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期刊編輯眼中的好論文什麽樣?

學術貓

關於學術資訊檢索、以及論文寫作與投稿的集中答疑平台。

1

7

:

來源:社科學術圈

作者:張積玉 陝西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導讀

編輯眼中合格的或具有較高品質的學術論文、專著一般應具有學科性、創新性、科學性三個基本特徵。 寫稿、投稿中應注意要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 選擇有價值的問題; 要研究、了解有關學術報刊的辦刊宗旨、內容特色及不同風格; 了解、掌握報刊負責人、責任編輯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等資訊; 要以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對待科研寫作。

編輯眼中好論文的基本特徵

本文此處所講的編輯,專指學術編輯;所講的論文、著作,亦專指學術研究論文、著作。學術是指對學科問題的科學研究。其含義有二:一是研究的問題、對象是某一學科領域裡的問題;二是這種研究必須對學科的建設、發展有積極意義,即有價值。學術研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供新知識。學術論文、著作是反映、記錄學術研究成果的工具、載體之一種。合格的、具有較高品質的學術論文、著作一般應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徵:

1.學科性。

學科是指按學問的性質劃分的知識門類。與一般議論文或理論圖書不同,學術論文、專著所研究的問題必須是某一學科領域裡的問題——包括學科中的理論、應用、歷史等一切有價值的問題。要準確把握學科與非學科、學術與非學術的界限,必須注意區分學科問題研究與工作總結、工作研究,理論研究與理論宣傳,資料綜述與綜合性研究,編寫講義與專深研究的不同,盡量選擇各學科研究中具有代表性、先進性和較大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在編輯眼中,學術論文、著作中必須有明確的需要探討、解決的問題,且這一問題應處於學術研究的前沿,對學科建設與發展有較大的意義。有問題才有學術研究,有問題才有解決問題的學術論文、著作,編輯最不喜歡的是那些全篇句句講得都對,文字打磨得也不錯,但卻從中找不出作者寫作的目的何在,即究竟要解決什麽問題,想告訴人們一個什麽觀點、看法,如此無的放矢或無任何針對性的論文、著作,大多都難以通過編輯的審查而能夠公開發表。

2.創新性。

創新性是學術研究、學術論文的靈魂,不創新就不是學術研究,沒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著作就是不合格的學術論文、著作。所謂創新性,體現在學術論文、著作上,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或提出新問題,開拓新領域;或提出新觀點,建構新理論;或轉換新角度,採用新方法;或發現新資料,作出新論證,即要做到選題新、觀點新、方法新、資料新。具體到學術論文、著作的觀點創新,可表現為推翻前人結論,提出全新觀點,或與人商榷,糾正前人論點,完善已有研究,或運用已有理論,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等等。

3.科學性。

學術論文、著作的科學性,集中滲透在論文內容觀點的科學、論證的嚴密、資料的真實可靠等等方面,也體現在作者寫作中是否具有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以及是否採用科學的方法等。而其對內容的科學性的基本要求是:能正確揭示事物的客觀規律,分析問題實事求是,征引資料全面、準確、可靠,無知識性差錯。能堅持從事實出發,注重理論依據,達到材料與觀點統一,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有新見解且分析有理有據,能自圓其說。那種隻知一味求新,不顧客觀事實,或觀點怪異,或史料錯訛,或概念不清,或論證邏輯混亂,情理不通,算不得真正的學術作品。

4.內容與形式有機統一,具有較高的寫作水準。

合格的、高品質的論文、著作,除了內容上達到研究有價值的問題,對問題有深入研究、見解獨到外,還應在寫作表達上做到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論證充分,結構合理,文字準確、簡練、通暢。尤其對於期刊論文,國際及國家都有一系列標準要求。其寫作必須符合有關規定要求,達到形式要素齊全、完整、規範。如論文的標題要簡明、具體、恰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摘要能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資訊,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應選3~8個,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文內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5級。用字應符合《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避免使用舊體字、異體字和繁體字,等等。

按照國際國內學術界通行的慣例,在論文的引言中還必須對前人有關該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作出總結評價,說明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本文要解決什麽問題以及採用的理論方法和主要資料;要按著作權法的要求在文末附夠足量的參考文獻,凡引用、借鑒、參考他人的理論、觀點、方法和資料者,一律在正文引用處作出標注,並在文末按要求注明原文獻的作者、篇名(書名)、期刊(出版社)、年、卷、期(出版年)、頁碼等項目。

撰稿、投稿的注意事項

作者撰稿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精神勞動,稿子寫成後如何投稿也有許多學問。無論撰稿、投稿,均需作者認真對待,其中尤需注意以下幾點。

1.學術論著必須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選擇有價值的問題。

一般來說,研究課題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為開創性研究,一為發展性研究,兩種類型的研究都必須站在學科前沿,在前人、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研究及論文、著作的寫作。一切從事科研和學術寫作的人都必須有一個自覺、明確的意識,即:本人的科研寫作是在與本學科、專業最高權威的學者、最新的觀點在對話,在討論問題;自己的觀點、見解,自己的論文、著作是提供本專業、本學科處於前沿水準的專家、學者閱讀、參考的,而不必過多地考慮一般人能否看得懂。這就要求選題時必須對本學科研究的思想及發展趨勢了如指掌:清楚大家都在關注什麽問題,已有哪些成果,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麽問題未解決,研究方法上有何問題,爾後才能談到把握大勢,選擇適合自己研究解決的課題,確定論文、著作的題目。

2.要研究、了解有關出版社的出書範圍和學術報刊的辦刊宗旨、內容特色及不同風格。

目前,國內出版社和公開發行的學術報刊數量繁多,但大都各有自己的出書範圍及辦報辦刊宗旨、內容特色與風格。作為作者撰稿、投稿時,必須對有關報刊的個性特色與風格有清楚的了解,尤其是對報刊特色欄目設定、當前的研究重點、優勢專業必須了解清楚。如有的刊物重視基礎研究,有的則重視應用、現實對策的研究。綜合類社科期刊中有的側重這幾個學科,有的則側重另外幾個學科。再如有的刊物特別強調觀點創新,而對論證是否扎實包括資料的充實等不甚注重。而有的則在重視觀點創新的同時,特別強調論證的扎實、嚴密,資料可靠、翔實。還有的刊物喜歡長文,注重資料的全面充分,內容的深入系統,而有的則強調文字的簡潔,重視文章的觀點。如此等等。總之,每一種刊物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投稿時應充分考慮到期刊的特點。

3.了解、掌握報刊社、出版社負責人、責任編輯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等資訊。

一般說來,出版社社長、總編和報刊主編的研究方向、課題容易成為該出版物內容的重點與特色,責編的研究方向、課題容易成為該學科研究的重點與特色。作者投稿時,如能把稿子投向與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出版社或刊物時,你的稿子被高度重視、被及時認真審理並被採用的可能性較大。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稿子本身具有較高的水準與較大的價值的基礎之上的。

4.一定要以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對待科研寫作。

學術論文、著作是傳播科學知識的基本載體,其絕對不能出現理論、觀點上的偏頗、錯誤;不能出現觀點與材料上的不一致;不能出現知識方面的差錯;不能出現邏輯上的前後混亂或矛盾;不能出現文字內容上的重複、結構上的不合理,文字表述上的艱澀、病句。這些都足以讓編輯產生厭惡心理,對論作作出較低評價以至否定之。克服此類毛病,關鍵在於對問題的研究要深入、扎實,論文、著作的寫作要反覆推敲修改,送交編輯的稿子應是定稿,是成熟的稿子。如系手寫稿,字跡應盡量清楚。最好寄交列印稿(附交軟盤),或通過電子郵件投稿。忌交毛稿、草稿,依賴編輯幫自己整理、剪裁和修改。學術期刊論文的篇幅一般以8000字為好,關鍵詞、注釋與參考文獻等項目要素必須齊備。忌交二三萬字的學位論文原稿或篇幅過小的千字文。

END

作者

簡介

張積玉,《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原主編,校新聞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編輯出版專業教育分會顧問,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顧問,陝西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清華大學《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編委,《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委、規範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主要從事學術編輯及現代文學與編輯出版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先後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獎章,“陝西省優秀編輯”及“陝西省新聞出版行業先進個人”稱號,多次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編輯工作者、十佳主編全國高校社科期刊優秀編輯、優秀主編。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獲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玉筆獎”,2014年獲陝西省高校學術期刊編輯終身成就獎。本文為張老師發表在《寧夏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上的文章,原題為《編輯心理與作者撰稿投稿》,本文為節選。向張老師致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自:社科學術圈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學術貓-- 一個關於學術資訊檢索、

以及論文寫作與投稿的集中答疑平台。

微信ID:ACACAT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