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急診不典型心梗快速識別法的探討

急診不典型心梗快速識別法的探討

【摘要】

目的探討研究急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快速識別方法,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方法回顧分 析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急診救治的354例初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臨 床資料,對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心電圖、生活習慣等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並對患者年齡、首次診斷時間、 醫師的專業程度、梗死部位、合併其他疾病等因素行誤診率卡方單因素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可能影響診斷 準確率的5個因素行LOGISTC多因素回歸分析。

結果354例患者由於癥狀不典型早期誤診39例,誤診率 11.02%;根據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結果,年齡、合併其他疾病、醫師水準、首診時間、發生心肌梗死部位均顯 著影響診斷準確率,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

結論不典型急診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臨床癥狀多樣,診 斷時應在掌握全面資訊時進行診斷,包括了解患者病史、臨床癥狀、心電圖表現、行心肌酶檢查等,從而儘早 進行急診處理,減少梗死面積和心肌受損,提高療效、改善患者預後。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是常見心血管疾病,病情兇險致死率高[11,因此早期 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臨床上約有10%一20% AMI患者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和心電圖特徵[21,容易 誤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此次我院對AMI患者的臨 床資料進行收集、分析,旨在早期識別不典型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改善患者預後。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 急診救治的35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據心 電圖、臨床癥狀、其他檢查措施確診。其中女155例,男 199例,年齡32。87歲,平均年齡(63.58±8.31)歲, 354例患者中合併有併發症243例,合併糖尿病88例、高血脂54例、高血壓93例、冠心病26例、胃炎 15例、心律失常12例、心衰3例、慢性支氣管炎8 例、急性腸炎5例、膽囊炎9例、腦出血9例、肺心病 2例。初診時因臨床表症不典型誤診39例,誤診39 例患者發現誤診時間5-20h,平均(11.52±2.39)h。心 肌梗死部位包括廣泛前壁71例(誤診7例),局限前 壁49例(誤診3例),前間壁43例(誤診3例),下壁 80例(誤診16例),側壁37例(誤診4例),後壁24 例(誤診1例),非Q波心肌梗死50例(誤診5例)。

2.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採用回顧性分析法:篩選出符合要求 的資料完整的354例患者,查閱各患者的原始記錄 (包括門診記錄、臨床診斷記錄、住院病歷、基本資料 等)。對患者自述的情況、病史、心電圖檢查及其他輔 助檢查情況進行統計和建表,篩選出9個可能對診 斷率有影響的研究因素:年齡、性別、體質指數、飲 酒、吸煙、首次診斷時問、合併其他疾病、醫師的專業 程度、梗死部位。對該9個因素進行誤診率單因素分 析,在得出結果基礎上,進一步對354例患者行非條 件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3.急診治療

急診患者入院後立即進行搶救,心電圖檢測患 者生命體征,對疼痛劇烈患者行鎮痛、止痛,行血常 規、凝血、生化、血型等檢查。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 林各0.3g,服用速效救心丸。建立靜脈通路,靜滴尿 激酶140萬u加入濃度o.1%生理鹽水150ml。對休克患者給予抗休克治療,待病情穩定後轉心內科監 護室;對心律失常患者採用異丙腎上腺素治療,控制 患者心律在50bpm~60bpm,對合併有消化系統、循環 系統等疾病患者採用對症治療。

4.統計學處理

採用SPSSl8.0軟體進行分析,採用卡方檢驗單 因素分析和非條件LOGISTC多因素回歸分析,以P <0.05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早期誤診39例,誤診率11.02%,包括心律失常、 肺心病、心衰等呼吸系統癥狀1 1例,胃炎和膽囊炎 等消化系統癥狀13例,身體出現疼痛或難以描述的 不適感7例,抽搐、意識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8例。

心電圖表現包括:

①早期心電圖正常或T波改 變,誤診13例;

②無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可能表現 為T波倒置或(和)sT抬高、壓低;誤診4例;

③後壁 心肌梗死出現V1~V2導聯R波升高、T波升高,加做 V7一V9可顯示出梗死,誤診1例;

④小灶性心肌梗 死,心電圖無典型表現,誤診5例;

⑤合併左束支傳 導阻滯患者心電圖僅顯示左束支傳導阻滯影像,誤 診6例。另10例患者未進行心電圖檢查。

1.單因素卡方分析

對9個因素分別進行了單因素分析,總結出以下5 個具有顯著影響診斷率的因素。具體見表1和表2。

2.多因素回歸分析

對以上五個因素行多因素回歸分析,對誤診率 影響最顯著的是年齡和醫師專業程度,其次是梗死 部位、合併症情況及首診時間,結果見表3。

討論

1.誤診的原因

分析 AMI是冠狀動脈持續性、急性缺氧缺血導致的 心肌壞死,可並發心力衰竭、休克等嚴重併發症,具 有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的特點。AMI典型癥狀表現 為胸骨後緊縮性、壓榨性劇痛,也可能有休克、心律 失常、發熱、噁心嘔吐等癥狀【3】。部分患者不具有顯著 臨床癥狀或心電圖特徵,從而導致漏診、誤診。心電 圖是診斷AMI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根據資料顯示,首 次診斷敏感性僅為45%~60%,採用動態描記診斷可 靠性也只有80%一85%[4】。

不典型AMI患者無劇烈胸骨後疼痛,可能是患 者機體B內啡肽升高起到鎮痛作用,耐受力和痛閥 的提高、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也可能造成無痛AMI。 高齡患者由於疼痛敏感性降低,多具有高疼痛閥值, 據文獻顯示,70歲以上老年人無痛性AMI佔無痛 AMI的35%~40%。此外,部分不典型AMI患者首 發癥狀非常不明顯,例如難以說明的身體不適、眩暈 等,極易造成誤診。

2.不典型AMI診斷要點

本次研究通過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得出了5 個應當重點關注的高誤診率因素:

①年齡:高齡是誤診 的高危因素,根據研究,患者年齡在70歲以上誤診率 為15.92%,為年齡低於70歲的3.46倍,除了上述老年 人神經系統衰退、疼痛敏感性低外,心肌梗死時心排血 量顯著減少從而減少了腦組織供血,導致感覺更加遲 鈍;高齡患者多合併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 病、氣管炎等多種併發症同,心梗死的癥狀可能被併發症癥狀掩蓋,導致誤診;

②併發症:合併有併發症的患者 誤診率為13.99%,為不合併併發症患者的3.11倍,主 要是由於併發症癥狀較為顯著,而不典型AMI心電圖 診斷和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從而誤診為其他疾病;

③梗 死部位:由於迷走神經多位於心臟下壁,下壁心肌梗死 對迷走神經產生刺激從而引發腹痛、噁心、嘔吐等一系 列消化系統癥狀[71,少數患者可出現厄逆或上腹部肌緊 張,多被誤診為外科急腹症。本次研究中下壁AMI患者 16例,其中1 1例誤診為消化系統疾病,在其後24h內 再次診斷為AMI,及時進行搶救治療予抗感染治療,本 組中下壁心肌梗死的誤診率(20%)顯著高於其他部位 (8.39%);

④初次就診時間:初次就診時間太短,癥狀還 未充分表現出來,心電圖檢查可能暫時正常,而隨著時 間的增加,癥狀越發明顯。主要是由於AMI早期梗死時 間還短、血液中的致痛物質和代謝產物還較少圈,臨床症 狀較輕且不具有特異性。本次研究中首診時間小於l h 誤診率為1h以上就診誤診率的1.59倍;

⑤醫師的專業 性:工作年限的差異、醫療經驗的差別、是否詳細仔細 詢問病史、進行全面檢查等,也會影響到診斷準確率, 專業組醫師誤診率顯著低於非專業組醫師,強調我院 應當加強基礎訓練,對疑似AMI患者請心內科醫師協 助診斷。

總之,不典型AMI診斷應該進行全面診斷、綜合 分析,對於疑似患者,行包括心電圖、血液生化檢查、 詢問病史等多方面的檢查,對符合以上高誤診因素 的患者應當重點觀察和診斷,隨時關注其病情變化, 請其他科室的專家協助進行診斷。

溫馨提示:本平台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