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毛大慶:做萬科年薪千萬高管,創百億獨角獸公司

《艾問企投家》聚焦於“企投家”這一新物種,每期對一位企投大咖發出“靈魂式”提問,透過他們找到企業家精神與投資家理念的融合之道,解讀即將發生、正在發生的企投“未來簡史”。

《艾問企投家》(完整版影片)於每周五晚北京電視台財經頻道播出,歡迎觀看。

文 / 企投會(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他曾是萬科集團年薪千萬的職業經理人,把北京萬科銷售額從43億帶到200億。在人生高光時刻,他卻依然選擇辭職,將一切歸零,成為一名創業者,一名投資人。

他還是耐吉創始人菲爾·奈特自傳書籍《鞋狗》的中文譯者,在臨近50歲之際,他已完成了91個馬拉松。

他就是毛大慶。

現在他創辦的優客工場,估值已達30億美元。

他將優客工場帶入了一條高速跑道,對整個聯合辦公行業連續7次並購,發生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通過並購、整合,行業估值泡沫被他冷靜戳破。

“天下英雄盡入彀中”的情懷,“萬物皆可合作”的商業認知,讓他帶領優客工場投資了39家生態型企業服務公司:從媒體到體育,再到娛樂和知識產權。

這些投資都圍繞著一個邏輯:提升辦公的幸福感。這些公司在優客工場的投資下,成長為直接服務於入駐企業的服務商。聯合辦公的完整生態鏈,就這樣通過企投,閉合成型。

他說,從1991年工作開始,沒過過一年不累的日子,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勞碌命。

“只有一樣東西是可以拿來投資的,也只有這樣的東西投完了就不再有了,就是時間,人生的時間。”

1

弱者死於途中,只有我們在前行

艾 誠:現在多少個城市能找到優客工場?

毛大慶:有37個城市都可以看到優客工場,我們的辦公室目前為140多個,還有60多個在路上,這就算一個連鎖店。

艾 誠:我聽說當時(想辭職創業的想法)是在徐老師家,在餐巾紙上寫了五六行BP?

毛大慶:最早是2014年的夏天,徐老師追著我滿地跑。那時候大家在討論房地產可能要有一些新東西,能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還沒清晰想到今天要做的聯合辦公以及聯合辦公衍生出來的社群平台,還沒成型。

艾 誠:一個創業者真的需要這樣的空間嗎?

毛大慶:這一代的創業者,我想有兩個特點:一個,我想更多的可能他們已經是在生活方式裡創業了,所以今天很多人他們並不是為了謀求一點生活的改善,或者是掙一點錢去創業,這是一個很大的特點,很多人是為了實現一些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方面,今天的創業最大的不一樣是大家的資源已經越來越處在共享的狀態下,所以太多的跨界,太多的知識分享,太多的要從不同的人那邊汲取能力。

我很喜歡魯迅的一句話,“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森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這就講的是創業人的厲害,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無中生有,點石成金,創業的人就是乾這樣的事情,否則你就不是創業了。

艾 誠:創業之餘,你被人們最熟識的身份是“馬拉松愛好者”,你跑了多少個馬拉松了?

毛大慶:到現在91個。

艾 誠:所以你一個人用跑步鞋丈量了3600多公里?

毛大慶:對,差不多,好像得丈量了七八十個城市吧。

艾 誠:讓我想起您翻譯的《鞋狗》裡面一句話叫“懦夫從不啟程”。

毛大慶:“弱者死於途中,只有我們在前行。”這本書我翻的過程中有很多話都是我自己內心的獨白,我能翻譯菲爾·奈特的書,我覺得本身是很大的榮幸。他是一直拿跑步當治愈系的一個人,你看他碰見困難、孤獨、資金鏈斷裂、被人告上法庭,他每一次人生最大的坎兒的時候,他都會說我穿上跑鞋出去跑個十公里,跑了十公里如果回來我仍然覺得我不行,我認輸,我就這樣了,就這樣了。

這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種人的內心狀態,我翻譯完給我很大的啟發。

2

通過整合壓縮估值泡沫

毛大慶:我是一個特別喜歡搞合作的,這也是我個人的特點,我的性格使然。因為我從小的時候,可能看了很多《孫子兵法》或者《三國演義》,其實我一直認為沒有一件事情在今天這個時代是靠哪一個英雄能夠自我完成的,它一定是大量的合作,把各自的智慧,把大家共同的探索凝聚在一個上面。

艾 誠:並購的過程阻力大嗎?

毛大慶:總的還好,因為大家其實都是在偏早期的創業,對於收購,可能也是我的一個工作經歷所導致的,因為在凱德置地時代,經我手並購的房地產項目,或者叫房地產公司,得有十幾個,我們到北京,我第一次回到北京,闊別了十多年回來北京,第一個項目就是並購。

艾 誠:但為什麽是你,又為什麽是你能把並購變成套路呢?為什麽在共享空間圈子裡,毛大慶成了第一人?

毛大慶: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收購項目是個家常便飯,以前在我的工作崗位上,一年總得買那麽幾個東西,好像沒有沒買過。

艾 誠:現在優客工場的並購跟之前你在凱德和萬科做的地產類的並購有什麽不同呢?

毛大慶:第一這個並的是公司,之前當然並的也有公司,但是更多的是帶著項目類的公司。第二個問題就是這個時候的並購,大家都在早期探索,所以跟那些很成熟的,已經很穩定的並購還是不太一樣。

艾 誠:共享空間有泡沫,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業界有目共睹的,為什麽喝杯咖啡,這個空間就突然翻倍了價值呢?你不怕你是那個泡沫的接盤手啊?

毛大慶:其實通過這些整合之後,就是把大家的泡沫都縮水了,因為它都回歸到一個估值的比較法裡,它最後都回歸到一個估值準繩上,其實我們壓縮了大量的現存項目的所謂估值泡沫。

3

聯合辦公比快捷酒店賺錢

艾 誠:如果拿共享辦公和經濟型快捷酒店相較,哪一個商業模式更賺錢?你算過嗎?

毛大慶:當然算過,那肯定是聯合辦公。最小的經濟型酒店,你總得有個10平方米吧?再算上走道,也得十二三平方米,一張桌子在聯合辦公里面大概是5.5平方米,一張桌子一個月平均是2000到2500塊錢,這是平均價格。

同時還有一點,就是管理共享辦公的人力成本是遠遠低過做酒店的,像這樣的一個六千多平方米的聯合辦公只要三個員工就夠了,主要還是靠後台大量IT的支持。

艾 誠:如果你的計算模型是正確的話,那豈不是所有經濟型酒店的經營者都應該進軍聯合辦公?

毛大慶:問得很好,所以現在很多經濟型酒店的運營者都開始進軍聯合辦公,現在出現了很多住、辦、玩一體化的綜合性的建築,它就是典型的把生活場景、工作場景、居住場景全部放在一起。其實更多的社交在這裡面產生,社交又帶來了新的人流的增長,所以最近你看在上海也出現了一些,不知道是聯合辦公還是酒店類的房子。

4

特有的投資邏輯:投資+捧紅

艾 誠:你投資背後的邏輯是什麽?

毛大慶:我們從後台數據分析,入駐企業要有服務,高頻使用,我們就會去投一些跟他們有關的東西,當然這些被投對象大量都是我們經過企業驗證過的,很好的服務商。

艾 誠:優客工場在這些投資當中,股權收益好嗎?

毛大慶:我們投的39個公司,大概除了一兩家沒有進入下一輪以外,基本上我們其他投資的公司,都已經在兩三輪以後,我們也退出了兩三個,確實是因為人家用了大投資,我們掙了些股權的溢價就退出了。但是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願意退出的,因為我們其實投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馬上把股權變現,我們是希望這些公司變成我們的親戚,來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入駐企業,因為它們跟我們有了股權關係以後,對我們的commitment會更好,會更緊密。

艾 誠:當你以優客工場的身份去投資這39家,被很多創業公司B端需要的服務類公司的時候,好投嗎?

毛大慶:好投,因為我們有一個特有的商業模式,叫作投資+捧紅。

艾 誠:投資+捧紅,這麽簡單粗暴?

毛大慶:對,簡單粗暴,因為實際上這些公司,我們投的這些公司,是要把它們推給我們大量的入駐企業,也是入駐企業需要的東西,這一點是跟別的投資人完全不同的。

艾 誠:我感覺您描述完這個狀態之後,您的企投世界裡頭,很多投資人把錢投給了這些一萬多家創業公司,這一萬多家創業公司又把錢給了優客工場投的這些服務類公司,錢又走了一遍,結果優客工場賺了。

毛大慶:我覺得其實來優客工場的價值更多是為了搭建服務,你看這個物理空間很有意思,它首先是聚人;其次,它會聚人來給它服務,因為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地兒可以去給它服務;最後,還有一點最有意思的是它們之間還可以互相服務。

5

投資,是用時間投資自己

艾 誠:別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我就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毛大慶:我從1991年走進工作崗位開始,我好像沒有過過一年不累的日子,我也不知道就是勞碌命,還是我喜歡這樣去折騰。

艾 誠什麽樣的性格使得你決定一年都不能休息呢?

毛大慶: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歸根結底講,我現在對我自己有一些總結,我創業以後,創業是一個問心的事情。

艾 誠:說說你的心裡話。

毛大慶:我還真是問了問自己,就是為什麽會去選擇這樣的人生狀態,為什麽二十三四年以來,就沒有閑過,我可能也不太願意自己閑,我有一個基本的認同就是什麽驅使我這樣呢?

首先還是我自己內心的動作,因為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相當明確的過程主義者,我要用時間去投資在我的人生的過程中,用時間去投資。前段時間,我很好的朋友,李詠去世了,這事讓我很傷感。所有這些事,其實越來越加深我人生的觀念,我們只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去投資的,而只有這樣的東西投完了就不再有了,就是時間,就是人生的時間。

艾 誠:沒錯,哪裡安放你的時間,哪裡就是你的生命。

毛大慶:哪裡就是你的價值,你生命的價值,因為今天的節目叫《艾問企投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突然間就想到企投家,投的是什麽東西,我們拿什麽在投?投的對象是啥?我其實更想說我們每個人都在給自己投資,每一天都在投資我們自己,我們拿什麽在投呢?

實際上我們是拿時間給自己投資,而且你投完了就不再有。無問西東,可能更重要的是去問自己投的這些東西,你自己覺得值不值。無法預估未來,才是這個時代最美妙的地方。

《艾問企投家》之毛大慶

於11月30日(周五)19:30

北京電視台財經頻道同步播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