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知道頸椎病,你知道頸椎嗎?

頸椎病是當代疾病中常見的疾病,大家對頸椎病也了解了很多,比如平時中姿勢應該怎麼注意、飲食應該怎麼吃,有的嚴重的病友則是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

那麼有誰徹徹底底了解您的頸椎呢。今天本文帶大家來看看。

頸椎的骨性解剖

頸椎cervical vertebrae是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頸椎共有七個(C1-C7)組成,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每個頸椎都由一個椎體、一個椎弓及七個突起(一對棘突、一對橫突、兩對關節突)所構成,之間由韌帶、椎間盤連接形成頸椎。

第一頸椎又叫寰椎,它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

第二頸椎又叫樞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之間為寰樞關節,無椎間盤。

第三、四、五、六是普通頸椎,錐體較小,呈橢圓形,上面的橫徑凹陷,上位頸椎位於下位頸椎的凹陷處,互相嵌入增加了頸椎的穩定性。

第七頸椎也稱為隆椎,是頸椎最下面的一個,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最長,其餘結構和普通錐體一樣,它隆突於皮下,隨著頸部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誌。

頸椎骨之間的連接

各頸椎之間借椎間盤、韌帶(前縱韌帶、後縱韌帶)、其他輔助韌帶黃韌帶、棘間韌帶連接。

前縱韌帶:前縱韌帶是從枕骨的地方開始的,並向下經環椎及椎體的前面,一直到骶骨前面為止。這條韌帶是我們身體裡面最寬、最厚、最長的一條韌帶,它緊緊的連接著椎間盤的邊線,主要作用就是限制住我們的脊柱,防止過度後伸,增強整個頸椎的穩定性。

後縱韌帶:後縱韌帶的位置在椎管的前壁部位,它沿著椎體的後壁,連接椎間盤,一直到骰骨。與前縱韌帶正好相反,後縱韌帶的作用是防止我們的脊椎過度的前伸。當頸部勞損程度較高時,可能會引起這條韌帶出血、鈣化,進而壓迫脊髓,引起脊髓型頸椎病。其他還有項韌帶以及黃韌帶,起止點以及作用都在圖裡啦。

在頸部,從頸椎棘突尖向後擴展成三角形板狀的彈性膜層,稱為項韌帶。項韌帶常被認為與棘上韌帶和頸椎棘突間韌帶同源;向上附著於枕外隆凸及枕外脊,向下達第2頸椎脊柱並續於棘上韌帶,是頸部肌肉的雙層緻密彈性纖維隔。

黃韌帶:位於椎管內,連結相鄰椎弓板間的韌帶,由黃色的彈性纖維構成。黃韌帶協助圍成椎管,並有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

頸部的血管與神經

頸椎骨的血液循環主要來自椎間動脈。頸椎的椎間動脈多發自椎間動脈。頸椎的椎間動脈多發自椎動脈。椎間動脈一般一條,有時成對,沿脊神經根的腹側,經椎間孔,分支進入椎管內。在椎間孔內分為三個主要分支:

脊側支:供應硬膜,硬膜外組織、黃韌帶和椎弓的血液循環。 中間支:供應神經根和其脊膜的血循環。 腹側支:供應硬膜、硬膜外組織,韌帶和椎體的血液循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