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強扭的瓜也甜,金茂+平安房企“活下去”的新模式

今日,金茂一則公告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這不是一個簡單股份認購,這是房企“活下去”的一種全新模式,聽侃爺細細道來。

在金茂中國發布的《認購新股份》公告中,向中國平安、新華人壽出售17.87億公司股份,配售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用於為公司運營及發展擴張補充資金。

也就是說,平安補充了約85.96億港幣。

交易完成後,中國平安成為金茂第二大股東,持股15.2%,中化香港持股量由49.71%降至35.1%,新華持股9.18%。

一系列的動作下來,侃爺一首打油詩形容:

五年光陰逝,富翁變富豪。

全國拿地多,忙中或出錯。

融資被收緊,負債太難熬。

白衣來馳援,幫你“活下去”。

或許你會說,連金茂都需要“活下去”了?當下的市場環境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小心使得萬年船。

五年光陰逝 百億變千億

回顧一下:2018年中國金茂實現簽約銷售額達1280億元,同比增長85%。利潤表顯示,2018年中國金茂營業收入為387.33億元,較2017年310.75億元,同比增長24.64%。

金茂從2013年開始,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般,從不足200億的銷售額,五年後激增至千億房企,翻了足足六倍多。

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是連續三年上漲,將當年很多平起平坐的房企甩在了身後。

今年金茂銷售目標為1500億,可售貨值約為2400億,半年銷售業績顯示,2019年上半年累計簽約銷售金額為784.56億,已完成過半。

不過多贅述,一系列的數字看在眼裡。

如果說五年前,金茂還是商業富豪,那麽五年之後的今天,金茂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領軍企業,稱霸一方的諸侯勢力。

全國拿地多 忙中或出錯

金茂在北京打造的產品,業內都是耳熟能詳。值得注意的是,金茂在全國的發力。

侃爺發現,金茂拿地方面絲毫沒有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毫不手軟。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金茂合計獲得19塊土地,耗資152.4億元。

7月初又以51.5億元代價斬獲南京主城區G32地塊,截止目前,金茂在全國拿地金額已超過200億。

如此快速進擊的拿地,或許忙中易出錯。

自今年5月以來,金茂連續出讓項目股權或引入新的投資者,共涉及8個項目,其中不乏一線城市的優質地塊。

其中,在5月份,金茂擬掛牌轉讓北京昊遠置業有限公司34%股權,以及轉讓天津北方澤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他們分別持有北京大興經濟開發區的宅地和通州宅地。

作為以北京為大本營的金茂來講,變向賣地可謂頭一遭。

侃爺認為本質上金茂出於兩點考慮:第一,股權轉讓後,或也會讓渡債務,即接盤方是需要承擔相關債務的,降低負責率。第二,變相回籠資金,除了買房需要支付利息等附屬資金外,金茂也省去了後續追加的成本,裡外裡能節省百億,緩解資金壓力。

只不過這只是近期金茂遇到的難關之一,還有一些難題亟待解決。

融資被收緊 負債太難熬

前面都是鋪墊,百億到千億好,全國拿地也罷。

最終都會面對同樣的問題:負債率和現金流。

侃爺說的再白點,步子邁得太大,借的錢太多了,現金有點跟不上了。

還是回到2018年年報,金茂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13.24億,受限制銀行結餘44.58億元,而短期有息負債約為219.76億元,手持現金不足以覆蓋短期債務。

同時,應付貿易账款及票據共116.9億元,同比增長27.6%,其中,一年內到期或按要求償還的佔比為94%。

從資產負債表來看,金茂總負債約為1933.7億元,較2017年1556億元,同比增長24.3%。數據顯示,最近五年,金茂的資產負債率逐年走高,已從59.19%上升到71.19%。

“屋漏偏逢連夜雨”,5月銀保監發文,明確要求商業銀行、信託、租賃等金融機構不得違規進行房地產融資。

隨後,市場有消息傳出,監管層已經將一些拿地激進、製造地王的企業納入監管,並準備暫停地王企業的債券發行。

可能不是為了打擊金茂,但嚴厲的政策監管和揮之不去的高杠杆風險,讓金茂的融資進一步吃緊。

侃爺總結以上來看:

1、擴張速度太快,戰線拉的太長;

2、現金剛剛回正,但基本等於“月光”狀態;

3、債台高築,已經到了“囊中羞澀”的階段;

4、輸血渠道受阻,周轉困難;

5、不得不賣地造血,但絕非長久之計;

那什麽才是長久之計呢?

白衣來馳援 幫你“活下去”

前文說到,平安收購17億股,攜85億馳援,此次交易總計有將近100億港幣或股權涉及其中,可謂大手筆。

平安可謂白衣馳援金茂,幫助金茂暫度難關。

但侃爺認為,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股權變更和簡單的交易,似乎是平安帶水救火,解金茂之圍,一個保險業巨頭拉了房地產TOP30企業一把,但暗藏其中的是房企未來的“生存之路”。

侃爺發現,近年來,中國平安等保險巨頭紛紛投資地產,或持股房地產上市公司,或投資房企項目,之所以如此,還是看準了房地產的穩定與寡頭時代的到來。

以中國平安為例,再馳援金茂之前,中國平安已經陸續收進碧桂園、旭輝、華夏幸福等房企的股票和股權。如今入股金茂,也應該是平安布局地產行業的一步棋。

的確,中國房地產已經進入了穩定的周期。在度過了五年的快速擴張的階段後,行業增速已經穩定在一個階,此外不動產也是全球保險業公認的理想的長期匹配資產之一。這麽看,平安投資金茂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且,近期很多高層頻繁喊話,中國房企將減少三分之二,萬科“活下去”的預言成真。如何能夠順利上岸,保全“性命”,強強聯合是在明智不過的辦法了。

關鍵的是,平安並非入侵者,沒有任何佔據開發話語權的意思。

中國平安表示,對中國金茂的投資,是偏長期的財務性投資,在養老、健康產業方向具有戰略協同效應,但不會參與公司實際經營管理。

平安後續若和地產業務結合,實際上也還是會做各類複合型的業務,單純的地產業務需要在土地購置和項目行銷方面有資源,這幾點不是平安的特長。

中國金茂和中國平安,一個求穩定,要活下去;一個要進來,但不乾預,一拍即合。

金茂為平安提供房地產穩定的收益和成長,總資產的保值和升值。平安為金茂的融資通道和資金鏈提供保障,可謂各取所需。

侃爺最後想說:未來還會有更多保險企業、央企、甚至險資進入房地產圈,它們可以用資金、資源、資歷幫助房企開鑿一條護城河,阻禦風險和敵人。不過也要警醒,河水倒灌,殃及池魚。

在現階段負債率沒有得到緩解,高杠杆的情況下,未來房企將開啟一條全新資本融合之路。

文/謝曈 宋雲龍

編輯/趙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