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味精會致癌、加熱後還會有毒?關於味精那點事,來一次了解清楚吧

味精、雞精是很多人家裡都會用到的調料,它可以讓食物的味道更鮮美。

不過,網上總是流傳這個「味精是化學合成產品」「味精加熱會致癌」的傳說,說「當溫度超過100℃時,味精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健康甚至致癌」。

味精到底是怎麼做的?真的會致癌嗎?到底還能不能吃?

味精和雞精,到底有什麼區別?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這也是鮮味的來源。我們經常形容味美的食物 「鮮」,鮮是一種味道,它是1908 年由日本科學家發現並命名的,最早發現鮮味來源物質就是谷氨酸鈉。


1909 年,「味之素」味精開始在日本大量生產,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目前大量生產味精的方式是細菌發酵,工藝和釀酒、製醋、造優酪乳類似,根本不是什麼化學合成。

而雞精因為它的形象裡有一個小雞,很多人就認為它是雞肉做的、更健康。其實,這完全是你自己的個人想像。

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鈉含量在40%左右。雞精中除了味精之外,還有澱粉(用來形成顆粒狀)、增味核苷酸(增加味精的味道)、糖、其它香料。

所以,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其實是一樣的,並沒有孰好孰壞之分。

味精到底有沒有害?

一直有說法稱味精、雞精有害,吃了會使人致癌。但實際上,這些說法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谷氨酸鹽致癌?

說味精緻癌的一個理由是味精中的谷氨酸鹽致癌。 但是,谷氨酸鈉在很多食物中就天然存在。比如我們很多愛吃的葡萄汁、番茄醬、豌豆,都有一些谷氨酸鈉,所以你才會覺得味道很鮮。既然葡萄、番茄無害,為何味精就有害呢?

至於水解後的谷氨酸更是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體中。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在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中天然存在谷氨酸鈉,比如醬油是水解蛋白質得到的,其中的谷氨酸鈉含量在1%左右,而乳酪中還要更高一些。有些水解的蛋白質,比如水解蛋白粉,或者酵母提取物,其中的谷氨酸鈉含量甚至高達5%以上。

味精加熱會產生致癌物?

另外一種說法是,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時,可能產生焦谷氨酸鈉,而焦谷氨酸鈉致癌。

的確,味精、雞精裡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這種物質在超過120℃的時候,容易轉變成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焦谷氨酸鈉。但實際上,焦谷氨酸鈉並不會致癌,只是沒有鮮味而已。況且,味精的說明書都會會建議大家出鍋前放味精。

所以,只要出鍋前放味精,溫度並不會很高,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國際上的權威機構也圍繞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的評估研究,目前都沒有發現過它能產生危害。只有個別動物實驗發現在「大劑量」下,對於某種非常敏感的老鼠有產生神經毒性的可能。不過所需要的大劑量遠遠高於人類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正常飲食根本達不到那個量。

因此,目前國際上的權威機構,比如美國FDA、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JECFA)都進行過評估和審查。

JECFA評估中認為味精沒有安全性方面的擔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沒有限制」。

美國FDA的一份報告認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對味精有所反應」,但是針對整體上的味精,他們贊同JECFA的結論,就把味精歸入食品分類中最安全的「一般認為無害」(GRAS)一類了。

也正因如此,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允許谷氨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比如,歐盟、澳新和我國允許味精的使用。

還能吃味精嗎?

從安全形度,正常使用的味精、雞精其實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不過,從更營養角度,味精也有它的問題,那就是鈉含量比較高,多吃並不健康。高鈉飲食容易導致高血壓,還可能增加 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另外,歐盟最新評估還對味精的攝入提出了一個推薦量的限制。

歐盟食品安全局發表聲明,對涉及谷氨酸和谷氨酸鹽安全性相關研究報告進行重新評估之後,認為需要限制消費者攝入這類食品添加劑的數量,並設定限量為(ADI)每天每公斤體重30毫克,對於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成年人來說,這就相當於每天不到2克味精。

因此,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吃太多味精。盡量在家裡吃飯,少放鹽和味精、雞精,這也是保證健康的重要一步。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雞精裡面一般都會有一些食鹽,如果在炒菜和做湯時用了雞精,鹽也要相應減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