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猝死的急救與護理,需要了解這些!

醫學定義:①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癥狀發生後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②世界衛生組織定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特點:①死亡急驟,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分割線

病因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現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腦出血

高血壓病患者易患腦出血,出血積存在顱內,無法排出,壓迫腦組織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動脈而猝死。

4.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酗酒是發病原因。造成胰臟出血壞死,外溢,發生自體消化所致。

5.哮喘

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襲下,突發呼吸道強力收縮,進而不幸喪命。

6.過敏

青黴素、普魯卡因易引起藥物過敏。造成病人過敏性休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見於年輕人(17~40歲),死前各項檢查均正常。原因可能與鈉離子通道代謝異常有關。

8.葡萄球菌性暴發性紫癜

臨床表現為在呼吸道感染康復過程中,突然發生病情惡化,病人多死於中毒性休克。

9.毒品

某些藥品過量,也易造成猝死.

1

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前者最常見,特別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為多見,少見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動脈夾層、低血鉀、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動脈瓣病變、二尖瓣脫垂綜合征藥物、電解質紊亂等所致長Q-T綜合征等.

臨床表現

主要是心跳驟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現下列癥狀和體征:

①心音消失;

②脈搏觸不到,血壓測不出;

③意識突然喪失,若伴抽搐,稱之為阿斯綜合征,發作可自限,數秒或1~2分鐘可恢復,持續時間長可致死;

④呼吸斷續,呈嘆息樣,隨後停止;

⑤昏迷;⑥瞳孔散大。判斷心跳驟停最主要的特徵是意識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電圖表現有3種類型:

室顫、竇性靜止及心臟電機械分離。

急救措施

心肺復甦

一旦心跳驟停就應當機立斷、分秒必爭、就地進行復甦搶救。因為心跳停止超過4~6分鐘常引起不可逆的腦損傷或死亡。在搶救的同時還需弄清病因,以便得到正確的治療。

心肺復甦的基本步驟是氣道通暢、人工呼吸、人工循環。首先應使氣道通暢,必須將患者放置在硬的平板上,取仰臥位,撤出枕頭及墊在頭部的衣物等,救護者雙手將患者頭部後仰,托住下頜關節,清除口腔異物,使由鼻孔經咽喉部至氣管的氣道保持通暢,使猝死時鬆弛的舌根不至於後傾堵塞氣道。

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猝死後立即維持呼吸功能,以保證機體主要器官特別是大腦的有氧代謝,保護呼吸中樞的功能,防止腦水腫,簡單的方法是口對口吹氣,即救護者深吸氣後將氣吹入病人口中(一手捏緊患者鼻孔),以20次/分進行,也可用簡易面罩呼吸器(507)接氧氣後加壓給氧,如復甦無效,則給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插管後可接人工呼吸器或呼吸機,以及時有效給氧消除或減輕因缺氧所致的腦損害;人工循環主要內容為胸外心臟按壓、直流電除顫、靜脈或心腔內注射藥物3方面。

胸外心臟按壓

方法要正確,兩手掌重疊置於病人胸骨下部,以保持主要按壓力放在胸骨上,減少肋骨骨折的發生,按壓時肘伸直,壓力需足夠大,壓低胸骨3~5厘米,然後突然放鬆,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壓,連續按壓不間斷。由於胸外按壓使胸廓變化,胸腔內壓改變,使胸腔內外動靜脈壓力發生壓差,從而使循環恢復。按壓有效的指征是:

①觸到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②血壓:收縮壓在7999.32帕左右;③散大的瞳孔開始縮小。

按壓時常見的併發症是肋骨骨折、心包積血、血氣胸等。

電除顫

凡有室顫者應立即電除顫,因考慮到90%猝死患者是室顫,故不一定非有心電圖證實,可進行盲目除顫,電極板分別放在胸骨右緣第二肋間和心尖部,緊貼胸壁,用200~300瓦除顫,不成功可多次進行。藥物注射,目前從氣管內滴入腎上腺素或靜脈內注射腎上腺素、阿托品,並給以適量的碳酸氫鈉,這樣可起到心臟內直接注射作用,又不影響心臟按壓措施進行。心內注射隻於靜脈點滴或氣管插管之前採用。根據心律失常性質的不同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心肺復甦成功後可繼發心腦腎的損害,發生嚴重併發症和後遺症,因此在治療原發病同時,應維持有效的循環呼吸功能及水電解質平衡等。防止腦水腫和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處理的關鍵。

現場急救法

當出現猝死情況後,在場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搶救。心臟發生心室纖顫時,利用電擊除顫當然最為理想,但在現場是不可能有這類搶救器械的。我們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顫,手握空心拳頭,在病人心前區捶擊2次,如無反應,則可再捶擊2-3次。對於剛剛發生室顫的心臟,胸前區播擊有較好的除顫效果,可以使室顫消除而重新出現心臟跳動。必須注意,要及早採用,在用耳朵聽不到心跳瞬息間的一分鐘內,實施拳擊除顫效果最好。

猝死應該如何護理?

(1)日常生活應注意保健

要講究科學,不可由著性子和個人喜好來安排衣食住行。飲食結構要合理,多吃水果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及蔬菜,少吃膽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豆製品等。烹調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鹽,口味清淡為好。要注意防止便秘,這不是一件小事,因為便秘時用力排便,會使腹壓增加,影響心臟,極易誘發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發作,

(2)定期體檢

應隨時檢查血壓、血脂。因為血壓過高不僅可突然誘發中風而導致猝死,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猝死的危險。血脂過高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硬化常可導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要堅決控制體重。有資料顯示,體重超過標準20%,則冠心病突發的危險性增加1倍。

(3)保持情緒穩定,加強自身修養

努力做到情緒樂觀、性格開朗、隨遇而安。脾氣暴躁、易發火動怒的人,血壓波動劇烈,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4)預防心梗

首先要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遠離和消除如下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煙等。

(5)心梗發作

通常會伴有一些疼痛,大部分病人會出現持續性的胸痛,並超過半個小時,且疼痛的程度比一般心絞痛更重,伴胸悶、窒息感、瀕死感、大汗、全身無力。有的病人還會出現牙疼、胃疼、頭疼或是上腹疼等。病人出現上述情況,應呼叫120急送醫院。

(6)藥物自救

有冠心病的人,要隨身攜帶裝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藥物的保健盒,在疾病發作之初可立即服用,以減輕發病的嚴重程度。此外,冠心病人每日服用腸溶阿斯匹林片50毫克,對預防猝死也有效。

(7)中藥調理

中醫的活血通絡、軟堅散結、益氣養血、寬胸理氣、芳香開竅等方法,可以改善心肌供血,營養心肌,預防血栓形成,軟化冠狀動脈,改善心功能,預防心肌梗死。

(8)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應用

大多數心性猝死由原發性心室顫動所引起,因此,積極處理和預防室性心律失常是一個合理的途徑,但是,經過臨床心血管醫生大量的觀察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葯的患者並未顯示猝死率減低;而且,大多數抗心律失常葯均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不主張不經選擇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葯。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應該

①通過心電生理試驗檢出有猝死危險的患者,例如這類病人可誘發心室顫動或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

②通過心電生理藥物試驗選用對該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葯,並觀察該葯是否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9)冠心病心性猝死的全面預防

1.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在歐州1970年某研究中心指出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肌梗塞的病死率,大型有對照組的臨床實驗觀察急性心肌梗塞後服用β-受體阻滯劑者,其一年記憶體活率比對照組增加。多數學者提倡長期應用,因β-受體阻滯劑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縮小心肌梗塞面積,同時,具有膜穩定性,減少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2.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術或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對有嚴重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病例,行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應用球囊擴張狹窄部位,使冠狀動脈供血明顯改善。對左主乾冠狀動脈狹窄或三支以上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後並發室壁瘤的患者行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及室壁瘤切除,可降低心性猝死的發生率。

3.植入體內埋藏式的自動心臟除顫器這是一種新的方法,初步取得效果,當發生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時,自動心臟降顫器的電極可根據感知的心電,發出25焦耳的電能進行電復律,這樣既可治療室顫又可達到防止猝死的目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