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男子持續腹瀉,病危入院,醫生:3樣東西再吃,小心腸道"癌變"

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大腸癌,直腸癌,結腸癌等。

全球每年有102萬新發腸癌, 50萬死亡病例,而在我國每年新發腸癌人數約40萬人,死亡率為7/10萬,佔全球的一半。

而腸癌的死亡率佔腫瘤疾病的第二位。

為什麼腸癌患者越來越多?

1、一方面,腸道疾病是最常見的,腹瀉,便秘,腸炎,腹脹等,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和不重視的。

2、另一方面,人們對腸道檢查的認識不足,目前腸道腫瘤最準確的檢查就是腸鏡,而人們對腸鏡的認識不足,加上畏懼感,導致疾病一拖再拖,造成癌變。

28歲的小李躺在病床上,正要接受第一次的化療,心裡五味雜陳,可是眼裡第一次不知覺的流下來。

小李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這麼年輕,就確診為腸道癌症。

前但日子還大吃二喝,而如今要靠營養液維持生命。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自己租的房子,平時總是在外面吃飯,身體沒什麼異常,就是一直一樣便秘的問題。

但是小李沒覺得不舒服,就沒在乎,可是前些天,小李突然的出現腹瀉,還把小李高興了一會,上廁所終於痛快了。

這可是腹瀉持續一段時間,小李在上廁所的時候,還出現便血,這可把小李嚇壞了。

趕著時間就去醫院做個檢查,醫生建議做個腸鏡,讓小李回家準備,要前三天不吃油膩,吃藥把東西排空。

這幾天小李沒有心情上班,總是心裡不停的問自己:"要是癌症怎辦啊"。

檢查結果出來了,小李真的被確診為直腸癌,醫生建議入院接受治療。

小李疑惑為什麼自己會患上腸癌?

經過醫生的了解,小李這幾年就沒在家吃過飯,在公司和同事出去吃,晚上回家,吃泡麵,燒烤,麻辣燙等等這些食物。醫生直言:總吃這3樣東西再吃,小心腸道"癌變"!

1、燒烤

長期的燒烤是導致消化道腫瘤的直接因素,燒烤也被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食物在經過明火烤製的時候,本身的營養物質流失,蛋白質被分解稱為苯並芘,亞硝胺等致癌物質。

長期的食用,在腸道堆積,腐蝕腸道健康,誘發炎症,癌症的惡變。

2、泡麵

泡麵不僅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泡麵中的纖維素極少,使腸道蠕動減慢,消化速度減慢,使泡麵在腸道堆積。

專家認為,吃一袋泡麵等於吃一個塑膠袋,增加腸道的負擔,導致腸道功能下降。

並且泡麵中的調料包,有防腐劑,添加劑,鹽,油的攝入過高,都會影響腸胃的健康。

3、麻辣燙

麻辣燙是現代最受歡迎的食物,無論是大人,小孩,老人。

而有些商家食用的菜,肉等食物來源不乾凈,增加細菌病毒對身體的侵害。

再者反覆燒開的水,也是還有大量的有毒物質。

人體粘膜組織最高只能耐受50℃至60℃的溫度,而食用麻,辣,燙對腸胃的粘膜都有一定的破壞,增加腸道癌症的病變。

清腸道,防癌變,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事:減輕腸道負擔

1、細嚼慢咽

食物是要經過口腔的研磨,唾液澱粉酶的消化,再到腸胃中。

而細嚼慢咽有利於減少腸胃的再次加工,減輕消化道的負擔,避免食物對腸胃粘膜的損傷。

同時也可促進消化,預防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的出現。

2、不要憋便

排便時身體將有毒不需要的殘渣代謝掉,避免毒素對腸道的腐蝕,減少有毒物質的重複吸收和利用。

常言道:"萬病之源來自毒素",憋便時毒素在腸道存儲的時間過長,打亂腸道的內環境,增加有害菌群的繁殖。

從而誘發腸炎,腸息肉,腸癌的發生。

第二件事:保護腸道粘膜

1、黃玉蘭根

黃玉蘭根,葯食同源的上品"中藥材",即可直接吃,也可飲用黃玉蘭根茶。

黃玉蘭根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對養護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都很有幫助。

它還能降低大腸的pH值,可以增加腸道的有益菌數量,抑製有害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內菌群環境。

其成分中的低聚果糖,具有清腸排毒,有預防肥胖症,腸道疾病以及抗癌作用。

2、蒲公英

蒲公英,也是我們常吃的婆婆丁,有消炎,降火的作用。

其中富含粗纖維,有助於軟化糞便,促進糞便排出,還可遇水膨脹,刺激腸壁,增強腸道蠕動功能,有助於改善便秘。

並且蒲公英被稱為是"消炎草",真多有慢性腸炎,胃炎,痔瘡等,常食用可解毒,消除炎症。

蒲公英性寒,平時泡水可加入大棗,玫瑰,或是用紅茶工藝炒製成蒲公英紅茶,降低寒性,適合保健飲用。

第三件事:促進腸道運動

運動可增加消化系統的功能,刺激腸壁,產生便意,並且加強腸道的蠕動,分泌消化液,可防止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疾病。

快步走:增加腸道的消化,吸收的功能。

散步:適合腸道疾病修復期。

腹式呼吸:增加腸道的血液循環,代謝機體的垃圾,有養護腸道的作用。

第四件事:重視腸道信號

1、出現長期的便秘,長期的腹瀉者,或交替出現者。

2、腹脹,不消化,甚至可觸摸到腫塊者。

3、長期的下腹疼痛者。

4、排便異常,有便血,大便變細等表現的人。

5、有家族史,或是45以上的中老年人。

這些人建議檢查一下腸鏡,預防腸道疾病的出現。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