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準媽媽吃冰箱剩菜,竟引發新生兒敗血症!遠離李斯特菌記住這3點

乏力、發燒、懷孕31周早產、新生兒敗血症……對於杭州一位37歲的二胎媽媽而言,不久前的這段經歷猶如一場「噩夢」。

「噩夢」的開始,竟然是因為這位孕媽媽吃了冰箱裡的剩菜,感染了一種細菌——李斯特菌。

而另一位孕媽媽,同樣是感染了李斯特菌,但遺憾的是,這位媽媽沒能留住她的小天使。

事件回顧:

前些日子,臨安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接診了一位孕28周的準媽媽,她突然出現高熱、寒戰、肌肉酸痛、腹瀉,測體溫39.3°C,胎心200次/分鐘,醫生立即讓她住院治療。

隨後這位孕媽媽娩出死胎,胎盤中分離出「李斯特菌」。而這一切,源於她前幾天喝了一口之前已開封沒喝完放在冰箱中的牛奶。

李斯特菌究竟是何方「妖孽」?「殺傷力」竟然如此之大?雖然很多人對於李斯特菌這個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但事實上,它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

李斯特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肉類(如生肉、熟食、熏製品等),未殺菌的乳酪、牛奶等乳製品,未煮熟的雞蛋,生食的蔬菜水果以及加工後未食用完而放入冰箱的各種食物等,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它有一個臭名昭著的外號——「冰箱殺手」。「這個殺手不怕冷」,它生存能力極強,0℃~45℃都能「快樂」存活,在冰箱的冷藏溫度下仍能生長繁殖,甚至在-20℃的冷凍室也能存活1年!

人體感染李斯特菌可導致腦膜炎、敗血症等,甚至能造成孕婦死胎!多數感染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食用冰箱內剩餘食品。

有的人說:我經常吃冰箱裡的剩飯剩菜,也沒感染李斯特菌呀,別在這危言聳聽了。

通常,免疫力正常的人食用了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不會得病,或許只有輕微的感冒樣癥狀或胃腸道癥狀,很快就能恢復,你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邂逅」過李斯特菌。

但它對孕婦、新生兒、老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的殺傷力相當強!有數據顯示,高危人群感染後病死率高達30%!

而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概率比正常免疫的人大約高20倍,這個「殺手」的厲害之處還在於,它可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產生致命的影響,可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感染等。

有數據顯示,孕婦如果感染李斯特菌,流產的比例為30%左右,新生兒的癥狀多為腦膜炎、敗血症等,死亡率高達30%~70%,通常預後很差。

早在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風險提示,李斯特菌已成為威脅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冰箱中有異味就是細菌的警示。

如果家中有嬰幼兒、孕媽媽、老人和病人等免疫力低的人群,或者自己比較疲勞,某一時期抵抗力比較差,務必要重視起來!

細菌是隱藏在黑暗中的「敵人」,但如果我們能及時意識到它的威脅並採取正確的預防措施,其實並不可怕。

雖然李斯特菌堪稱「菌界小強」,耐冷耐鹽耐酸耐鹼,看上去很難對付,但它不耐熱,所以消滅李斯特菌也很簡單!

避免感染李斯特菌記住這3大注意事項:

1.食物選擇

不要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牛奶或食用未經殺菌處理的乳製品;

不要直接吃熏製、醃製的肉類、魚類等,盡量不吃溏心蛋、未熟透的肉製品等;

購買保存期限較長的冷藏即食食品時,一定要檢查食物包裝是否完好,如有破損, 果斷放棄。

2.衛生清潔

加工處理食物前後、飯前便後要清洗雙手,注意個人衛生;

水果、蔬菜一定要徹底清洗乾淨或削皮後再食用;

日常做飯時,處理生肉、生海鮮等,所用的鍋、碗、刀具、砧板等不可與熟食器具混用,砧板要做好清潔、防霉工作。

3.食物貯存

冰箱並不是食物的保險箱,冷藏食物最好不要超過3天,有些食物並不適合存放在冰箱;

存放在冰箱裡的剩飯剩菜、熟肉製品最好充分加熱後再吃,建議使食品中心溫度達到70℃並持續2分鐘以上;

夏季吃冰淇淋、冰淇淋時,盡量一次性吃完,不要反覆冷凍;

冰箱食材擺放,也要做到生熟分開,最好隻放7成滿,此外,一定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清理。

一般建議每隔2~3個月就給冰箱內部做個徹底清潔,尤其要注意需要仔細清潔冰箱門上的橡膠密封圈和縫隙,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細菌重災區!

老年人、孕婦、嬰幼兒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是重點預防人群,務必要注意飲食衛生,有些老人生活節儉,存放冰箱好多天的東西即使發霉了也不捨得扔,一定要告訴老人,安全健康才是第一位。

一旦出現發熱、拉肚子或感冒癥狀要引起警惕,如果吃過可疑食物(如剩飯剩菜、海鮮、未喝完又放冰箱的牛奶等),要向醫生報告並檢測感染原,積極配合治療。

袋鼠麻麻有話說:

雖然李斯特菌看起來很可怕,但只要我們避開危險食物,積極做好預防,也就不容易中招了,希望大家都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夏天越來越熱,食物不易長時間存放,盡量不要屯太多食品在冰箱哦,隨吃隨買,選購新鮮食品才會有更多安全保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