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能精準殺死癌細胞,這把「狙擊槍」不是哪個醫生都能用得好

01

點殺還是掃射?

對於一癌症患者,這是兩種治療手段。

點殺可以精準狙殺腫瘤細胞,而不傷及無辜,這種治療手段叫「靶向治療」,也是本文的主角。

早在1990年,人類基因計劃就正式啟動。中、美、英、法、德、日等6國科學家共同參與這一項目,搞清楚了人類所有基因的樣子和位置。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又研究每一種疾病和某個或幾個基因的關係。

科學家發現,有些人之所以得癌症,是因為體內有這種癌症的易感基因。

比如乳腺癌,易感基因是「BRCA1」,57%有該基因突變的女性,會在70歲之前得上乳腺癌。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學家從易感基因入手,找出癌症患者體內的致癌位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藥物。

致癌位點可能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能是一個基因片段。藥物會特異性地「找到」致癌位點結合,發生作用後使腫瘤細胞死亡。 這種治療只會殺死特定的腫瘤細胞,而不會波及正常組織細胞,因此被稱為「靶向治療」。

02

子彈

用對了能「力挽狂瀾」,用錯了則「有害無益」

李醒亞,某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河南「肺癌多學科會診」發起人,長期從事腫瘤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及綜合治療。

這個約30平方米的房間,是專家們集中頭腦風暴,是與「死神」戰鬥的指揮艙。

李醒亞教授詳細介紹了靶向治療的發展歷程——

2003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易瑞沙」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這是最早的靶向藥物,當時的醫生並不知道究竟哪些患者對易瑞沙敏感,所以,幾乎所有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都在嘗試用「易瑞沙」。

可惜,除了極少數有明顯療效,絕大多數人服用後都沒有明顯效果。

2005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收回了2年前的批示:不再允許「易瑞沙」應用於臨床。

巧的是,一份亞洲的臨床研究此時傳到美國:「易瑞沙」在相當比例的肺癌人群中顯示出卓越的療效。

專家非常納悶:為什麼易瑞沙對亞洲人有很好的療效,卻對歐美人群幾乎無效?

後來,研究者才發現:亞洲的不抽煙的女性肺腺癌患者服用「易瑞沙」後效果最好。

繼續研究發現,這些女性的體內有非常高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EGFR)的敏感突變存在。

「這說明,在服用『易瑞沙』前最好先做基因檢測,如裸體內發生EGFR基因敏感突變,就可以服用。」李醒亞教授特彆強調道。

隨後,靶向藥物「特羅凱」和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凱美納」陸續上市。

最開始,臨床醫生向所有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推薦,後來發現:只有肺腺癌、大細胞癌等類型的肺癌才有EGFR基因的敏感突變。

肺鱗癌沒有敏感突變,所以,臨床醫生便不再向肺鱗癌患者推薦靶向治療。

專註研判病例的李醒亞教授

李醒亞教授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肺鱗癌以外的非小細胞癌,尤其是肺腺癌的EGFR基因檢測,是預測靶向藥物療效的可靠辦法。

「如果檢測出敏感突變,患者在服用『易瑞沙』這類藥物1~2周後,就能緩解癥狀、腫瘤標誌物下降。4周後複查CT,會發現腫瘤明顯減少。」

「相反,如果檢測時未發現基因突變,卻服用了這類靶向藥物,不僅沒有療效,還會延誤治療時機,純屬有害無益。」

03

開槍

流程嚴謹,先查基因,再用靶向葯

儘管基因檢測在肺癌治療中有關鍵作用,但這項技術一開始在中國開展得並不樂觀,只有15%的檢測率。

2013年,我去採訪李醒亞教授,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幫我科普「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那時候,基因檢測是一個「舶來品」,很多人壓根沒聽過。

儘管國內外的肺癌診斷和治療指南要求對肺的非鱗癌進行EGFR基因檢測,但當時國內很多醫生並不知道這一要求和檢測的重要性,自然就無法在臨床大規模開展。

「當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基因檢測和靶向藥物都沒有進入醫保,並且只有EGFR突變的患者,才有『易瑞沙』可用。所以,即使患者自費做了基因檢測,結果只有兩個:一、沒查到突變基因;二、發現了突變基因,但相關的靶向藥物價格昂貴。這使很多肺癌患者望而卻步。

多學科專家會診,讓治療更科學精準。

李醒亞教授說,以前,靶向藥物在日本也不能報銷,所以,當時的全民做基因檢測的人不足30%。後來,靶向藥物進入日本的醫保報銷範圍後,檢測率接近100%。

而6年後的今天,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越來越認識到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04

錢事

藥品進醫保,有的患者吃藥每月不到500塊

最重要的是:去年,基因檢測已經進入醫保了;一代靶向藥物易瑞沙、特羅凱,二代靶向藥物阿法替尼,也隨之進入了醫保。對存在EGFR基因突變,患者每月隻用花500塊左右,就能吃上靶向葯,醫保報銷後,個人所花費的更少;

以前,只知道EGFR這一個基因的敏感突變有相應的靶向葯,如今已發現了9個致癌基因的一些改變都有相應的靶向藥物……

以前,Her2基因突變的患者,倒是有相對應的靶向葯,但效果一直不理想,通過進一步研究,如今的治療效果越發明顯;

以前,Met基因突變的患者,一直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如今,只要存在14外顯子突變,都有相對應的藥物可用……

以前,K-ras基因突變的患者,一直找不到相對應的靶向葯,但今年就找到了;

這是科技與死神的賽跑。有的患者扛過了一個時期,或許就能迎來全新的「救命葯」。

以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以前,只有一代靶向葯易瑞沙、特羅凱、埃克替尼可用;近兩年,又開發出第二代靶向藥物阿法替尼、達克替尼;現在,第三代靶向葯奧西替尼也問世了……隨著研究如火如荼進展,更多的國產三代靶向葯也將陸續上市。

李醒亞教授說,醫生和患者都要樹立「基因檢測先行、藥物治療跟進」的正確的檢測治療順序。

05

射程

耐葯?從一開始制定治療方案就要想到的問題

然而,發現了基因突變,吃上了靶向葯,並不意味著從此高枕無憂。

因為所有人終將會面臨一個問題:耐葯。說白了,就是在某一個節點,吃靶向葯不再管用了。

怎麼辦?

1.發現肺癌,就要第一時間做基因檢測;

2.如果發現有基因突變,恭喜你,這說明能吃靶向藥物。但是,吃藥前,一定要提前評估,制定好治療方案。

也就是說,一開始就要選好吃什麼靶向葯,儘可能地將耐葯時間延遲。

李醒亞教授說,目前,基於大量臨床試驗的數據,對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效果最好的可能方案是:一開始就吃上二代靶向葯如阿法替尼,耐葯後,再吃三代藥物奧西替尼。

多學科會診帶頭人李醒亞教授,正在盤算還有多少「武器」可用。

此外,靶向藥物聯合其他療法的治療方案,也為更多存在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日本有研究表明:「吉非替尼+化療」的聯合治療方案,能推遲耐葯的發生,患者的生存期也能明顯延長。

還有幾項臨床試驗是「特羅凱+貝伐珠單抗」的聯合療法,試驗表明:這種聯合使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明顯延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