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響血壓的根本因素,你了解嗎?

秋冬季節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如果家中成員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話就應該引起注意了,不管是心血管疾病還是腦血管疾病,其中都涉及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血壓。相信很多朋友對血壓已經很了解了,包括引起血壓增高的原因也略知一二。

但如果更深層次地挖掘,對於影響血壓增高或降低的根本因素你是否知道呢?答案也許是否定的,今天,我們從《生理學》出發,帶大家了解一下影響血壓的根本因素。

我們都知道,人體有一個心臟,大概跟拳頭一般大,心臟雖然個頭不大,但它總是非常賣力地在工作。就好比一個永遠不休息的泵,讓全身的血液有序地循環起來。

血壓是如何產生的?

人體各個組織在新陳代謝的時候都需要從血液中攝入營養,並將代謝產物排放在血液中,血管是運送血液的唯一通道,心臟將血液泵到動脈血管內,會對血管壁產生強大的壓力,因此動脈血管壁通常比較厚,彈性大,內壓也大,這個壓力的也是血壓的來源。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部門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在不同血管內,血壓有不同的稱呼,在動脈血管內測得的血壓是動脈血壓,在毛細血管內測得的血壓是毛細血管壓,同樣,在靜脈血管內測得的血壓稱為靜脈壓。

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接近心臟部位的粗動脈血壓。也就是平時我們通過水銀血壓計或者電子血壓計測量的肱動脈血壓。

正常人體血壓有什麼變化規律呢?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壓24小時是正常波動的,呈「兩峰一谷」的形態。早上8-10點血壓出現第一個高峰,下午3-5點出現第二個高峰,夜間進入睡眠以後,血壓逐漸降低,夜間3-4點降至最低。

有些朋友偶爾測量一次血壓,一看血壓值會嚇一跳,因為對照高血壓分級表格,屬於一級高血壓範疇了,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一點,單個的血壓數值是沒有臨床意義的,人體血壓不僅24小時有波動,而且在勞累、緊張、興奮、飽食等情況下測量的話,血壓也會偏高。

勞累、緊張和飽食等情況只是影響血壓測量的數值,並不是影響血壓的根本因素。

影響血壓的根本因素有哪些呢?

一:循環血量

循環血量是指人體循環血液的總量,是動脈血壓形成的前提,這裡特指有效循環血量,因為人體的血液有一部分是儲存在肝、脾和淋巴血竇中,還有一小部分是停滯在毛細血管內,所以並不是人體所有的血液都在血管內循環流動。

如果在外周血管阻力、心肌收縮力、血管壁彈性不變的情況下,當有效循環血量增加時,對血管壁的壓力也越大,血壓也越高。

二:心肌收縮力

在心率恆定的情況下,當心肌收縮力越強時,心臟泵出的血液也越多,經常有鍛煉習慣的人,心肌比較發達,收縮力比較強,心臟泵血的能力也相對強一些。

心肌收縮時所釋放的能量,如果沒有遇到阻力,就會全部轉化為血液的動能,正常情況下,由於血管記憶體在外周阻力,所以,心肌收縮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轉化為血液的動能,一部分則形成對血管壁的側壓力。

三:外周血管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是形成血壓的重要原因,但阻力過大未必是好事,很多中老年人的血管存在粥樣斑塊,平時飲食多油膩,不規律,吸煙、飲酒及不良情緒都可以使血液黏稠度增高。

血液黏稠度增高,無疑是增加了外周血管阻力,容易出現局部血管阻塞的情況,在循環血量、心肌收縮力及血管壁彈性不變的情況下,外周血管阻力比較大的朋友,血壓會比較高。

四:動脈管壁彈性

心室雖然是間斷在射血,可是在動脈裡流淌的血液是連續的,這是因為外周血管阻力和動脈管壁彈性的作用導致的,當心室射血時,所射出的血液僅約三分之一流至外周,其餘三分之二儲存於主動脈和大動脈內,並使主動脈壓升高。

經常清淡飲食,並且鍛煉的人群,血管彈性較好,血壓也相對穩定一些,反之亦然。

以上是關於影響血壓的幾個根本生理因素,現實生活中一些不良嗜好,比如:飲酒、肥胖、吸煙、精神緊張、缺乏運動及口味偏鹹都是表面原因,當然這些不起眼的表面原因最終會影響心肌收縮力、血管粗細及循環血量等這些根本因素。

秋冬季節已到,關愛心腦血管疾病從關愛血壓開始,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基礎血壓呢?平時有沒有監測自己的血壓呢?如果沒有,那就從當下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