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忠告:不想把孩子養成「病秧子」,3個習慣要改掉,媽媽最好知道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食尚育兒

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寶」,衣食起居照料的無微不至,但是,卻有很多寶媽抱怨:孩子「不爭氣」,體質差、三天兩頭生病,簡直成了「病秧子」!

中醫常說:「孩子的病都是吃出來的」,過去生活條件差,孩子們吃的簡單,但是很少生病吃藥,現在條件好了,父母的一些餵養習慣,反而讓孩子脾胃受傷、體質變弱,成了溫室裡的花朵。

脾胃共同完成氣血生化、營養吸收和輸送的工作,跟孩子的體質和生長髮育緊密相關。一旦孩子脾胃不好,分解食物、運化營養的能力就會削弱,不僅影響食慾、睡眠,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達不到,孩子就會發育遲緩、免疫力降低,怎麼可能體質好、發育好、長高個吶?

因此家長先反省自己,有沒有這3個習慣,傷了孩子脾胃:

一、喂「湯泡飯」

孩子咀嚼能力差,不愛吃「乾飯」,很多家長就習慣把米飯、饅頭泡進菜湯、肉湯裡喂孩子,浸了湯汁的飯更有味道、更鬆軟,可以直接下咽,孩子們喜歡吃。但是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磨碎、唾液酶初步消化,會給脾胃增添負擔,湯汁進入腸胃稀釋了消化液,增加了飽腹感,孩子更容易積食,引起腸胃方面的問題。

二、睡「下午覺」

帶孩子是很耗時間、精力的,肯定會耽誤家長做別的事情,所以一些寶媽喜歡哄孩子睡「下午覺」,就是下午3、4點的時候睡,媽媽就有時間做別的事情,但是這樣會影響脾胃消化食物,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很容易積食,還會本末倒置,影響晚上的睡眠,降低孩子抵抗力,對孩子的健康、發育無疑是有危害的。

三、吃「肥甘厚」

過去生活條件差,逢年過節孩子才能吃點肉,現在頓頓大餐,家長還是盡量多的給孩子吃蛋、

禽、魚、肉,本身孩子的胃比較小,臟腑發育不成熟,日常飲食中難消化的肉類佔的比重太大,就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脾胃運化能力下降,破壞孩子體質。

5個信號暗示孩子脾胃不好了,家長要警惕:

1、臉色發黃、皮膚乾燥;兩頰有「高原紅」,眼袋變大,眼睛紅腫,鼻樑有青筋

2、舌苔厚膩、剝落、不均勻,愛打嗝,有口臭

3、睡覺不老實,愛蹬被子、愛趴睡,盜汗,磨牙、說夢話、驚醒

4、食欲不振,一兩口就飽,肚子鼓鼓脹脹的,特別偏食、挑食

5、排便異常,三天兩頭便秘、腹瀉,便便特別臭,愛放屁

一旦發現孩子有脾胃不好的徵兆,家長就要及時採取措施,經常給孩子喝點雙低聚乳清,特別是經常吃撐,吃難消化的食物,晚餐吃的晚的孩子,雙低聚乳清可以調節消化功能,增強脾胃動力,幫孩子促進食物分解,清理積食、減輕胃腸負擔,還能改善腸道免疫力和營養吸收速率,增強孩子體質,促進生長髮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