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咖啡會誘發癲癇發作嗎?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潘雯

在城市街頭,一杯咖啡隨手可得,或優雅精緻,或大眾簡單,毫無疑問這種飲料已逐漸由歐美國家滲透進城市,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用來提神,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有的人甚至可以根據你喝咖啡的品牌種類、製作方式和時間地點,把你對號入座為不同人群。然而,咖啡和疾病癲癇之間總有一些紛擾與擔憂,癲癇患者是否就少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吧。

咖啡是什麼?如何在我們身體裡起作用?

我們喜歡那種喝了咖啡後,不覺疲勞以及警覺、反應速度、信息處理速度和運動活力大幅提升的感覺,這裡主要發揮作用的物質是咖啡因,因此咖啡因就這樣成為世界上最多人消費的精神類藥物。它的化學結構和遍布人體細胞內的腺苷類似。話說腺苷和名叫A1和A2A的受體結合後抑製多巴胺和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釋放,人就會產生睡意,大腦皮層興奮度就會減弱。而咖啡因憑結構類似,矇混過關,與A1和A2A受體結合,可是卻無法激活受體使之發生應有的作用,反而佔據了腺苷的「C位」,因而使人沒有睡意,持續興奮。

而癲癇是什麼?它是如何發病的?

癲癇俗稱「羊癲風」,常見發病形式是全身「抽筋」,這是由於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發病機制與可調節興奮性的離子通道、興奮性神經遞質過多或抑製性遞質過少有關,因此神經科醫生非常忌諱給癲癇患者使用中樞興奮的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可能會誘發疾病發作。

那麼咖啡因會誘導癲癇發作嗎?

國外有一個癲癇女病人,有幾次周末都發生了持續性癲癇,調查發現她這幾個周末飲用了大約2L咖啡,而工作日時喝大約500ml咖啡,在那些沒有喝咖啡的周末裡她的發作次數減少了,也沒有持續性癲癇發生。不過這樣的病例報導並不常見,相反地,還有一項對動物的研究發現給初生的小鼠持續餵食低劑量的咖啡因一個禮拜,卻能降低它們的癲癇敏感性。再結合各種研究,總體來說單次大劑量的咖啡因相比重複低劑量的咖啡因,更容易觸發癲癇發作,可能是因為在重複低劑量咖啡因的作用下時,A1和A2A受體發展出耐受性了,比如說產生更多受體與腺苷結合。

然而低劑量和高劑量各是多少呢?也許這兩個數字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僅咖啡中含有咖啡因,茶、奶茶、可樂、巧克力、一些功能性飲料(例如紅牛)、藥品中都含有不同數量的咖啡因,我們每天下肚的咖啡因究竟有多少很難估計。以下是每杯飲品大約所含咖啡因的示意圖(部門:毫克),隻作為參考。

以及食品藥品包裝中標註的咖啡因含量:

還有一些食品,例如奶茶,尤其港式奶茶,含有數量不少的咖啡因,提神的作用有時勝於咖啡,但含量到底有多少,消費者很難知曉。另外,巧克力和可樂的咖啡因含量相對不高。寫到這裡,不是提醒癲癇病人拒絕一切含有咖啡因的食品藥品,本來就有少量喝咖啡習慣的病人可量力而行,但是心裡要了解哪些東西裡含有咖啡因較多,不能過量服用或同時服用咖啡因含量較多的食品藥品,否則有可能觸發疾病,造成危害。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葯訊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