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虧三年!遭海航系“掏空” 聯訊證券溢價易主廣州國資企業

實習生 王羽瑤

豬年開年,沉寂多年的A股市場,終於迎來了“小陽春”。2月11日開盤至21日收盤的9個交易日,滬指漲5.62%,中小板指漲7.35%,滬深300指數漲4.12%。其中,券商股一馬當先,帶頭領漲,阿里巴巴大手筆抄底,30億入股中金公司(03908)更是近日的市場焦點。同時,三板做市指數也上漲1.77%。

不過,即使股市“春風”吹過,中小券商的日子卻依然沒那麽好過。仍在新三板堅守的聯訊證券(830899)近日發布公告稱,廣東證監局已經核準廣州開發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均稱“廣州開發區金控”)大股東的股東資格,廣州開發區金控擁有聯訊證券的股份比例由4.81%變為47.24%,正式代替昆山中聯成為聯訊證券的第一大股東。原實際大股東海航系大面積減持,聯訊證券在三年連續虧損後,正式易主國資企業。

業績連年虧損背後

說起易主,就不得不提到聯訊證券的上一任東家,雖然昆山中聯此前持有聯訊證券15.80%的股份,是聯訊證券的第一大股東,但給予聯訊證券最大助力的,並不是昆山中聯,而是三家子公司都持有聯訊證券股份的海航系。

此前,海航集團通過旗下美蘭機場、大新華航空和渤海金控共計持有聯訊證券24.98%的股份,是實際意義上的第一大股東。

海航系自2009年6月開始入股聯訊證券,但由於經歷了A股市場的多次牛熊轉換,又正值券商綜合治理階段,聯訊證券在5年間並沒有大的資產變動。直到2014年8月,聯訊證券掛牌新三板,火速融資39.1億元,海航系出資總額達6.83億元。

2015 年 4 月,聯訊證券注冊資本已增至 31.26 億元。到2017年10月,聯訊證券總市值已達到63.46億元,海航系持股市值也增至15.02億元。

聯訊證券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淨利潤增長率為480.14%,淨資產增長率為191.66%。

在兩年飛速發展後,聯訊證券遭遇了連續三年的“滑鐵盧”,2016年、2017年、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聯訊證券在2016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31.62%,實現淨利潤同比下降 54.49%;2017年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0.79%,實現淨利潤同比下降89.92%;2018年,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顯示,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184.39萬元,與2017年2151.60萬元的淨利潤相比出現虧損,降幅超過700%。

事實上,就在聯訊證券急需資金支持的“危難”之際,其背後實際第一股東也自身難保。

2018年1月17日,隨著渤海金控(000415.SZ)的停牌,海航系全面進入停牌期。據公開資料顯示,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曾接受路透社採訪,公開表明集團存在流動性問題。

其實海航系的密集停牌並不出乎意料,自2010年成功收購澳大利亞ALLCO航空租賃業務後,海航集團就開始了自己的並購之路。截至2017年4月,海航集團成功完成了17次國際收購。

利用杠杆收購,終究要面臨極高的負債率,海航集團背負著高達70%以上的負債率,對於聯訊證券的危難,自然是分身乏術。

本來是一座安穩的“靠山”,聯訊證券或許也沒想到,這座“靠山”會有把自己掏空的一天。

此外,不僅是經營業績連年虧損,2018年底,聯訊證券再曝公司內控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的問題。11月19日,廣東證監局官網發布對聯訊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稱聯訊證券存在三大問題,包括部分債券交易業務未及時入表、公司對分支機構管控不力等。

能否成功翻身?

就在聯訊證券自己都覺得要被拋棄的時候,一家國資企業伸出了援手。

早在2018年5月3日,聯訊證券發布的收購股權公告書就顯示,廣州開發區金控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股東昆山中聯、北京銀利、北京物華持有的聯訊證券共計7.04億股股份,佔聯訊證券股權的 22.52%。兩個月後,美蘭機場和渤海金控也加入了被收購股東的行列,廣州開發區金控將合法持有聯訊證券目標股份合計13.2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42.43%。

2019年2月11日,廣州開發區金控正式以41.2億元的價格,收購聯訊證券42.43%的股份,加上其原本持有4.81%股份,廣州開發區金控持股47.24%,成為聯訊證券的控股股東。

廣州開發區金控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6日,是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為拓展資本經營和資產經營,優化產業結構,加速廣州開發區經濟發展而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由此可見,廣州開發區金控成為聯訊證券的第一大股東,進而廣州開發區管委會成為了聯訊證券的實際控股人,成為聯訊證券背後強有力的“靠山”,使其擁有了國資背景。

上海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在網上公開評論:“券商行業並購整合是大勢所趨,全國性的大券商以後會獨立運營,小券商會被大券商吃掉,或者被地方金控平台並購。”

截至2月21日收盤,聯訊證券的總市值為41.89億元,以廣州開發區金控收購價估算,聯訊證券應有市值為97.1億元,溢價率高達131.8%。原本業績一片慘淡的聯訊證券,奇跡般地與國資企業“牽手”成功。

一位上市券商非銀行業研究員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廣州開發區金控高溢價接盤聯訊證券,本身體現其對券商牌照的需求以及為了提升自身業績,同時,此次收購也是聯訊證券絕處逢生的機會。

對於聯訊證券在2019年迎來券商發展新契機的時刻,是否有具體的“翻身”規劃,《華夏時報》記者致電聯訊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過去三年業績下滑的原因,更多是由於整個證券市場的低迷。公司被收購的相關信息均已通過公司公告發布,無法提供更多具有新聞性的信息,關於公司未來的規劃,可以到時候再看。”

編輯:劉春燕 主編:陳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