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吉利汽車4月銷量下降19%,不禁自問,開車真的是剛需嗎?

4月份吉利汽車總銷量(包含領克品牌的銷量)為10.39萬輛,同比減少約19%,環比減少約17%。其中,中國市場總銷量96836輛,同比下滑24%。其中只有帝豪,博越、繽越三款車型實現銷量過萬。此外福特,長城、長安已公布銷量,銷量均下滑,也許有人會說四月是淡季,非也,18年四月份,吉利汽車(含領克)共銷售新車128,817輛,同比增長48.5%,環比增長6.5%。不禁自問,當汽車的工業馬達高速運轉至今,開車真的是剛需嗎,本文指的是普通私家車主,準確來說是普通的上班族開買菜車主。

筆者剛拿的駕照的弟弟妹妹,手很癢,想要買車或要家裡給錢資助一部分買車,我極力勸阻,理由是,倘若現在月薪收入稅後沒有一萬,最好是不要買,否則壓力會很大。給他們算了一筆账:開一輛10萬塊的車,每年綜合養車成本1.5萬,這還是比較省的情況,假如月薪只有5000左右,按自己一個月1500塊支出的保守消費算,一年能存4.2萬,此時養車成本就佔到了35%,這還是非常保守的算法,稍不注意就容易超出40%,甚至更多。此時車被刮了,被電子眼拍了,都心疼得要命,到時是你服務車,還是車服務你,真的難說。

有的人可能會說了,花錢怕啥的,沒了再掙唄,買車就是圖方便。筆者生活在一四線小城市,自問在這幾個場景之下不方便,第一個場景:早晚上班高峰期間,幾乎到一個路口至少得等三組以上的紅燈,汽車市區車多也開不快,說實話都沒有一輛助力車的實用性更高。第二個場景,去市中心步行街逛街,如果不是在自帶地下停車場的購物中心建築體,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難以找到停車的地方,也許能找到,但是要開車一輛車慢悠悠的左看右看,一晃十分鐘就過去,和打個計程車去相比,真的方便嗎?開車是一種偽剛需嗎?

或者有的人還憧憬著買車之後能開車出去自駕遊,等買車之後才發現已經沒有那個心情和時間了,以前買車講究空間大,現在買車講究好不好上牌,開車成本高不高,在買車的年輕人群體之中,相當一部分是未婚青年,有的是拿了駕照憧憬有車的生活,當車買了之後,真的實用嗎,筆者身邊兩個朋友,一個是食堂廚師,開帝豪,食堂和宿舍走路就五分鐘,開車無用;一個是修家電的,開博越,店裡有專門的售後麵包車,下班之後累,但又很想去看看自己的車,所以多是下班之後開車無目的閑逛或是坐在車裡發呆,然後發個朋友圈感歎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群裡的一個車友,他工作日不開車,周末才開會車,因為上下班走路就10分鐘,開車還沒走路快,所以車經常是一停停個四五天,為了防止虧電,兩三天過去打個火,運轉個10分鐘熄火;還有筆者所在的小區,有一輛英朗,和我的車一樣,都是15年的(尾標是上海通用),車的外觀可以說是嶄新那種,搬到這個小區2年來,真的一次都沒有看到過開那輛英朗的車主,每次都是靜靜的停在那,偶爾換個位置停。綜上所有,四月汽車銷量的下降,不一定是偶然,有可能是人們的用車觀念正在開始發生轉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