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專家許樟榮詳解如何駕好降糖「五套」馬車

作者:原解放軍第306醫院全軍糖尿病診治中心主任 北京糖友聯合診所主任醫師 許樟榮

總體上,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過多種治療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糖尿病的科學治療應該是在個體化基礎上的綜合治療。具體治療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糖尿病的教育與心理治療,其主要目的是讓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對待和處理糖尿病。

2.糖尿病飲食治療,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給糖尿病的其他治療手段奠定基礎。

3.運動治療,讓患者長期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保持體重維持或達到正常體重範圍,減輕胰島素抵抗,有助於血糖正常。

4.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在單純飲食及運動治療不能使血糖維持基本正常水準時,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選用口服降糖葯或胰島素,並根據臨床需要服用降壓、調脂、降粘及其他藥物,使病人的體重、血糖、血壓、血脂和血粘度維持在正常狀態。

5.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患者應定期檢查血、尿各項指標、心電圖及眼底檢查,以期讓醫生仔細了解病情,指導治療。

糖尿病治療需要患者個人的積極努力,糖尿病教育管理和血糖監測是確保治療達標的基本手段。沒有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血糖監測,就無法實行糖尿病強化治療和確保治療達標。

用知識武裝頭腦,不作「糖盲」

糖尿病是終身疾病,需要打持久戰。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多了解一些糖尿病防治相關知識。平時,患者應該多看有關糖尿病的書籍、報刊、電視,多聽有關糖尿病的講座和廣播,增加自己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必要時,也可以參加由專業醫生和營養師共同教授的糖尿病教育課程。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的病情會發生變化,接受教育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患者在接受初次教育之後,還可以通過電話教育、門診隨訪等形式來鞏固教育成果。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備一套有關糖尿病防治的科普讀物,為與糖尿病鬥爭武裝一下頭腦,不作「糖盲」。

保持心理平衡,有助血糖平穩控制

許多糖尿病患者心理包袱很重,經常失眠,整日沉浸在焦慮悲觀、自怨自艾中不能自拔,導致血糖升高或波動。事實上,雖然說目前糖尿病尚不能根治,但只要控制得好,照樣可以長壽。因此,患者一定要正確對待糖尿病,「既來之,則安之」,思想上既不能不重視,又不能被它所嚇倒,整日憂心忡忡、焦慮不安,不僅於事無補,相反還會引起血糖升高和波動。

平衡膳食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核心」

飲食營養作為生活方式的核心成為包括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病防治的一線治療,營養治療觀念已經從飲食控制提升到基於循證的醫學營養治療,理論和方法有了諸多進展。

1.平衡膳食替代了簡單的食物禁忌 糖尿病患者應在確定每日總熱量的前提下,保持飲食平衡,注意糖、蛋白質及脂肪的合理比例。

2.血糖指數(GI)和血糖負荷(GL)概念的提出和應用,豐富了傳統的食物交換法 目前,世界各國都推薦糖尿病患者參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表,合理選擇食物、控制飲食。例如,有研究發現:吃等量的大米飯和饅頭,饅頭比大米飯升高血糖明顯;吃等量的乾飯及稀飯,稀飯比乾飯升高血糖明顯。按升高血糖程度排序:糯米飯>大米稀飯>饅頭>大米乾飯>麵條>餃子>菜包子>菜糰子。糖尿病患者可以參照上述順序安排自己的主食。

3.膳食纖維、優質脂肪酸、抗氧化營養素等基礎營養學的研究成果推動糖尿病營養製藥和食品科學的發展 糖尿病患者應多吃低熱能、低糖和高膳食纖維食物。

患者:學會看營養門診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到醫院就診主要為了開藥,主動到看營養門診的人還不多。飲食方面有不少誤區,食物禁忌多(少吃飯、忌糖、忌水果);有些患者食物控制過於嚴格,結果造成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增加了低血糖和併發症的發生……因此,患者應該重視營養治療,提高看營養門診的意識,在臨床營養專家的幫助下制定個體化的均衡營養治療方案,更好地管理血糖、控制併發症,並且以健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享受自己喜愛的食物,吃得均衡、吃得營養。

糖尿病患者運動指南

體育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如能適當地堅持體育鍛煉,持之以恆,會使血糖逐漸下降,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有助於增強體質、改善病情。

最為適宜的運動 目前,主張糖尿病患者選擇有節奏的全身性運動,使全身各處都能得到鍛煉,如做操、打拳、慢跑、較長時間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別是跳交誼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隨著有節奏的音樂或鼓點,既能鍛煉全身,運動量適宜,又令人感到愉悅,有利於長期堅持,是一類很適合糖尿病患者採用的運動方式。

最佳鍛煉時間 餐前鍛煉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動,如因延遲進餐而造成血糖過低,或因沒有服藥而使血糖過高,還可能是血糖先低後高。所以,鍛煉還是放在餐後為好,為避免對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以餐後半小以上為宜。晚餐後的體育鍛煉值得提倡,因為中國人多半晚餐進食比較多,而且多數人晚餐後就是看看報紙或電視,體力活動很少,這對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十分不利。

科學用藥,讓患者遠離併發症

近年來,然科學家開發了多種口服降糖葯以及更多療效更好、更適合人體生理需要和更少發生低血糖的胰島素製劑。但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的現代治療觀點已經不再局限於藥物治療一個方面,而是包括糖尿病患者參與在內的教育、飲食、運動、合理用藥和糖尿病監測以及心理療法的全方位系統治療,治療目標包括了血糖、血壓、血脂、體重等異常指標的糾正。

1.初發2型糖尿病首選二甲雙胍雖然降糖藥物種類較多,但是初發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首選藥物應是二甲雙胍。如果沒有二甲雙胍的禁忌證,該藥物應該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療方案中。不適合二甲雙胍治療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其他藥物。

2.適合自己的葯才是好葯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要求用新葯、貴葯,不願意用老葯、便宜葯,認為新葯、貴藥效果更好。其實,每一種降糖藥物都有其適合的對象,對患者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葯才是最重要的。

治療糖尿病,單純降血糖還不夠

大量資料表明,嚴格控制血糖能夠有效減少視網膜、腎臟以及神經病變的發生。但是,臨床研究證實,嚴重威脅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還有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變往往發生於糖尿病被確診之前,據統計,新診斷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一半患者早有血管損傷;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及周圍動脈病變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倍;因心肌梗死、卒中、截肢等因素導致死亡者佔糖尿病患者總死亡率75%以上。現已證實,糖尿病患者若能有效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則能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單純注意控制血糖,還必須同時積極地治療高血壓和高血脂。

血糖監測:「點」「線」「面」相結合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基礎,監測結果可以反映飲食控制、運動以及藥物治療的效果,有助於評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的程度,從而指導醫生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點」 即糖尿病患者利用攜帶型血糖儀進行自我血糖監測,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平時的血糖水準,從而自我調節飲食及運動方案。自我監測的血糖結果是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時的重要參考。

●「線」 即動態血糖監測,這是過去10年間糖尿病管理的重大突破,它可以每5分鐘記錄一次血糖值,每天自動記錄288個血糖值,能幫助醫生髮現許多平時不易發現的問題,如夜間低血糖、蘇木傑現象、黎明現象、一過性高血糖等。

●「面」 即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分別反映糖尿病患者3個月以及2周內的血糖平均水準,彌補了自我血糖監測和動態血糖監測的局限性,是反映患者一段時間內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資訊。

沒有癥狀,為什麼仍然需要做血糖監測?

有的患者對血糖監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平時沒有不適感覺時,就不做血糖監測,有了癥狀才去查血糖,這種做法顯然不妥。首先,血糖輕度升高時,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但時間長了同樣會引起慢性併發症。其次,許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感覺遲鈍,儘管血糖很高但沒有明顯癥狀(如口渴、多飲、多尿等)。第三,「藥物繼發性失效」在臨床上很常見,如果長期不監測血糖,藥物失效了自己也不知道,治了半天等於沒治。

手術治療糖尿病,有效率可達95%

2011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聯合發表《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共識》,認為代謝手術已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選擇之一。手術治療糖尿病有嚴格的適應徵。如果選擇這種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合適而且術者又非常有經驗的話,統計證實,胃空腸轉流術治療2型糖尿病總的有效率為95%,緩解率為83%。病程在5年以內的患者,手術有效率為100%,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手術有效率70% 左右。根據每個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細胞功能的不同,手術後快的3周起效,慢的在1年左右起效。結合臨床經驗,手術後完全緩解的患者,不需要再使用任何降糖藥物,血糖可以維持在正常範圍,而少數患者還需要進行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但用量比術前減少。當然,手術治療糖尿病也有一些併發症,如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狹窄,腸粘連、腸梗阻等。因此,糖尿病手術必須經專業醫生結合手術指征,並嚴格進行術前篩查後才能進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