皇帝或君主的佞幸。有了科舉就能夠制度化地不斷地把民間出身的小臣選拔到中樞來,頂替位高權重的大臣。

例如清代中了進士後,再經過一次選拔,把年輕的、素質較好的送入庶常館,做翰林庶吉士,再學三年。然後這些人留在翰林院,翰林院成為儲材之所,翰林們被提拔的機會特別多,經過六七年就可能在六部九卿中擔任重要職務,再過幾年就可能成為這些部門的最高領導,有的成為大學士或進軍機處。清代中樞裡的漢員,絕大多數是進士出身。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大官不斷出局,小官不斷出頭。科舉制度不僅保障了皇權的絕對性,又使得皇帝有選賢任能的名聲。

作者:王學泰

編輯:何安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