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大回購潮出現A股底部等待確立 謹防忽悠式回購

  時代周報記者 寧鵬 發自上海

  9月6日,陝西煤業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不超過50億元股份,回購價格上限不超過10元/股。2013年6月份,寶鋼股份50億元回購正式完成。如果陝西煤業的回購方案順利實施,將成為近五年最大規模回購案。

  今年7月以來,A股出現史上最大回購潮。多家賣方機構認為,上市公司集中進行股票回購,釋放了一定積極信號,亦可以當做市場接近底部區域的信號之一。

  截至9月6日,滬深兩市回購金額達到236.5億元,回購股票數量達到33.3億股,較2017年的91億元和20億股提升明顯,尤其是近3個月股市低迷的背景下回購規模達到151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對比發現,自7月以來,回購規模最高前五大個股是美的集團均勝電子夢網集團嘉化能源遊族網絡。其中,美的集團回購金額高達18億元,均勝電子回購14億元,而夢網集團、嘉化能源和遊族網絡的回購金額分別為5億元、5億元和4億元。

  回購潮

  伴隨著A股市場的連續下跌,史上最大規模股份回購潮出現。2018年8月,A股發生股份回購的家數達149家,佔全部上市公司的4.21%,回購金額達91.12億元,規模雖較7月有所回落,但仍為歷史頂部水準。

  從回購類型看,股權激勵回購仍佔主要部分,但普通回購較以往有更快的增長。7月份以來,上市公司普通回購規模明顯躍升,並不斷創新高。根據Choice數據,剔除股權激勵回購,今年7月、8月份上市公司普通回購規模分別為40億元、45億元,創本輪回購潮規模新高。

  本輪回購潮自2017年11月開始,截至2018年6月底,月均回購規模14億元,月度回購最高值在21億至23億元這一水準,而7月、8月份回購規模相對此前最高值幾乎翻番。截至9月11日,9月份回購規模已達到13億元。

  2018年之前,A股回購大多以回購離職股權激勵對象持有的激勵股票為主,次數多但金額小。2014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主動回購股份的總金額僅為同期現金紅利金額的1.5%。同期,美國、英國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分別達到4127、2086起,回購總金額與其同期現金紅利金額的比例分別為43.57%、49.50%。

  2009年以來。A股共經歷過三次回購潮,分別為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2017年11月至今。其中前兩次回購潮持續時間在9–12個月,本輪回購潮已持續10個月。

  廣發證券研報認為,本輪回購潮持續時間已與上兩輪回購潮相當,側面佐證A股已處於中期底部區域附近。上市公司進行回購,往往意味著上市公司認為自身股票價格被明顯低估,因此採用回購股票的方式來表明對股價的信心。

  本次回購具有回購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截至9月7日,今年以來回購預案家數和規模分別是890家和837億元,其中4月單月回購家數為213家,創歷史最高。

  雖然今年我國股票回購金額大幅攀升,但與美國去年全年530億美元相比仍然差距較大。當前股票回購條件較嚴苛,市場渴求放鬆股票回購約束。

  政策助力

  9月6日,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草案,提出了修改公司法股份回購有關規定的建議。

  據證監會和政府法制資訊網官網披露,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草案。首先,草案新增股份回購三種情況,包括員工持股計劃、可轉債、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其次,簡化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式,上述三種情況可經董事會而非股東大會審議批準;最後,建立庫存股制度,上述三種情況最長持有時間可長達三年。

  之所以作出修訂建議,主要考慮到股份回購是境外成熟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當市場出現短期非理性下跌,股價普遍被低估時,實施回購計劃有利於為股價穩定提供支撐,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指出,此次股票回購制度調整將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積極性,此輪“回購潮”也會在一段時期內得以延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並對市場形成有力支撐。東吳證券分析師王楊則認為,企業選擇回購與否,一是取決於意願,二是取決於能力。A 股企業盈利仍處在上行通道,考慮到當前市場估值處在歷史性底部區域,不少企業已經具備顯著的投資價值,優質企業在被嚴重低估時顯然具備較強的回購意願。典型代表是周期類行業,隨著工業品價格上行,企業盈利大幅改善,估值仍於處歷史低位,加之投資被約束,企業現金流充沛。

  美國作為最早實行股票回購的國家,曾通過這一機制在股災中穩定了股價。1987年10月,美國股市出現股災,道瓊斯指數累計跌幅32.81%。美國政府向多家大公司提供資金以便回購股票,當時在兩周之內就有650家公司發布了回購股份的計劃,其中花旗集團宣布回購公司2.5億美元的股票,對於穩定股價和增強市場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回購支撐股價?

  在公告50億元回購計劃的次日,陝西煤業以漲停報收。

  安信證券分析師周泰認為,回購股份充分體現了陝西煤業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也穩定了投資者預期,增強了市場信心,有利於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回歸。

  陝西煤業的回購計劃,還帶動了板塊的人氣上漲。回購計劃公布後,該周中信煤炭指數上漲 0.88%,跑贏滬300指數2.58個百分點,列29個中信一級板塊漲跌幅榜第三位。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認為,這主要是受到陝西煤業股票回購事件的影響,從而帶動煤炭板塊估值修複所致。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票,一方面彰顯了對自身基本面和未來收益情況的信心;另一方面,隨著資金的流入和股票供給的減少,對於市場資金面也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從歷史數據看,A 股的大規模回購,多發生在市場大幅下跌或底部時期。

  不過,回購並非支撐股價的萬能藥。浙商證券分析師曹海軍認為,對所有樣本而言,回購預案公布後首日、一周、一月上漲個股佔比分別為 51%、49%、49%,即對全部回購而言,回購並不意味著帶來股價上漲。

  華金證券分析師譚志勇指出,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但持續性較弱。回購金額較大的美的集團、永輝超市、均勝電子等上市公司,股價在回購後短暫衝高,但後續均表現較弱,顯示上市公司股價主要由企業的經營基本面和市場情緒所決定。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楊認為,A股的調整不是企業盈利的問題,症結在於估值。實際上,以上證綜指為錨,當前上證綜指的市盈率為11.96,市淨率為1.37,低於998、1665、2638三次市場底部的水準,如果進一步考慮動態估值,水準將更低。估值的約束因素在於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從微觀流動性而言,回購的影響需要格外關注。

  曹海軍強調,股票回購多發生在股市低迷期,與 A 股走勢並無直接關係。股票回購更多是釋放積極信號,作為判斷市場底部的指標之一,而非對大盤走勢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認為,歷史數據顯示產業資本淨增持是市場見底的信號,而產業資本增持的動因是估值處在相對較低水準,長期看公司估值將回歸歷史均值附近,從而在增持後公司股價走勢向好。當產業資本進行大量增持時,這表明不少公司估值處在歷史較低水準,加之產業資本入場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階段性市場底部基本確立,利好股市未來走勢。

  就美國經驗來看,企業回購是美國牛市的動力之一,近幾年企業回購更達年均兆級規模。融資成本低、企業現金流充沛、股價有望持續上行等,是美國回購熱的關鍵支撐要素。2018年一季度,美國回購規模躍升至1727億美元,原因在於2017年底的稅改計劃使得企業回購有了大規模增量資金。不僅科技公司,包括富國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華爾街大行都表示,將至少進行2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預計隨著制度的優化,未來一個階段 A 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數量與金額有望進一步走高。

  謹防忽悠式回購

  不過,上市公司回購計劃不能簡單理解為利好。影響回購意願的因素頗為複雜,不僅包括客觀方面為了完成業績兌現,資產注入等方式的回購,還可能主觀存在套路減持,提升股價的忽悠式回購。

  以韻達股份為例,2018年4月26日發布回購預案,回購完成日期是2018年8月7日,然而在回購期間亦出現了高管減持的方案。

  不過,韻達股份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回購和高管減持之間並無關聯,減持的是一位監事的親屬,公司回購了離職員工的股份。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韻達股份以外,德威新材中國武夷厚普股份匯川技術創維數字東華測試雷科防務英威騰用友網絡天璣科技迦南科技兆易創新楚天科技匯金股份等上市公司亦曾在股票回購期間發生重大減持。

  實際上,回購預案的發布並不意味著回購會百分百發生。萬科A於2015年7月宣布的百億元回購計劃,截至回購期限結束實際僅回購約1.6億元,佔100億元回購份額不到2%。

  需要格外關注的是那些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有可能會通過股票回購來短時間提升股價。以華平股份為例,2018年6月22日發布股東質押平倉風險的公告,其第二大股東熊模昌累計質押該公司股份4298萬股,佔其所持有該公司股份的80.94%,佔公司總股本的7.92%。事後,華平股份發布補充質押公告,解釋熊模昌本次質押1000萬股,累計質押本公司股份 5298萬股,佔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99.78%,佔公司總股本的9.76%。華平股份8月公布股票回購預案,不禁讓人擔心,在股東質押比例非常高的情況下,是不是希望通過股票回購來緩解股價下跌的風險。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需要警惕未來是否會有業績虧損較為嚴重的上市公司發布股票回購預案,希望通過回購股票並注銷來美化自己的EPS(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等財務指標。從現金流角度來看,20%上市公司有股票回購的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174家股票回購的金額為1元。其中,業績承諾補償發生在重大資產重組後標的未達到業績承諾時,上市公司按1元將股份回購作為業績補償,大部分回購金額為1元的均屬於這種情況。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此類回購主因為業績承諾未達標,被動回購以實現業績補償,因此對上市公司而言仍為利空,導致股價下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