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下樓無力、腿冷膝涼、不方便下蹲和走遠路,艾灸穴位調治老寒腿

許多中老年人有膝關節疼痛、上下樓無力、腿冷膝涼、不方便做下蹲動作和走遠路的問題,這些就是我們說的老寒腿最主要的病症。老寒腿的學名叫「骨性關節炎」,俗稱「老寒腿」,是一種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關節炎,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但與年齡並沒絕對關係,如果年輕人不多加註意也可能患老寒腿。從中醫角度說老寒腿屬「痹症」範疇,是肝腎之氣不足,不能溫養筋骨,造成筋縮骨痿所致。

陰寒和濕冷是老寒腿的關鍵致病因素

平時我們可以防止過度勞累、防止過度肥胖來預防老寒腿。尤其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防寒,防止關節受寒濕侵襲,一般來說,老寒腿與寒冷潮濕、氣象等因素有關,陰寒和濕冷是老寒腿最關鍵的致病因素,如果有上下樓無力、腿冷膝涼、不方便下蹲和走遠路的老寒腿病症,可通過艾灸特定穴位來調治老寒腿,艾灸具有除濕驅寒的功效,我們正好可以利用艾灸的功效加特定的穴位來緩解或者去除老寒腿病症。

鶴頂穴

一,行氣散寒,防治下肢痿軟艾灸鶴頂穴。艾灸此穴可防治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等老寒腿病症,此穴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的功效。鶴頂穴屬下肢部奇穴,在膝上部髕骨的中點上方凹陷處,可迴旋灸此穴15分鐘或者艾炷灸3至7壯,每天1次。

陽陵泉穴

二,強腰健膝,調冶老寒腿艾灸陽陵泉穴。艾灸此穴可較好的調治下肢痿痹、下肢麻木、膝腫痛等老寒腿病症。此穴具有強腰健膝、疏肝利膽的功效。陽陵泉穴屬足少陽膽經,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可迴旋艾灸此穴10至15分鐘,每天1次。

委中穴

三,舒筋活絡,防治老寒腿艾灸委中穴。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艾灸此穴最好找別人輔助灸,因為艾灸此穴要採取俯臥位灸,自己不好操作,找好穴位後,輔助者用點燃的艾條對準委中穴用迴旋或者雀啄的手法熏灼,灸至有熱氣沿小腿向下蔓延、局部皮膚潮紅為佳。此穴有舒筋活絡的功效,可防治腰痛、下肢痿痹等老寒腿病症,可每天艾灸一次,每次10分鐘。

神闕穴

四,溫陽祛寒腿上問題身上解,艾灸神闕穴。神闕穴在腹中部臍中央,別稱臍中,屬任脈,艾灸此穴具有培元固本、通經活絡、溫陽祛寒的功效,可每天迴旋艾灸此穴1次,每次10至15分鐘,可很好的調治四肢厥冷等老寒腿病症。

熱水泡腳是很好的保健措施

另外,每年秋未到第二年春初我們可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預防老寒腿的發生,用鹽熱水泡腳是預防老寒腿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俗話說「冬天泡腳,丹田暖和」,用鹽熱水泡腳可提高人體抗寒能力,有提升肝腎陽氣、溫解下元、驅除寒濕的作用,可每天臨睡前用鹽熱水泡腳10至15分鐘,對調治老寒腿大有益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