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全的婦產科激素使用手冊 ,臨床必備!

婦產科常用的激素製劑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hCG、hMG,及人工合成的氯米芬與己烯雌芬等,這些激素製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今天就來做個盤點!

性激素

雌激素

主要作用

1、促使第二性徵發育、乳腺管增生、子宮發育、內膜生長、陰道上皮增生角化等作用。

2、小劑量能促進垂體產生促性腺激素,從而誘發排卵;大劑量則抑製丘腦—垂體功能,抑製排卵。可用於刺激子宮發育、人工周期療法、調整月經周期,與孕激素聯合使用,是多種避孕藥的主要成分。

3、有水鈉瀦留的作用。

臨床應用

1

人工周期

卵巢功能不足時作人工周期療法。一般於月經第六日開始連服20~22d。

(1)每日較大劑量己烯雌芬1~2mg,用於青春期功血、子宮發育欠佳、痛經等。

(2)較小劑量己烯雌芬0.25~0.5mg/d,用於功血、閉經、興奮垂體以促排卵。

(3)與孕激素合用:

①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於月經第五日開始每晚服己烯雌芬1mg,連服22d,於服藥最後5d,每日加用黃體酮100mg肌注,常用於閉經及青春期功血。

②己烯雌芬0.5mg及甲孕酮4mg同服,每晚1次,連服22d。

③Ⅰ、Ⅱ號口服避孕藥(也含雌、孕激素)不僅用於避孕,也用於青春期及育齡期月經失調者。

2

大劑量雌激素

(1)止血作用:用藥後流血停止或明顯減少後,應繼續用藥,每2~3d減量,每次減量不超過原用藥量1∕3~2∕3,達維持量後作周期療法。

①己烯雌酚2~5mg,每日2~3次口服。

②己烯雌酚4~6mg肌注,每日2~3次,維持量1mg×20d。

③苯甲酸雌二醇2~5mg肌注,每4~6h。維持量2mg肌注,每周2次。

(2)回奶:苯甲酸雌二醇4mg肌注,每日2次,共3d,或己烯雌芬6mg肌注,每日1次,共3d。

3

其他

E3醚(尼爾雌醇片)5mg/片,每月1次。用於更年期綜合征,或卵巢手術切除後替代療法。此外,老年性陰道炎可用己烯雌芬0.5~1mg陰道塞入,每晚1次,7~10d為一療程。

孕激素

主要作用

1、能抑製子宮收縮,使子宮內膜由增生期轉變為分泌期,為受精卵著床及發育作準備。

2、臨床多用於安胎、月經失調及治療子宮出血等卵巢內分泌不足疾病。

3、合成強效孕激素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癌等,也是各種避孕藥的主要成分。與雌激素聯合作用作人工周期治療月經失調。

4、有致熱作用,使基礎體溫升高0.5℃左右。

5、有排鈉作用,可用於治療經前期緊張伴水腫者。

臨床應用

1

周期療法

用於月經失調、黃體功能不足,作補充治療。一般用於月經第五日開始連服20d。

(1)甲孕酮4mg,每日2次。

(2)炔諾酮(婦康片)每日2.5mg。

(3)甲地孕酮(婦靈片)每日4mg。

(4)與雌激素合用作周期療法(見雌激素臨床應用)。

2

止血作用

一般多用合成孕激素。

(1)炔諾酮5mg(或甲地孕酮4mg)每6~8h一次,連服3d;血止後,將藥量每3d逐漸遞減1/3直至維持量2.5mg/d。炔諾酮止血效果好,且撤藥性出血量少,目前廣泛應用於臨床。

(2)復方黃體酮肌注,每日1支,共3d。血止後繼續人工周期療法。

3

治療子宮內膜腺癌

孕激素可使癌組織分化、成熟、上皮化生,然後萎縮,癌組織結構消失。常用藥:

(1)甲地孕酮:20~40mg,每日1~2次,口服。

(2)醋酸甲孕酮250mg,肌注,每周2~3次,共8次,以後每周1次。

(3)己酸孕酮:500~1000mg,肌注,每周2次。

一般孕激素治療4~6周後可起作用,用藥可持續1~2年,患肝病者禁用。

4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假孕療法:甲孕酮或甲地孕酮口服,劑量可自10~12mg/d連續服用,每周遞增1/2劑量,至每日20mg,維持3~9個月。也可用己酸孕酮250mg,肌注,每周2次,共3~6個月。

5

經前療法

(1)補充體內孕激素不足:於月經第14日起,每日口服甲孕酮2次,每次2mg,共10d,或黃體酮每日肌注10mg,共6d.

(2)誘導出血法:用於閉經的鑒別診斷(參閱閉經節)。

雄激素

主要作用

1、對抗雌激素,增強子宮肌纖維及血管壁的張力,減輕盆腔充血。

2、大量雄激素能抑製垂體功能,抑製排卵,並有促進蛋白質合成作用。

3、用於治療更年期功血、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絕經期綜合征等。

臨床應用

1

周期療法

常用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

(1)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舌下含化,自月經第6d始,連服20d。持續3~6個月。

(2)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注。

2

止血作用

適用於更年期月經失調、功血。丙酸睾丸酮25~50mg,肌注,每日1次,連用3~5d,維持量25mg,每周2次。每月總量不超過300mg。

3

其他

(1)中年婦女經量較多的痛經患者及經前期緊張症,可用丙睾25mg於行經前10~14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於行經前10~14d開始連服10d。

(2)對低蛋白血症如營養不良、手術後消耗性疾病、月經紊亂致貧血等,可選用

①苯丙酸諾龍25mg肌注,每周1次。

②癸酸諾龍25mg肌注,3~4周1次。

③大力補2.5~5mg,每日2次,口服。

促性腺激素

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

從絕經婦女尿中提取(每支含FSH和LH各75IU)。能促使卵泡生長髮育並分泌雌激素。用於繼發性卵巢功能不良,無排卵者,伴同垂體促性腺激素低落者。

用法

hMG能促使卵泡發育成熟,但LH量仍不足,故需加用hCG,模擬LH高峰,才能促使排卵。

一般在月經第六日起,hMG2支,每日1次肌注。在超音波下監測卵泡大於18mm時停hMG,改用hCG10000IU,肌注。有條件者,在應用hMG第七日起每日或隔日測定雌激素水準,當雌激素排出量在100~200μg/24h時,肌注10 000IUhCG。無條件者,可通過每日觀察宮頸粘液,以了解卵泡成熟度。

副作用

hMG對卵巢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故需在嚴密觀察下用藥。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從孕婦尿中提取。類似黃體生成激素作用,有維持黃體功能、延長黃體壽命、促使黃體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的作用。

用法

1

誘發排卵

(1)月經第12~14d,肌注hCG3000~5000IU,每日2次,共2d。

(2) hCG合併氯米芬:月經第五日,每日口服氯米芬50~100mg,連服5d,停葯7d左右,加用hCG5000~10000IU,一次肌注。

(3)hCG+hMG(見hMG用法)。

2

維持黃體功能

常用於安胎:hCG2000IU/d,每日或隔日1次,直到8~10周。

3

補充黃體不足

於月經周期第14~16d(BBT上升第二日),肌注hCG1000~2000IU,每日1次,連用5d。或隔日1次,每次肌注2500IU,共4次。

氯米芬(氯菧芬胺)

其作用為與雌激素爭奪受體,能阻滯雌激素對下丘腦的抑製,使垂體在短時間內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從而促進排卵。

用法

月經第五日開始,每日口服50~100mg,連服5d。一般連續3個周期。若仍無效,可改用垂體促性腺激素。

禁忌症

患希恩綜合征、全垂體功能低下或卵巢功能早衰者忌用。

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

LHRH(GnRH)既有LHRH的作用,又有FSHRH的作用。能興奮腦垂體合成和分泌LH及FSH,適用於下丘腦功能失常所致閉經、功血、避孕藥引起的月經失調。

臨床應用

1

垂體興奮試驗

LHRH50~100mg,靜注。注射前先抽血2ml,注葯後15,30,60,120min各抽血1次,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中LH含量。

(1)正常反應(陽性):LH可升高3倍以上,於注葯後15~30min達高峰,表示垂體功能良好。用LHRH治療可促發排卵。

(2)延遲反應:LH升高3倍,但時間延遲。

(3)低差反應(陰性):LH升高不明顯或低於2倍,表示垂體功能低下,用LHRH治療無效。

2

促排卵

即仿效LH-RH的生理性脈衝式釋放規律來促使卵泡的成熟、排卵,而且不引起卵巢過激綜合征。通過導管靜脈或皮下每隔90~120min給葯1次,每次用量5~10μg加入生理鹽水中,直至排卵後1日,即BBT上升後停葯。大多10d左右見效。靜脈給葯每毫升加肝素25~100u,皮下用藥不需要加肝素。

版權說明:我們旨在分享,尊重原創!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