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書推薦:我們談論死亡的時候,就是在談論我們的孩子

記者 |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1《不識字的人》

[匈]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著 張蓀婧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4

多數了解雅歌塔的讀者都是從閱讀她的處女作《惡童日記》開始的。在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小說中,雅歌塔透過兒童的視角,揭露了一個反人性的戰後中歐社會。不久,該書的續集《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相繼出版,構成了著名的“惡童三部曲”。雅歌塔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故事中描繪的黑暗與殘酷大多源自她真實的童年記憶。1956年,她與家人逃離匈牙利,輾轉來到瑞士。在異國漂泊的日子裡,語言不通的她先後在紡織廠和鍾表廠做工,五年後才終於擺脫了“文盲”狀態,學會了用法語讀寫。精神上的荒蕪和非母語的寫作讓雅歌塔形成了簡約、冷峻的語言風格,也成為了這類書寫的典範。

此次文景譯介出版的《不識字的人》匯集了雅歌塔在“惡童三部曲”之後最重要的四部小說,包括《噩夢》《昨日》《你在哪兒,馬蒂亞斯?》以及《不識字的人》。四部作品在風格和內容上各具特色,但依然聚焦於死亡、戰爭、復仇、命運等主題,從中不難看到雅歌塔自身經歷的影子。例如,在組成《噩夢》的25個劇情片段中,不少人物的形象——孤兒、妻子、失業者、工人等——皆可以從雅歌塔和她周圍的人們身上找到原型;自傳體小說《不識字的人》更是以赤誠的文字為讀者揭開了雅歌塔真實的流亡人生。在來到瑞士後“不識字”的那幾年裡,雅歌塔幾乎失去了語言能力,處於“無家可歸的極端狀態”,這本小說集展現的正是其間的恐懼與孤獨。

《藍夜》

([美] 瓊·狄迪恩 著 何雨珈 譯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05

瓊·狄迪恩是美國非虛構寫作的代表作家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步入文壇起,她寫出了大量優秀的政治和文化新聞報導,其中《向伯利恆跋涉》被視為“新新聞運動”的經典之作。此外,她在小說、雜文及劇本的寫作上也卓有建樹,但最令讀者印象深刻的,恐怕還要數她以妻子和母親視角出發創作的哀慟文學《奇想之年》及姐妹篇《藍夜》。

2003年,狄迪恩的女兒金塔納因肺炎入院治療;五天后,與她相伴四十年的丈夫在曼哈頓的家中意外猝死。這一切徹底改變了她對人生的固有觀念,她將悲傷訴諸文字,寫下了《奇想之年》。不幸的是,就在20個月後《奇想之年》出版之際,金塔納也離開了人間,《藍夜》即是狄迪恩為悼念女兒所作。書中描寫的藍夜發生在夏至前後,在每日黃昏時分的大約一小時內,天光呈現出幽暗的藍色,藍色越深,也就意味著光亮越是漸漸褪去。藍夜如同警笛,預示著夏天的必然消逝,也喚醒了狄迪恩對疾病的焦慮和對死亡的恐懼。

如果說《奇想之年》是狄迪恩對婚姻、運氣與死亡的悲痛記錄,那麽《藍夜》則是一部回憶之書,書寫的是作者作為僅存的未亡人,獨自走向未知時“不願意再面對的回憶”。她哀歎時光已逝,並多次寫道,“我們談論死亡的時候,就是在談論我們的孩子。”《藍夜》既是一位母親對愛女的深切告白,也是一位喪親者站在回憶的漩渦中對生命不捨的追索。

《大河深處》

東來 著

後浪丨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05

這本書是90後作家東來的首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五個短篇故事《大河深處》《沒有名字的傍晚》《再見了,蝴蝶》《雨果》《杏與蓮》和一個中篇故事《錦灰堆》,大多創作於2017年。今年年初,東來曾憑借中篇小說《逃離熱島》獲得第六屆豆瓣閱讀征文大賽文藝組首獎。

對於尚處於初期階段的寫作者而言,如何平衡小說中的虛構與真實,不使敘述落入空泛的窠臼,是創作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在東來筆下,這種平衡體現在她超現實的想象力與現實題材交匯時呈現出的曖昧質感上。用東來自己的話說,這是“隔著毛玻璃來看待世界”,尤其是當故事的敘述者站在時間線的遠處回望過去時,回憶中的“真實”也會因為重新審視而被美化、曲解,或賦予新的含義,如同做夢一般向著未知延展。正如她在《錦灰堆》中所寫,“普通的時刻也變得非凡起來,成為生活的一個個表征,但也因此,過去籠罩著一層濾鏡,且在反覆的審美中,不斷添加虛構的細節,使得這層濾鏡越來越厚,直至失真。”

《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

[英] 霍吉淑 著 顧雯 / 謝燕 譯

讀者出版社 2019-05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海外收藏中國文物數量最多、品類最為豐富的博物館。自1753年創立至今,大英博物館已收入多達2.3萬件中國藏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明永樂甜白釉碗、被稱為“中國美術史開卷之圖”的《女史箴圖》,以及大量珍貴的敦煌文物。

這本《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與2017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脈相承。書中將7000年的中華文明史分成6個階段,根據各個時期物質文化的特點,從眾多藏品中精選出600件進行解讀。其中既有人們熟知的商周青銅器、唐宋書畫、明清瓷器,也有不少現當代的藝術品,如吳冠中的國畫、徐冰的天書等,旨在讓讀者通過文物認識中國從新石器時代直到今天的政治、社會和工藝創作的演變。

2016年至2017年,大英博物館曾對主要陳列中國文物的33號展廳進行了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修繕和調整,希望“用一種新的敘事方式,更平衡、更有代表性地介紹中國文化”,這一點也體現在本書的撰寫中。例如,在講述“絲綢之路”近千年的發展歷史時,大英博物館選擇從馬匹的角度切入,引出當時的貿易需求;介紹清朝展區時,則以中國製作的一系列歐洲風的扇子和象牙雕塑作品來呈現中西方之間的互動。這樣的撰寫策略突出了大英博物館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物品所講述的歷史比僅靠文字還原的歷史更為公正。

《德意志公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納粹宣傳與大屠殺》

[美] 傑弗裡·赫夫 著 黃柳建 譯

譯林出版社 2019-04

一直以來,隨二戰一同爆發的納粹大屠殺被公認為是歐洲反猶主義的最高潮。在1933年至1945年之間,以希特勒為核心的納粹政權將針對猶太人的驅逐、監禁與迫害逐步發展至極端狂熱的消滅行為,最終導致超過600萬猶太人被屠殺。相關的學術研究多以兩類視角呈現這一期間的歷史,一類出自軍事歷史學家,關注傳統的二戰戰場敘述;另一類則聚焦於各地的死亡集中營,探究納粹大屠殺的始末。然而,在美國歷史學家傑弗裡·赫夫看來,這樣的二分法實際上忽視了二戰在大屠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時也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為什麽大屠殺的決議是在1939年正式啟動,並在1941年至1945年間進入實施階段,而不是更早的時候?

本書即是傑弗裡·赫夫基於以上問題展開的研究,其中,納粹政府在戰時對公眾使用的宣傳文字和視覺圖像成為了研究的主要線索。在書中,作者利用了眾多資源去追蹤反猶意識形態被轉化為公共敘述的過程,並詳細分析了納粹領導層是如何操控新聞機構、運用有效的媒介手段對公眾進行“啟蒙教育”的。在大量公開的演講、日報和周刊新聞、廣泛使用的政治牆報,乃至官員的私人會談和辦公備忘錄中,猶太人被有意識地塑造成了一群通過種族紐帶在全球範圍內聯合起來的緊密團體,他們處於二戰的中心位置,而蘇聯、英國和美國皆是服務於其邪惡利益的傀儡。借助作者的研究,本書可為人們理解納粹動機及其發動戰爭和實施大屠殺政策之間的關係提供新的視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