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脾虛娃如此之多?醫生:家長戒掉4種習慣,減輕孩子脾胃負擔

孩子是我們的寶貝,因此我們總是拿孩子偏食厭食的毛病沒有辦法,飯桌上挑三揀四,我們又捨不得責罵,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變著花樣給孩子做些好吃的,然而始終改變不了孩子挑食厭食的毛病,讓孩子營養得不到保證,損害孩子脾胃。

大多數孩子偏肉類,不喜歡蔬菜,因此維生素不足,蛋白質太多,孩子脾胃無力運化,負擔重,很容易積食便秘;相反孩子隻吃素不喜葷,蛋白質就會缺乏,導致營養吸收不全面,免疫力差。

那麼,為何脾虛的孩子會有那麼多?10個孩子至少有7個。兒科醫生指出:脾虛的孩子逐漸增多,與家長很多不好的習慣分不開的。比如以下四種壞習慣,如果你也有,抓緊時間糾正!不然給孩子脾胃增加更多的壓力,損害孩子脾胃,影響孩子發育後悔也來不及了。

習慣一:給孩子餵食湯泡飯

很多人認為湯泡飯跟粥沒什麼兩樣,其實並不是。湯泡飯是嚼不爛的,因為飯直接隨湯一起進入腸胃,沒有經過咀嚼和消化,孩子脾胃嬌嫩,運化無力,會增加脾胃負擔。而且大量的湯汁也會沖淡胃液,孩子腸胃功能會紊亂,營養的吸收和運輸會受到影響。

習慣二:食物趁熱吃

雖說脾胃喜歡溫熱的食物,但是溫熱並不代表越熱越好,而是讓孩子感覺溫度適宜,否則食物溫度過高,逗留口腔時間短,著急送入腸胃,脾胃來不及運化,影響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習慣三:不控制孩子零食

孩子幾乎都離不開零食,然而零食中的營養成分並不多,孩子吃多了,不僅影響食慾和食量,它含有的各種添加劑還會削弱脾胃的運化,加重脾胃的負擔,容易產生內熱,易咳嗽,積食也會頻頻發生的。

習慣四:強迫孩子吃飯

孩子不吃飯家長著急,總是會想方設法強迫孩子吃飯,或者孩子吃不了,也會要求孩子將碗中食物清光。家長如此的做法,只會加重脾胃的負擔,造成孩子積食,損害孩子脾胃的健康,影響孩子發育。

如果你也有這四種習慣的任一一種,抓緊時間糾正。同時,最好建立兩種好的習慣。

第一:要時刻養脾胃,為孩子健康發育保駕護航

孩子養脾胃,可以多補充寡糖乳清,通過寡糖乳清減輕脾胃負擔,恢復脾胃動力,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特性來調理孩子的體質,增強孩子免疫力,為孩子的健康發育增添一份助力。

第二:要多多運動,不要懶散

讓孩子多多運動,既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感到神清氣爽,還能通過運動,加快孩子體內的新陳代謝和氣血循環,幫孩子消食,減輕脾胃負擔,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