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交友App大數據相親,相親網站線下開店,你pick誰?

全文共2613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各位返鄉的未婚青年男女注意了,本周就是一年一度的“催婚黃金周”了,你做好“被催”的準備了嗎?

伴隨著七大姑八大姨的“有男朋友了嗎?有對象了嗎?什麽時候結婚?”的問候,未婚男女們將迎來新一輪的相親潮。

“工作忙,沒時間”這些借口在春節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在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的共同努力之下,春節成了一年一度的催婚和相親高峰。

“什麽年齡就該做什麽事”、“周圍哪個像你這麽大的還沒結婚”、“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你都會打醬油了”。這些父母親戚口中的催婚金句,你是不是也聽過?

催婚大潮下網上甚至還出現了各種版本的防催婚指南,教人如何應對親戚催婚。

除了來自父母親戚的催婚,有的人還收到了來自公司的催婚。

杭州一公司發布了一則“相親假通知”,30周歲以上單身女員工享15天春節相親假。“相親假”通知一出迅速引發熱議。

該公司官網公布的檔案顯示,為關愛女性員工,公司給予30周歲以上未婚單身女性員工,15天春節相親假,如有需要可申請延長假期(含7天春節假期,另8天為帶薪休假)。

檔案中還提到2019年年底前領取結婚證的公司還給予2019年年終獎翻倍的獎勵。

春節成“催婚黃金周”的背後其實是父母對於孩子晚婚的焦慮。

中國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適婚人群中的單身青年已經超過了兩億!相當於英國和俄羅斯人口總和。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曾發布《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其中顯示,逾七成受訪者曾被父母催婚;25至35歲的單身族壓力最大,86%的受訪者被催婚,女性比男性高6%。

結婚越來越晚,結婚率越來越低,確實是顯性的社會變化。

據民政部發布的《2017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結婚率為7.7‰,比上年降低0.6個千分點,而近5年來,結婚率都在下降,2010年為9.3‰。

而在結婚的人中,25歲-29歲的人比重最大,佔結婚總人口的36.9%,2010年結婚主力還是20歲-24歲的。民政部數據還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上海、浙江、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都普遍較低。

催婚後緊接著就是父母安排的相親活動,但傳統的相親似乎越來越不受歡迎。

《2018上半年全國單身婚戀調查報告》顯示,近70%的單身人士明確表示排斥家人安排的相親,因為安排的相親對象往往只是符合父母的期望,傳統婚戀觀成子女脫單的“絆腳石”。

然而,不少單身的朋友卻是“口嫌體直”。

珍愛網《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揭秘,超60%的單身人群有相親經歷,其中62.94%的人1年至少3次相親,17.96%的人1個月至少2次,15.86%的人表示只要節假日都會相親,相親正在成為單身人群脫單的重要方式。

事實上,年輕人相親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如今,被標榜為精準匹配且融合了大數據在內的各種App,更為年輕人喜愛。這也就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新相親模式。

2010年,有緣網推出App,隨後到喜啦、小恩愛、世紀佳緣等眾多平台紛紛推出App,標誌著國內的網絡婚戀交友平台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據行業調研顯示,百合網早在2014年起,其移動端的營收已佔線上服務營收總數的40%,而世紀佳緣同期調研顯示其移動端登錄次數佔比高達70%。

這一數據也意味著,無論是以往、當下還是未來,婚戀相親網站的主要發力點還將凝聚於移動端App上。

在手機應用市場,主打大數據配對交友的軟體可以搜索到數十款,匹配方式也多種多樣:夫妻臉型匹配、性格星座匹配,甚至生辰八字匹配。有軟體還介紹稱用戶量達數千萬。

根據極光大數據的統計結果,婚戀交友App的行業整體滲透率在過去一年呈現出震蕩走勢。在去年1月份觸及全年低點後,戀愛交友App在行業整體滲透率上有所回升。

截至2018年6月份,婚戀交友App的行業整體滲透率為1.65%,用戶規模達到1819萬。

北京的婚戀交友App用戶佔比位居全國之首,佔比達到3.8%。緊隨其後的是上海和深圳,其用戶佔比依次為3.17%和2.65%。重慶和廣州分別以2.63%和2.44%的用戶佔比排在第四、五位。

不過,雖然婚戀社交市場規模節節高升,但是婚戀社交市場一直彌漫著“欺騙”、“欺詐”的氣息。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經通過問卷網對2001位群眾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當前婚戀社交網站存在三大問題。

一方面,很多注冊會員被網站所欺騙,具體表現為很多用戶交了會員費卻沒有能匹配到對應的異性用戶。有些網站承諾通過線上接觸後再安排線下相親,但是往往只有前言沒有後語,網站收了會員的會員費後又無所作為。除此之外,網站上集聚了飯托、酒托等行業“托”。

另一方面,婚戀網站實名認證存在漏洞。事實上,婚戀網站頻繁出現用戶被欺騙的事件。

面對容易踩雷的各式各樣的相親交友APP,急於找到另一半的人可能會選擇老牌的相親平台。

我國網絡婚戀交友服務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市場上出現了如百合網、世紀佳緣、珍愛網、有緣網等相關婚戀網站。

根據易觀去年10月發布的《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年度綜合分析2018》的年度綜合報告,2017年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8%。

在國內婚戀網站市場上,至今共計有近10家婚戀交友網站獲得融資,包括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嫁我網、蜜糖網、絕對100、中國愛線和愛情公寓等。

當前在線婚戀市場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百合佳緣、珍愛網、有緣網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業內其他平台,共佔據整個行業近70%的市場份額。

互聯網婚戀行業,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上兩大塊,線上主要為解決認識場景,線下解決相處場景。

線下的生意模式,其實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就是傳統的紅娘業務。通過線上線下的閉環,形成了新時代的相親交友模式。

百合佳緣與珍愛網都想在婚戀交友市場上將對方壓一頭,為此,雙方在市場上不斷有“新動作”出現,雖說這些作為都為二者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弊端也如影隨形。

百合佳緣曾推出一款名為“合租派”的軟體,最終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在花費時間、精力、資金的同時,也無法為婚戀平台帶來更大的助力。

而專注於線下門市的珍愛網主主要是靠入會獲利,卻也招來了不少麻煩事,平台口碑形象值也由此不斷下滑。

近年來傳統的“相親”,經各種形式改良後也隨之興起。相親產業已經成為新朝陽行業。

2018年是婚戀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行業中的各大玩家都在持續發力。各大玩家必須穩定核心,並積極主動外擴,明確自己與同行的差異。只有採用良性而健康的辦法,才有可能在行業中出線。

1998年到2018的十年間,在線婚戀行業經歷幾次大浪淘沙,目前龍頭公司的深度服務壁壘已經形成。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間逐步被壓縮殆盡,市場格局呈現出強者恆強贏家通吃的局面。

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和網絡婚戀PC端高粘性用戶增長趨穩,具有更多服務場景覆蓋的移動端網絡婚戀服務成為線上核心爭奪點。

(以上部分內容綜合整理自工人日報、藍鯨財經、和訊新聞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