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何謂「酒、茶」宜忌?

酒,古人用於祭祀,禮樂及治病療疾,如「祭祀必以酒,禮樂必以酒」。同時也應用於醫學領域,如黃酒、藥酒(有泡製用的,有作為藥引子服用的)、火酒(治療外傷,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

喝酒,古稱之為「品酒」,即品嚐酒之醇度、香味等。認為酒行氣壯神、宣通經絡,有潤肌膚、益顏色、通榮衛、理氣禦寒,避瘟氣等功效。然而,過則生害矣。如著名醫學家扁鵲說:「久飲常過,腐腸爛胃,潰髓蒸筋,傷神損壽。」

飲酒不欲多,多即吐,傷肝損腎。(資料圖)

《本草綱目》中說:「酒飲之,體軟神昏,是其有毒也(指多飲容易導致酒精中毒)。」同時指出:酒醉未醒或嘔吐,大渴飲冷水、飲茶,使酒精入腎臟,為停毒之水,易患腰腳重腫,膀胱冷痛等症。飲酒不欲多,多即吐,傷肝損腎。並告誡:醉後不可當風而臥,不可吹涼風。酒醉、飯飽後不可行房事,輕者令人面皺無光、咳嗽;中者傷及肝腎等臟;重者傷絕臟脈,折壽損命。

酒能養生,亦能害生。少飲則益,多飲則反。《混俗頤生錄》說:智者飲之則智,愚人飲之則愚。消憂暢志,發怒宣言(指以酒澆愁或借酒發瘋),皆由此物。是以先王飲之以禮樂,賢人飲之以陶情性,常人飲之逞荒欲。大醉極傷心神,肝浮膽橫,招風敗腎(易招風寒而損腎),毀筋腐骨莫過於酒。好酒之人,必多患肺氣兼風,腰膝沉重或膀胱冷痛等症。

茶,古人多應用於養生、醫藥方面。認為飲之可以提神解乏,除脂解膩,清心明目、消渴去暑,有促進腸胃消化的功能和作用。茶葉中還含有較豐富的氟,可以補充人體鈣質,預防齲齒,去除口臭等。

茶飲者,宜熱、宜少。(資料圖)

喝茶,又稱為「品茶」。古人還將茶與「道」結合,認為喝茶不僅為了解渴消暑,而是「清心、養性;談玄、論道」。故又稱之為「品茶論道」或「茶道」。這是對茶的最高褒揚,及「品」的最高境界。

關於飲茶,據《本草綱目》中說:「茶飲者,宜熱、宜少。久食去人脂(能除脂肪),令人瘦,下焦虛冷。」喝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什麼樣體質的人都宜喝。酒能醉人,茶亦能醉人,故不宜多喝。體質強、吃得胖、易上火的人宜喝茶;體質瘦小,氣血虛弱的人則不宜多喝。

另外,晚上不宜喝茶。飢餓時不宜喝茶。隔夜茶猶須忌之(即先一天的茶水,第二天不能再喝)。生病及治療期間不宜喝茶。水不開泡的茶不宜喝。霉變的茶葉不能喝。服藥不宜用茶水、茶涼不宜再飲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