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友們應該怎樣看待糖尿病?

我們都知道針對糖尿病的治療,目前國際上通用"五駕馬車"原則治療糖尿病,主要包括即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療法、血糖監測及糖尿病教育。

長期注射胰島素或者服用降糖藥物,定期檢測血糖,嚴格的飲食和運動療法……長此以往,消耗了病人的很多精力,許多人會產生心理焦慮。再加上病程漫長,併發症出現等原因,導致患者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事實上,我們有很多的糖友在接受調理初期,都曾長期陷入焦慮情緒中不可自拔,結果進入死循環,表現為對健康狀況及未來失去信心,越焦慮,身體越差,嚴重影響治療效果。

一般情況下,醫務人員在調理初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助糖尿病人樹立信心。讓他們認識到,糖尿病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這是調理的前提,也是基礎,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調理活動。

那麼糖友們應該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呢?

既然糖尿病已經來了,那就讓它"既來之,則安之"吧!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開朗、平靜的心理,所以,糖友們一方面要積極樂觀地享受生活,另一方面,在具體防治措施上,也要一絲不苟,認真對待。透徹地了解,不斷地學習,悉心地調治,持續地努力,樂觀地對待,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患上糖尿病,千萬不要自暴自棄。要正確面對疾病,不畏困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糖友們可以多到室外活動,接觸陽光、新鮮空氣,注意控制飲食和生活規律等等。如果感到心情焦慮,可以與家人朋友進行溝通或者積極尋求心理醫師的專業幫助。配合醫生,積極開展飲食、運動以及藥物等治療,堅持正規的治療,不要道聽途說,亂用偏方。

家人們也應該主動陪患者去醫院,掌握一些糖尿病的相關護理,如血糖監測、胰島素注射等。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參與患者的居家管理。家人的情感支持、積極鼓勵,能消除患者精神上的緊張,減輕軀體痛苦,對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改善病情也有著重要作用。

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自己的心態控制不是很好,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糖友們要放下心來,"五駕馬車"齊頭並進,而開好這輛"馬車"不僅在於這個人和他的技術方式,更在於這個人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才是開好"馬車"的基本環境。因此,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對糖尿病的治療,除了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自我監測、藥物治療外,還應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鬱、性情急躁等心理因素,達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的治療目的。

【戴曉江】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減重代謝外科專家。中華肥胖與代謝電子雜誌青年聯盟(CYFSO)共同主席、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糖尿病和肥胖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肥胖症和糖尿病外科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減重和代謝病工作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生協會微創外科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甲狀腺外科委員會委員、《中華肥胖與代謝病電子雜誌》通訊編委 。專註減重、糖尿病外科領域十餘年,擅長腹腔鏡下胃旁路、袖狀胃切除術以及單孔減重手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