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注意這些套路,別讓股票回購忽悠了你!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修改了《公司法》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定,明確6種情形下,公司可收購本公司股份。具有良好運營情況和健康財務狀況的上市公司將可以通過回購穩定股價,使得投資者更好分享公司成長紅利。不過投資者也要認真分清真回購和套路式回購,防止被忽悠——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了《公司法》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定,明確6種情形下,公司可收購本公司股份。10月28日晚間,有超過40家公司公布股份回購意向或相關進展。有公司還表示將提高擬回購規模,同時決定調高回購價格上限。29日晚間,中國平安公告最高將回購10%的股份,按此計算,未來其投入的回購資金有望超過千億元。據記者統計,10月份以來,已有超過14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方案,平安這隻藍籌航母的回購方案一出,無異於向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哪些個股易被回購

《公司法》修改後第一波A股回購公司已趁熱出爐了,而第二波、第三波回購正在路上,那麽什麽樣的公司股票更容易被回購?經濟日報記者調閱相關數據,詳細分析這波回購的公司情況,給容易提出回購方案的公司畫個像。

從市場分布來看,從10月28日晚間公布股份回購意向或相關進展的41家公司看,其中有30家為滬市上市公司,其余11家為深市公司;從行業分布看,TMT(科技、傳媒、通信)行業有10家公司,佔比最高,其次為化工4家,再次為紡織服裝和醫藥各3家;從上市時間看,上市5年內的公司為8家,佔比將近20%,從營利能力來看,三季報或半年報虧損的公司僅為3家,其余全部營利。

從這些數據分析大體可以看出,公司具有良好運營情況和健康財務狀況的上市公司未來將可以更多通過回購穩定股價,使得投資者更好分享公司成長紅利。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和良好的財務狀況是實施回購的能力保障,同時市場估值水準較低會強化公司回購股份的意願,在當前政策支持下,其在未來成功實施股票回購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大。

哪些公司現金儲備更足呢?經濟日報記者發現一個小秘密,除了財務報表上看現金特別充足的公司外,更要關注這些公司買的理財產品多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要發公告,有第三人見證,這“財大氣粗”是有據可查的,雖然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但在短期內找不到更好投資項目的情況下,以買理財的方式進行現金管理無可厚非,而且這些金融產品變現能力最強,隨時能夠“馳援”公司回購股份。

回購有利提振股價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上購回一定數額發行在外的股票。回購的股票可能作為庫存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也可能直接注銷,減少公司的注冊資本。

較之現金分紅,股份回購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一種更優的方式。尤其是通過回購注銷股份,可以讓投資者持股更具含金量。通俗地說,回購注銷股份意味著當前公司股本永久減少,在上市公司業績和淨資產這張餅還是那麽大的情況下,分餅的人少了,分到的餅就多了,從而有效支持股價。

例如,9月6日晚間,陝西煤業公告稱,公司擬以不超過50億元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已公開發行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0元/股,執行時間為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預案之日起六個月內。按此測算,其回購股份數量有望超過總股本的5%。同時陝西煤業大股東本身持有超六成股權,在高比例控股,大力度回購“保駕護航”下,從9月7日至10月26日,陝西煤業走出了獨立行情,股價漲幅達8.69%。

對於此輪回購熱潮,多家上市公司均表示,由於受外部市場因素的影響,近期公司股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公司認為目前公司股價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為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促進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推動公司股票市場價格回歸合理價值,公司推出回購計劃。

從歷史看,大規模股票回購往往集中在市場處於較低位置或市場連續下跌之時。2009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過3輪上市公司回購潮,分別是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以及始自2017年11月的本輪回購。

興業證券公司指出,儘管A股2018年回購創歷史新高,但對比美股2009年以來的回購金額(年回購均值2.4兆美元),A股回購力度還是稍顯不足。這可能是市場持續沒有打破悲觀預期的原因之一。此次人大常委會修改《公司法》,便利資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加速回購,將有效強化投資者信心。

據興業證券測算,截至2018年中報,全部A股上市公司現金及等價物總額達26.15兆元。假設現金持有佔比超過8%的公司將超出部分用於回購,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進行回購,總金額達3.49兆元。

當心套路式“回購”

當然,在篩選回購股票品種時,需要對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作認真辨析。股份回購有被動和主動之分;主動裡面也有真心實意和忽悠一把之別。投資者對裡面的套路要分清楚。

【套路一】

“雷聲大雨點小”式回購。早在去年10月份,弘高創意就推出回購預案,稱要回購1.39億股用來注銷公司重大重組收購資產業績補償股份,然而截至11月1日,這一回購行為還尚未實施。今年1月份,海寧皮城公布了回購預案,預計回購股份數不超過888萬股,回購金額不超過1.06億元。截至11月1日,公司未有關於回購實施的公告。

【套路二】

“虛晃一槍”式回購。今年2月13日,賽輪金宇發布了回購預案,擬斥資1億元至3億元回購股份,預計最大回購股份數量為8333萬股。但在3月20日,公司公告終止實施回購股份。原因是:鑒於已發行的債券規模遠大於擬回購股份的金額,繼續推進回購股份事宜,可能引起相關債權人要求公司提供額外擔保或履行提前清償債務的義務,將對公司的資金安排、使用以及業務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套路三】

“留後門”式回購。9月26日,步長製藥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擬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上市公司股票,回購金額不超過2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43元/股。值得注意的是,步長製藥隻公布了回購金額和回購價格的上限,卻沒有公布下限。公告顯示,回購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這意味著,在6個月回購期限內,步長製藥以市場價格回購一點點股票,也算是完成了回購計劃。

【套路四】

“倒手”式回購。還有一些回購的股票被用於實施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計劃,並沒有減少股票股本,只是換了持有人。一旦市場好轉、股價上漲,這些股票又會拋向二級市場,形成巨大的拋壓。另外高管們佔據資訊優勢,這樣的回購對其他投資者而言意義並不大。

對於打著回購旗號騙眼球的上市公司,投資者要小心提防,監管部門也要對一些在回購股票方面“口惠而實不至”的上市公司加強監管,防範“忽悠式回購”這顆老鼠屎壞了股市大局。

(經濟日報 記者:梁睿 孟飛 李景 責編:劉辛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