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站樁養生 : 「松」是站出來的, 不是想出來的

站樁,「松」是強調和要求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僅因為只有身體各部位都放鬆了,站樁的時間才能夠持續較長,才能夠站得住,站得久,更重要的是,只有身體各部位徹底地放鬆了,體內氣血才能夠更好的運行,站樁才能夠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各種「樁法」在要求練習者如何做好「松」這個動作時,都花了不少的「筆墨」。但是感覺這些內容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免過於繁雜,不僅不好掌握,反面會增加初學者的精神負擔。在站樁中,為了能夠放鬆,往往顧了這邊又顧不了那邊,這個動作做好了,那個動作卻變了型,要麼就是身體某個部位酸脹、疼痛和僵硬等機體反應交替出現,要麼就是腳板灼熱難挨,「火燒火燎」。站樁中出現這些情況,初學者要想做到身體放鬆,是完全不可能的。我通過實踐發現,站樁的「松」並不是想松就能夠松得了的,也並不是只要按照站樁要求站了就能「松」得了,而是在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站樁過程中站出來的。

練習站樁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做到「松」,並且也很容易體會到「松」的含義,更能體會到全面的放鬆身體在站樁中的重要性。所以,對於初練者來說,與其花時間去仔細研究(適當看看是可以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不如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增加站樁練習的時間長,定下心來,堅定不移地「傻站」,用不了多久就會「功到自然成」,輕而易舉地就能夠體會和感覺得到「松」的內在含義。

那麼,怎樣站樁才能夠符合要求,並且達到身體放鬆的狀態呢?

雖然一些樁法的動作要求很多,但我實踐體會到在站樁中應當注意做好以下二點:

一是必須時刻保持身體成為「一條線」的狀態。這一條線是指:百會穴—膻中穴—下丹田穴—會陰穴。這四個穴位在站樁中都必須要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頭部輕輕地做朝天「伸」或者叫「領」的動作,站樁中的動作就能夠按照「一條線」的要求來做,身體就能夠做到「站如松」,並不會前後左右擺動。

二是初學者雙腿膝蓋彎曲的角度一定不要太大,即「直而不挺」,「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站樁過程中只要堅持做到上述二點動作要求,隨著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身體便能夠輕易做到真正的放鬆。

當然,在練習站樁的一定階段(因人而異,每個人時間有長短),所有練習者都有一個身體適應的過程,身體各部位會逐漸出現「僵硬、酸脹、麻木、局部疼痛和動作變形」等身體反應,而且這些「不適感」都有這麼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具有持續性,二是具有反覆性,三是具有移動性。所謂「持續性」,是指身體中的這些不適感會隨著站樁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地出現,也就是說只要你堅持站樁,這些感覺就會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出現。所謂「反覆性」,是指某種具體的現象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反覆多次出現。如身體感覺到「僵硬如鑄鐵,沉重如灌鉛」的現象,這一次站樁沒有出現,自己認為感覺不錯,比較舒服,以後不會再有了,但下一次站樁中,身體的「僵硬如鑄鐵,沉重如灌鉛」的反應,又會再一次地出現。所謂「移動性」,是指某種具體的身體反應,在站樁中會在身體的一些部位移動。如「麻木感」,這次出現在背部,下次就可能出現在前胸部位;這次出現在手指上,下次就可能出現在腳趾上,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隨著站樁時間的延長,這些感覺有在一定時間內會非常明顯和突出(如僵硬和沉重感)。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經絡不通,氣血不暢,站樁時肌肉容易疲勞所致。

今後,隨著站樁時間的積累,體內經絡逐漸增粗,經絡通暢性不斷增強,站樁中身體的各種「不適感」就會慢慢地消失了。因此,在練習站樁前只要我們對站樁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和認知,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有「提前量」的準備,當日後站樁中自己的身體遇到這些情況後,就不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精神負責和心理疑慮,就不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甚至擔心站樁會不會出偏等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當在較長時間的站樁中身體出現上述狀態時,可在保持身體成「一條線」不變和雙腳不離開地面的情況下,適當做一些小幅度的肢體活動,如雙腳板可以以腳掌小指這一邊為支撐點,翹起腳板(約30度左右),腳趾做幾次緊扣和放鬆的動作,用這種方法可以消除腳掌板的僵硬、脹痛和灼熱感,哪邊僵硬了就做哪邊。同時,雙手十指也可用力做幾次「握拳和伸指」的動作。 如果「腰椎僵硬」了,也可在保持站樁姿勢不變的情況下(兩手抱球,雙腿膝蓋略為彎曲。),以腰椎為中心,左右「輕緩」轉動腰部幾次,很快腰椎僵硬的現象會有所改善。無論是手還是腳板,腰椎,在做了幾次這樣的活動後,僵硬、脹痛和灼熱感都會立即得到緩解和改善,我們站樁時間就可以因人而異,適當延長了。

「松」是取得效果的基礎,所以,初學者在站到一定時間後,在不出現身體抖動的情況,如果願意繼續站一段時間,也可在保持站樁姿勢不變的情況下,適當做一些局部的身體活動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必要和應該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