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步走鑒別腰椎突出和腰肌勞損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但由於癥狀都有腰背痛、腰背無力感,沒有專業背景的人容易混淆,延誤治療。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的溫世鋒醫師指出,二者的鑒別要看四個方面:

一看:有無腿痛

據悉,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分為三種,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有的從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的腿痛。不同的是,腰肌勞損通常只有腰痛,因此鑒別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沒有腿痛。

二看:壓痛點是中間還是兩邊

對於純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的棘突或棘間隙有壓痛,壓痛點主要位於棘突旁,距離中線1. 5 - 3cm處,即背部中間。壓痛時,可出現沿神經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

腰背肌勞損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間無壓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壓痛,即在遠離背部中線的腰背部兩邊的肌肉。尤其對於疼痛部位講不清楚具體位置、按壓也無明顯壓痛點的情況,更可能是腰椎間盤導致的腰背痛,專業稱腰椎間盤源性腰背痛。

從痛感來講,腰椎間盤源性腰痛表現為隱隱作痛,而腰背肌勞損則是酸脹感性疼痛,甚至是劇烈疼痛。

三看:活動是否受限

腰背肌勞損患者腰部活動度一般影響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時,腰背痛誘發加劇,相反活動開來後可明顯緩解。但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現向前、後、左、右等至少一個方向的彎腰困難。


四看:影像學檢查

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來鑒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腰椎正側位X片往往可見腰椎側彎,相應椎間隙變窄,兩側不等寬,骨贅形成等。腰背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軟組織慢性損傷,臨床主要表現以腰痛為主,檢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而CT或核磁共振則可準確發現腰椎間盤的退變程度,明確腰椎間盤是否突出。

說明: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路,一切為了公眾的健康,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儘快妥善處理。我們的服務號:1896102025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