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一龍團隊重磅成果!新方案讓這類肺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延長10個月

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有了更好的治療方案!台灣時間6月15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臨床腫瘤學雜誌》(JCO, 影響因子26.303)發表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鍾文昭團隊牽頭的一項歷時八年的研究成果。

這項原創研究證實了,對於伴有EGFR基因突變、發生了縱隔淋巴結轉移的IIIA-N2期肺癌患者,在術前採用靶向葯進行新輔助治療,相比經典含鉑雙葯化療方案,能獲得更好的療效。

新方案將腫瘤無進展生存期從原來的11個月延長至21個月,還將腫瘤複發風險降低了61%,並改善患者預後。這一成果將有望改變這類肺癌治療的臨床實踐。

針對晚期患者的靶向葯,能否用於局部晚期患者?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榮譽所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介紹,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0%。非小細胞肺癌中,約75%的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5年生存率較低。

EGFR是上皮生長因子(EGF)的細胞增殖和信號傳導的受體。在非小細胞肺癌中,有30%-40%的患者會發生EGFR突變。在不吸煙的肺腺癌女性患者中,這一突變的幾率高達50%-60%。

近些年來,針對EGFR突變,已經有了不少靶向藥物,可以極大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愈後。例如,厄洛替尼就是用於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經典靶向基因藥物,能大幅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期。

但在更早期的EGFR突變患者中,能否使用這類靶向藥物,仍是全球醫學界爭論的重大科學問題。

吳一龍鍾文昭團隊把目光聚焦到了伴EGFR突變的IIIA-N2期肺癌患者群體。

肺癌分為I、Ⅱ、Ⅲ、Ⅳ期,一般I和Ⅱ期可以手術治療,Ⅲ和Ⅳ則失去了手術機會或者手術難度很大,治療以化療為主。而N2是指縱膈淋巴結轉移,預示著血液中高概率存在癌細胞的微轉移。

省醫肺研所副所長、科研處副處長鍾文昭說,III-N2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上是最具異質性和挑戰性的群體,它就像是一個分水嶺,如果沒有控制好,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容易出現遠處轉移。

目前,針對IIIA-N2期患者,在手術前開展被稱為新輔助治療的放化療,可以將腫瘤縮小、清除血液中的微轉移,從而讓患者獲得手術機會,並最大限度切除腫瘤。

與單純手術相比,傳統含鉑雙葯的新輔助化療方案,可將這類型肺癌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提高5%。但這一成果遠遠達不到醫生和患者的期待,化療所帶來的副反應也讓不少患者難以忍受。

腫瘤複發風險下降61%,成果有望改變國際指南

吳一龍鍾文昭團隊想探明的是,針對伴有EGFR突變的IIIA-N2期肺癌患者,使用EGFR基因靶向藥物來替代傳統含鉑雙葯,能否安全地取得更好療效。

2011年12月,由吳一龍牽頭成立的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啟動了這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聯合國內17個部門共同參與。

由於該項研究的篩選條件嚴格,入組非常困難。經過長達8年的研究歷程,研究者對來自17個中心共計386名患者進行了篩選,最終入組人數72人。

吳一龍介紹,實驗組的治療方案是在手術前42天用厄洛替尼替代傳統含鉑雙葯治療,術後一年用厄洛替尼進行鞏固治療。對照組則使用傳統的含鉑雙葯化療方案。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經過術前的用藥治療,實驗組最終有83.3%的患者接受了手術,而採用傳統方案的對照組,接受手術的比率為68.6%。這也意味著,厄洛替尼方案提升了患者的手術機會。

進一步的觀察顯示,接受了新治療方案的肺癌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由原來的11個月延長至21個月,腫瘤複發風險下降了61%。此外,患者的副反應也較以往化療治療減少。

在2018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上(ESMO),鍾文昭作重磅口頭報告,首次公布了這項研究結果,引起了國際肺癌領域專家高度關注。6月15日,這項成果正式在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

吳一龍介紹,這一成果預計明年將列入中國的肺癌治療指南,「我們相信,這一成果也將很快改變國際指南。」

據介紹,目前厄洛替尼等靶向藥物治療費用顯著下降,而且已納入國家醫保,患者醫保報銷後只需每個月1000多元。這一新的治療方案進入臨床實踐後,這類高效低毒的靶向藥物將能惠及更多的中國患者。

對於沒有發現基因突變的IIIA-N2期肺癌患者,吳一龍也透露,團隊正在開展術前新輔助免疫治療與術後的免疫治療相關研究,目前該研究項目已經通過了倫理審批。「預計3-5年時間,有望使得IIIA-N2期肺癌患者都能獲得手術機會。」

【記者】李秀婷

【通訊員】張藍溪 靳婷

【校對】馮志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