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布賴恩·博伊德:納博科夫夫人為何讓我撰寫納博科夫傳

今年是納博科夫誕辰120周年,布賴恩·博伊德四卷本《納博科夫傳》精裝版近期修訂再版。由於腿部手術未能如期愈合沒能來到中國,布賴恩·博伊德以視頻的方式問候中國讀者們。我們獲得了視頻首發權,搶先聆聽布賴恩·博伊德講述《納博科夫傳》背後的故事。

眾所周知,無論是納博科夫,還是納博科夫夫人,對於文學評論家們對納博科夫及其著作的評論素以苛刻而聞名,甚至薇拉·納博科娃對某些納博科夫傳進行過怒不可遏的刻薄批判,幾乎沒有人獲得過他們夫婦的認可,除了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英語系傑出教授布賴恩·博伊德及其皇皇四卷的《納博科夫傳》。

布賴恩·博伊德的四卷本《納博科夫傳》,已被納博科夫研究雜誌創始人譽為“所有納博科夫研究的基石”。這部傳記,不僅得到了薇拉·納博科娃的高度認可,更得到了納博科夫愛好者及歐美文學評論家們的一致認可,認為這部傳記是“納博科夫作品所能有的最優秀的導讀”,它“既是一絲不苟的學術研究的范例,也是想象力豐富的文學批評的典型”。

今年是納博科夫誕辰120周年,值此之際,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布賴恩·博伊德四卷本《納博科夫傳》精裝修訂版,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佳林翻譯。前兩卷書寫的是俄羅斯時期的納博科夫,布賴恩·博伊德從納博科夫的家族史與其童年寫起,複原了納博科夫在聖彼得堡、克裡米亞、柏林、巴黎的生活場景,以文本細讀的方式來描述納博科夫哲學觀的發展軌跡及其藝術創作的影響;後兩卷以從容不迫的筆調追蹤納博科夫美國時期的生命軌跡,以及納博科夫後半生的生活史和交往圈,並以精細的手法對納博科夫的重要著作進行了文學分析,成為了納博科夫研究繞不開的文獻級著作。

《納博科夫傳·俄羅斯時期》和《納博科夫傳·美國時期》精裝修訂版,布賴恩·博伊德著,劉佳林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版。

作為納博科夫研究的權威學者,布賴恩·博伊德除去四卷本傳記之外,還編有三卷本《美國圖書館中的納博科夫》、關於自身如何書寫納博科夫傳記的《跟蹤納博科夫》,與他人合編的《納博科夫的蝴蝶》和《詩歌與譯文》等著作。此外,他還撰有關於《微暗的火》、《阿達》的研究著作,參與建設關於納博科夫的學術網站“阿達在線”。

2014年,布賴恩·博伊德與奧莉嘉·沃羅尼娜合編了納博科夫寫給妻子的書信集《致薇拉》;2019年,再度編輯了由納博科夫散佚的隨筆、評論、書信和訪談等組成的《思,寫,說:未結集隨筆、評論、訪談及致編輯書信》。另外,他還幫助意大利阿德爾斐七星詩社出版社和西班牙銀河出版社編輯納博科夫全集。目前,布賴恩·博伊德正在撰寫另一部傳記《卡爾·波普爾:發現之歷險》。

左為納博科夫。

6月29日下午,在上海思南文學之家,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佳林、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馬凌 、廣西師大出版社“文學紀念碑”主編魏東,分別從文本特色、翻譯體會及叢書架構三個方面來全面解析這套權威傳記。

布賴恩·博伊德本來打算參與精裝修訂版《納博科夫傳》的新書發布會,以及出席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佳林發起的“納博科夫與想象的藝術——紀念納博科夫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由於數月前腿部手術未能如期愈合而沒能前來與會。故而,布賴恩·博伊德以視頻的方式問候中國讀者們和納博科夫迷們。

在視頻中,布賴恩·博伊德講述了自己為什麽撰寫了《納博科夫傳》,以及他是如何撰寫這部傳記的,甚至還在視頻中,向中國讀者們展現他的書房。新京報文化頻道幸運地獲得視頻的首發權,讓讀者們搶先聆聽布賴恩·博伊德講述《納博科夫傳》背後的故事。字幕由《納博科夫傳》譯者、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佳林翻譯。

布賴恩·博伊德寄語。

布賴恩·博伊德:

納博科夫夫人為何讓我撰寫納博科夫傳

問候中國!

我很高興,我的納博科夫傳中譯本得以修訂面世!三十年前,這部傳記首先以英語出版,它在上海的再版,說明它受到歡迎,沒有被取代。我想告訴大家,我寫這部傳記的起因和過程。

我為什麽寫這部傳記?

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都認為,納博科夫是除莎士比亞之外最激動人心的作家,是最為取之不竭的作家,他給予優秀讀者的最多,要求優秀讀者的也最多。我認為,人們往往欣賞他作品迷人的外表,而對其隱藏的深度卻渾然不覺。我想爭取盡可能多的納博科夫讀者,請他們一起來探索這些深度。

在過去,20世紀七八十年代,納博科夫學者能夠依據的他的生平細節很少。自從他將他的第一批文件交給國會圖書館後,他的檔案調閱就要受到五十年的限制,而薇拉·納博科娃卻允許我接觸全部的資料。我想讓納博科夫學者都能接觸到這些檔案中所有最重要的信息,能夠接觸到那些認識納博科夫的人對他的回憶。

我還想讓所有熱愛傳記的人,所有熱愛豐富生平的人,能夠了解納博科夫的生活,因為他的生活太迷人了。他先被祖國逼迫流亡,又被希特勒逼迫流亡,第一次流亡時,他出色地掌握了俄語;第二次流亡時,他又不得不要駕馭英語。他失去了大筆的財富,過了四十年貧窮勉強的生活,直到《洛麗塔》出乎意料地成為暢銷書,讓他再次富有。他是一個很能激勵讀者的人,面對厄運,他抖擻精神,他把一生獻給了他的藝術和科學。

布賴恩·博伊德在書房錄製問候中國讀者的視頻。

我怎麽寫這部傳記?

我在多倫多寫我的博士論文,是關於納博科夫的那部最長的、很複雜的小說《阿達》的。研究過程中,我想把納博科夫的全部作品做一個梳理,結果發現,現有納博科夫文獻書目問題很大。完成論文後,我想,如果我能編一本完整的書目,把所發現的納博科夫寫作每部作品時的背景材料都加進去,我也就能對現有的那部納博科夫傳進行彌補,那部傳記罔顧事實,竟然相信推測和影射。

於是在回紐西蘭之前,我去了美國東北部幾家主要的圖書館。納博科夫一直主張,作家應該把手稿毀掉,唯有定稿才重要。於是,學者們膚淺地認為,不應再期待有什麽發現,可我卻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康奈爾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等地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材料。

我讀了十年的書,弄得一文不名,學業結束後又不再有獎學金,於是就買了一張“灰狗”月票(“灰狗”是一家私人經營的全美大巴公司,大多數時候,乘客都是那些買不起機票或汽車的人),這樣就可以在一個月內無限次地乘坐灰狗汽車,真是太便宜了。為了省點住宿費,我把汽車當成了旅館。舉例說吧,我整天都在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工作,也沒有必要在第二天去另一家圖書館,但我還是會坐上一輛南下的州際長途汽車,在車上整理白天的材料直到深夜,凌晨兩點下車後,再乘汽車北上,在圖書館開館前趕到那裡。不能說氣色很好,也談不上乾淨,但因為年輕,還是勁頭十足。我這樣過了差不多兩個月。

早兩年前,我把論文的第一、二章寄給了卡爾·普羅弗。普羅弗是美國的俄裔學者,他在美國重新出版納博科夫的俄語作品,同時寫作、編輯自己關於納博科夫的論著,還創辦了一本俄羅斯文學刊物。他把我寫的章節寄給了薇拉·納博科娃。他告訴我,她非常喜歡。因此,論文完成後,我把完整的論文寄給了她。就在我準備飛回紐西蘭時,我接到薇拉的來信,邀請我去做客。於是,我沒有直飛太平洋,而是飛往了歐洲,在那裡待了四天,沒完沒了地問了許多問題。

她告訴我,我的博士論文是納博科夫研究中最出色的成果。批評家們談論納博科夫已經差不多六十年了,而我當時才26歲,聽到這樣的話當然很開心了。因為我在美國的多個檔案館裡做過研究,她發現,我對納博科夫了解很多,她認為除了她以外,沒有人會知道這些。兩個月後,她請我幫她為納博科夫的檔案編目。於是,在接下去的兩年裡,我愉快地做了這份工作(是付費的)。她承認,她天性多疑,但她漸漸地信任了我。我問她,我是否可以寫納博科夫傳,她答應了。

關於這部傳記

我有一些最為自豪的記憶

當我把傳記中的一章《作家納博科夫》寄給薇拉·納博科娃時,她說她一直希望有人能夠把他的創作說清楚,現在我把她想說的都說出來了(儘管我的一些闡釋也曾引起我們之間愉快的爭執)。1991年,薇拉暮年時,她的視力下降,捧書都很吃力,卻一直把我的傳記第一卷放在床頭,每天都要重溫它。

幾年後,紐約的一位文學家寫道:“多虧了博伊德的傳記,納博科夫才得以復活。”第一份納博科夫研究雜誌的創始人把這部傳記稱為“此後所有納博科夫研究的基石”。

這是我的書房,是我差不多四十年前寫作納博科夫傳的地方。我給你們看看,我收藏的納博科夫作品集,我關於納博科夫的書,研究納博科夫的著作,《納博科夫愛好者》,《納博科夫研究》,發表納博科夫作品的俄文期刊、報紙等等。這個書房裡不都是納博科夫,但許多書都跟納博科夫有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