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是入夏的第三個節氣,意味著仲夏的到來,有“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三候。

1

芒種

芒(資料圖)

芒,上面為“艸”,表示葉子。下面是一個“亡”字,表示沒有,造字的本義是指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

《說文解字》解釋為:“芒,草耑也。”意思是草的一端。種,本字“種”,甲骨文左邊一個“禾”,表示莊稼。右邊一個“重”,表示背負重物,代表在莊稼裡負重乾活。

這個字有兩個讀音,第四聲表示動作,《呂氏春秋·辯土》寫道:“慎其種,勿使數,亦無使疏。”

第三聲表示莊稼的苗、子粒,或者表示繁衍,如我們常常說的“種類”、“種子”等。

芒種,通俗來講是“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在民間有這樣的一句話,即“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意思是麥子這個時候可以收了,而稻可以下地了。

通常進入芒種節氣後,我國的長江中下遊流域開始進入了梅雨季節。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忙碌起來,“芒種”諧音為“忙種”,人們收獲夏麥,種下秋稻,收獲與付出。

2

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

螳螂在民間的名字很多,如殺蟲、天馬、斧蟲等。殺蟲,是說該蟲能夠感受一陰之氣而升,通過捕蟬進食。

天馬,是說這種昆蟲像馬一樣敏捷。斧蟲,顧名思義是因為螳螂的手臂類似於人類的刀斧。

我們熟知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句,語出《莊子·山木》,寫道:“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現代人將此語用來諷刺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的人。

二候,“鵙始鳴”。

鵙(音同菊),一說是伯勞鳥。《道藏》所錄《淮南鴻烈解》中寫道:“鵙,伯勞鳥也。五月陰氣於下,伯勞夏至應陰而鳴,殺蛇於木。”這種鳥感受到陰氣的存在而鳴叫。

成語“勞燕分飛”也與此鳥有關,其本意是伯勞與燕子各飛東西。燕子相對於伯勞,是一種候鳥,常遷徙。

古人通過對這兩種鳥習性的觀察形成俗語,來形容事物由合到分。

三候,反舌無聲。

舌,又名“百舌鳥”。《七修類稿·卷三天地類》中寫道:“反舌感陽而發,遇微陰而無聲也。”

這種鳥遇陰,便沒了聲音。古代詩人常有“詠百舌”的題材。

杜甫曾寫道:“百舌來何處,重重隻報春。知音兼眾語,整翻豈多身。花密藏難見,枝高聽轉新。過時如發口,君側有讒人。”

這裡說百舌鳥可以分辨忠奸,此處用典源於《易·通封驗》中的“仲夏之月,反舌無聲;反舌有聲,佞人在側”。

3

入梅,餞花神

在我國的長江中下遊地區,人們往往將芒種節氣定為梅節令,即進入了梅雨季節。所謂的梅雨,是指雨季時正值梅子成熟,故又稱作“黃梅雨”。

還有一說法,是取“梅”與“霉”的諧音,此時天難晴,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又稱”霉雨”。《清嘉錄·黃梅天》寫道:“江南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

入梅的準確時間,按照中國傳統的天文歷法來算是: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

關於古代芒種的習俗,《紅樓夢》中有一段詳盡的記錄:“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

餞,篆文左邊是一個“食”,表示食物。右邊是一個“戔”,表示切塊。這個字表示將食物切成小塊,作為旅行時所食的乾糧。

在這一天,女孩子們要精心打扮,送走花神。既然有“送花神”,自然有“迎花神”。在古代,被稱作“花朝節”,即“花神節”。

《夢粱錄·二月望》寫道:“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

我國南北風俗有異,此節的日期有幾種,包括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芒種,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個忙碌而又有收獲頗豐的節氣。

民諺中的“芒種芒種,連收帶種”、“芒種前後麥上場,男女老少晝夜忙”等都表此時農耕的忙碌。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也是千百年來中國農耕文明所延續下來的智慧。

(編輯:西銘)

聲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