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廣東專家找到全球首個突變型肺癌術前靶向治療新路子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訊(記者葉青通訊員張藍溪)歷時八年,廣東專家找到全球首個突變型肺癌術前靶向治療新路子台灣時間615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臨床腫瘤學雜誌》(JCO)在線發表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領銜的一項肺癌治療新成果,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了靶向-手術-靶向的新治療模式,能有效把晚期肺癌患者術後的複發風險降低到61%,在有效控制下,讓這類肺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延長10個月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近80萬人新發病。其中IIIA-N2局部晚期患者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最具挑戰性。N2縱隔淋巴結轉移,預示著血液中高概率存在微轉移。

與單純手術相比,傳統含鉑雙葯新輔助化療,可將5年總生存率提高5%。長期以來,EGFR-TKI能否有效、安全的應用於伴EGFR敏感突變IIIA-N2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仍是全球醫學界爭論的重大科學問題。

「晚期的肺癌患者,如果癌細胞已經轉移到氣管等處,手術難度大,效果不佳,大概8個月左右就會複發。」吳一龍說,如何讓這些病人手術做得更成功,成為醫學上難題。

靶向藥物治療,如厄洛替尼是用於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藥物,能否把其用到早中期患者身上?「我們提出了設想,想驗證針對伴有EGFR突變的IIIA-N2期肺癌患者,使用EGFR基因靶向藥物來替代傳統含鉑雙葯,能否取得更好療效」2011年,在吳一龍帶領下, CTONG(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啟動,聯合國內17個部門共同參與。長達8年的研究,來自17個中心共計386名患者進行了篩選,最終入組人數72人。

最終,團隊揭示了厄洛替尼較傳統含鉑雙葯化療有更好的圍術期治療有效率,淋巴結降期率和手術切除率可降低伴EGFR突變的IIIA-N2患者61%的複發風險,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由原來的11個月延長至21個月。此外,靶向治療毒副反應耐受度高。

「這一成果把我國EGFR突變型肺癌的早期到晚期病人的治療階段打通了,並可推廣到其他突變型病人治療。」吳一龍預計,明年我國的相關指南將會把其寫入,成為全國肺癌醫生治療指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