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家基金公司上報指數增強型ETF 系國內首創

國內市場現有ETF、ETF聯接基金、傳統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等四大類指數基金,尚無指數增強型ETF。兩家基金公司上報指數增強型ETF產品,系國內首創。

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

隨著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成為公募競相布局的重點方向,部分基金公司尋求創新ETF產品。日前,兩家基金公司先後上報指數增強型ETF產品,系國內首創。

業內人士表示,該類產品既具備ETF價格透明、流動性高等優勢,又可爭取超越指數的收益,是基金公司豐富指數產品線、提供更細分資產配置工具的一大舉措。

兩家基金公司

上報指數增強型ETF

證監會官網顯示,證監會於3月1日接收招商滬深300增強ETF和招商中證500增強ETF兩隻基金的申報材料。一個星期後,國泰基金上報3隻指數增強型ETF,分別為國泰滬深300增強ETF、國泰中證500增強ETF和國泰上證50增強ETF。

國內市場現有ETF、ETF聯接基金、傳統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等四大類指數基金,尚無指數增強型ETF。招商基金旗下已有招商滬深300指數(3755.352,25.40,0.68%)(3755.3519,25.40,0.68%)增強和招商中證500指數增強兩隻指數增強基金,此次申報的兩隻產品是原有指數增強基金的“ETF版”。國泰基金旗下國泰滬深300指數成立於2007年,其量化團隊布局較早,在ETF開發和管理方面經驗也較為豐富。

招商深證TMT50ETF基金經理蘇燕青表示,指數增強型ETF是主動化管理與ETF運作模式的結合。區別於以跟蹤某一特定指數為目標的傳統寬基ETF和SmartBeta ETF,增強型ETF以戰勝標的指數獲得超額收益為投資目標。

“雖然SmartBeta ETF也追求超越寬基指數的超額收益,但它將投資策略通過透明的量化方法編制成指數而固定下來。相較而言,指數增強型ETF在投資策略上更具靈活性,也不易被市場跟蹤效仿。後續在投資中,增強型ETF有望為傳統寬基指數增厚收益,也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靈活選擇投資風格。”蘇燕青稱。

發展前景被看好

滬上一位公募人士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的ETF,指數增強型ETF的主動把握性更強。

華南一位指數基金經理表示,相對而言,指數增強基金較標準指數基金持倉透明性不夠高,ETF的產品形式解決了這一“痛點”。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和市場有效性的增強,國內指數化投資已迎來發展良機。在指數基金中,運作透明、費率低廉、交易便捷的ETF將獲得更為廣泛的客戶基礎。作為一種創新型產品,指數增強型ETF在ETF產品中加入增強策略,優勢更加突出。

蘇燕青坦言,看好指數增強型ETF在國內的前景。一方面,整體而言,目前國內指數增強策略效果存在較高的勝率;另一方面,ETF的運作機制成熟透明,指數增強型ETF產品是符合投資者需求的產品。

招商基金表示,未來將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強產品創新,推出更多創新性ETF,為投資者提供更精細化的投資利器。

國泰基金表示,在現有ETF產品穩定運營的基礎上,未來將繼續布局行業ETF、寬基ETF以及增強型ETF,並儲備一些Smart Beta類ETF,不斷升級豐富產品線,以滿足更多投資者的需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