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關節置換,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

1 全膝關節置換,假體怎麼選?

不同材料的人工膝關節有什麼差別?

人工關節由股骨髁、墊片、脛骨平台組成,目前來說,各種人工關節材料大同小異,基本都是鈷鉻鉬合金,有的脛骨基座是鈦合金,這兩種材料以後都可以做核磁共振,而且不容易發生排異。

不同的地方在於:有的會將股骨髁表面金屬陶瓷化,變得更耐磨,相對來說也會更昂貴。另外中間墊片部分,經過射線處理,或者加入抗氧化劑(維生素E)增加耐磨性,價格也會比普通的人工關節貴一些。如果您還不到60歲,建議選擇更加耐磨的關節,盡量減少未來再次翻修的幾率。

國產和進口的人工膝關節有什麼區別?

進口的人工關節應用時間比較久,也有很多臨床數據支持,而國產的人工關節發展比較晚,缺乏數據驗證。現在國產關節進步速度很快,一些大型廠家的人工膝關節材料和國外一樣,設計和工具都很好,相信不久的將來也會有很多數據支持。相對而言,同樣材料和設計的人工關節,國產的比進口的便宜。

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

人工膝關節種類繁多,在選擇時,一定要顧問您的主刀醫生,他會根據您的病情需要給您介紹。

人工膝關節有保留後交叉韌帶型和不保留後交叉韌帶型兩種,病情允許的話盡量選保留後交叉韌帶的這種,因為可以很好地保留關節本體感覺,更像自己的關節。

如果您的病情嚴重,比如骨缺損嚴重,韌帶功能不好,這種情況下盡量選擇好一些的假體。一般來說價格越高的關節,組配、設計、耐磨都會更好一些。

另外,經濟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選擇時不要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免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

膝關節置換

2 有高血壓、糖尿病,影響換膝關節嗎?

需要做全膝關節置換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常常合併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

有高血壓的患者建議在手術前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這樣可以避免手術時出現腦出血、腦梗。另外,如果您在用降壓零號或者復方降壓片,手術前需要停葯一周,換成別的降壓藥。如果您在使用利尿劑,比如吲達帕胺,也要讓醫生做調整。如果您在用降心率的葯,比如倍他樂克,注意心率不要降得太低。

血糖高可能會影響傷口的癒合,並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前後將血糖維持在8~12mmol/L,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8.0mg/dl以下。

心臟方面,常見的疾病有心絞痛、冠心病、心率失常。手術前醫生會做篩查,一般近期有心絞痛的患者,建議暫緩手術。有比較嚴重的心率失常、早搏,建議做超聲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有心梗病史的患者建議術前做冠脈CT看看心功能,如果做手術風險較高,會暫緩手術,等心臟病情穩定後再手術。

有的患者因為膝關節疼,做過一些關節微創手術,或者關節內注射,在這些操作後兩個月內最好不要做關節置換手術,否則會增加手術風險。

另外,還有一些情況也不適合做手術:

①身體有活動性感染,比如牙齦腫脹,或者剛做過闌尾炎手術,不建議近期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②腿部肌肉力量不好,比如有小兒麻痹、神經病性關節炎,做了膝關節置換後效果也不會好,不建議手術。

③關節還不疼,還沒有達到手術的指證,不應該過早做膝關節置換。

3 換了膝關節,假體鬆動怎麼辦?

假體鬆動是膝關節置換後翻修的一個常見原因,患者術後要格外警惕,發現以下癥狀儘早就診:

①跟活動有關的疼痛,比如負重過多時膝關節疼痛;

②片子上顯示假體周圍出現一些透亮線,代表出現了骨吸收、溶解,透亮線會隨時間的延長增多,說明了骨溶解的範圍增大,嚴重的情況,會直接在片子上觀察到假體位置移動。

一旦出現了假體鬆動,應該儘早做手術。如果只是部分組件的鬆動,比如股骨側或者脛骨側鬆動,可以做部分組件的翻修。如果是假體整個鬆掉了,最好還是全部翻修。

做翻修手術難度比第一次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難度大,翻修價格是人工膝關節置換1.5倍左右。因為取出鬆動的人工關節後,骨頭會有缺損,韌帶也可能鬆動,需要用到的新人工關節組件也會比較多。但是不必太擔心,現在的翻修技術比較成熟,該翻修的時候就得翻修。

4 膝關節置換後感覺關節僵硬,怎麼辦?

關節僵硬分多鐘情況:

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會有些關節僵硬的癥狀,比如早晨起來感覺僵硬,久坐之後感覺關節不靈活,這種情況應該找康復科醫生幫助,做一些肌肉的鍛煉,不應該做手術改善。因為手術將攣縮的組織切開後,術後還可能會出現僵硬,關節伸不直,影響走路、下蹲和上下樓。

膝關節置換後發生的關節僵硬要怎麼辦呢?

術後6周以內關節僵硬,建議在鎮痛下加大康復鍛煉強度,並且在康復醫師指導幫助下恢復活動。另外,也可以在麻醉下推拿,在無痛的情況下把患者粘連的組織撕開,之後再加大鍛煉強度。還可以用石膏夾板幫助鍛煉,維持伸直功能。

術後半年以上關節僵硬,建議採取關節鏡下手術,對肌肉進行松解,之後再進行康復鍛煉。

如果術後一年、兩年甚至更久了的關節僵硬,就只能整個翻修了,但是翻修效果通常一般。

所以,如果發現膝關節置換後關節僵硬,一定要早點找醫生尋求幫助。

5 人工關節可以和原來的關節一模一樣嗎?

最近比較流行3D列印技術,我們常常看到網上一些3D列印的模型和原型形狀一模一樣,很關心這個技術是不是可以用在醫學上,替代人的一些組織器官。

實際上,3D列印在關節置換領域中已經開始應用,尤其是在髖關節置換領域,已經有3D列印的成品應用到人體,但是膝關節目前來說還做不到列印一個和原來一模一樣的假體替代原本的膝關節。

目前在膝關節置換手術中,3D列印技術主要是用來輔助手術,減少了手術中工具的使用,使手術變得更方便更快捷,也減少了手術中發生骨髓脂肪栓塞的風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患者以前有過骨折、嚴重畸形,原有的手術方式會很麻煩,甚至無法完成人工置換,但在3D列印輔助下,可以在手術前模擬手術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測試手術的可行性,輔助制定手術方案。

另外,目前已經有一些3D列印的膝關節墊塊產品在臨床做試驗,但是暫時還沒有通過FDA,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投入市場。這些墊塊可以修補嚴重的骨缺損,對於一些複雜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或者翻修將會很有幫助。

6 換了膝關節,日常要注意這些!

雖然人工膝關節是很耐用的部件,但是在手術後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注意避免外傷。如果老年人手術後因為外傷導致假體周圍骨折,那很可能會需要再次手術。

另外,手術後增加骨密度對延長人工關節壽命有幫助,可以適當補鈣和維生素D。

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預防感染,感染是我們國家膝關節置換後翻修的主要原因。如果您做了一些小手術,比如牙齒手術,會有短暫的菌血症,建議手術時告訴您的主治醫師,適當用一些抗生素。另外,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統感染,也有很大幾率使人工關節發生感染,要及時使用抗生素。一旦關節出現突發的腫脹、高熱之後關節痛,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運動方面要注意的反而比較少,雖然有一些動作(比如盤腿)在手術後無法做到,但是日常的行走、散步、打太極、跳廣場舞都沒有問題,偶爾爬山也可以。小於60歲的患者,活動量可能會大一些,要注意避免衝撞型的運動、跳躍和長時間跑步,有助於延長人工關節使用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