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元璋廢除丞相後,太監能否對皇權產生威脅?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章亞軍

明朝皇權之所以如此專製,很大程度上在於皇帝之下再無統一的行政權力機構,也沒有集權力於一身的丞相一職。

圖1朱元璋劇照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以後,朱元璋認為中書省的存在有架空皇權的危險。因為丞相集各種權力於一身,想要欺上瞞下實在是一如反掌。基於上述考慮,明太祖朱元璋決定永久性地撤銷中書省,也不再設立丞相一職。中書省被改成了六部。如此一來,皇帝確實是集所有權力於一身,但是,他所要操持的事務量也大大增加了。對於像朱元璋這種對權力極度敏感的君王來說,集權於一身是第一要義;既然中書省、丞相不利於統治,那麽便情願沒有中書省、沒有丞相。而且,朱元璋還規定太監不得干涉朝政,也不能讀書識字。

圖2司禮監太監墓志

  但是,對於其它只想享用權力之便利的君王來說,儘管不能將權力假手於人;但也不想事事親力親為,毫無嬉戲的時間、精力。因此,尋找替代中書省的辦事機構可謂迫在眉睫,而且替代中書省的這一辦事機構必須不能真正地危險皇權。聰明的明廷君王設立兩個機構來實現這些目標,它們分別是內閣和司禮監。這兩個機構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是因為明廷逐步改變了太監不得干涉朝政、太監不得識字等等祖訓,使得司禮監掌印太監變成了行使皇帝部分功能的實權官員。內閣負責票擬,司禮監負責批紅,兩者合力才能完成皇帝批閱奏折的功能;於此同時,皇帝可以隨時查閱票擬和批紅;最後以皇帝的決定為最終決定。當然,明朝中後期皇帝昏庸無能,往往不看任何奏章。學者宋佳認為,看似手可通天的內閣和司禮監都不是真正的行政機構,只是協助皇帝辦理國家事務的辦事機構。用提出官僚製理論的馬克斯·韋伯的話來說,這些官員只是一下事務性的官僚,並不是一些長官性的官員。兩者都不能真正危險皇權,可以說比相權更加容易控制。事實也證明,儘管明朝太監長袖善舞,往往成為權傾朝野之士。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太監真正成為皇帝,登基大寶。內閣大學士,儘管飽讀詩書,但是其隻具有票擬的作用,能否通過還要司禮監的太監過目。從這些特點中可以看出這一制度的優勢。

圖3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故居

參考文獻:

[1]張廷玉等,明史[M],中華書局,1974年.

[2]孟森.明史講義[M],中華書局,2009年.

[3]宋佳.明代內閣、司禮監與皇權之間的關係[J].黑龍江史志,2011年15期.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