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祛濕,飲食上記住「一茶、二粥」,注意5件事,濕氣遠離你

如今氣象越來越熱了,很多養生的人都知道,夏季是祛濕的季節,尤其是濕氣重的人,更要注意祛濕。

然而,濕氣重的人,身體都會有哪些表現呢?

出現以下4種狀況,可能是濕氣重了

一、舌頭肥大

早上起床後,在洗漱之前先找一下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若舌苔較厚,發白或者發黃,舌頭肥大,尤其是舌頭邊緣被牙齒擠壓,形成了一層白色鋸齒狀,就說明濕氣嚴重了。

二、頭昏腦漲

即使休息很好,也經常頭昏腦漲,渾身不舒服,尤其是早上起來總也提不起精神,感覺睡不夠,這就是體內濕氣較重的表現。

還有的人發熱或是怕冷,經常流鼻涕,也是濕氣重的現象。

三、關節痛

老一輩人經常告訴年輕人,要多穿衣服,否則老了會得風濕病,這就是因為衣服穿得單薄容易導致濕氣入體,濕氣入侵嚴重,就會出現風濕病,也就是關節炎,關節疼痛。

尤其是即將下雨陰天,這種疼痛就會出現,嚴重的甚至動一下都鑽心的痛,對身體行動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四、大便黏膩

大便之後,馬桶不易沖乾淨,總有一點粘在上面,並且紙巾也用的很多,總有擦不凈的感覺,這就是濕氣重導致的。

此外,如果你小便混濁也可能是體內濕氣較重。

夏季祛濕,飲食上記住「一茶、二粥」,避免5件事,濕氣遠離你

一茶

夏季,要多吃於是食物,如紅豆、薏苡仁、馬齒莧等等,也要懂得合適搭配,最好的祛濕食物,就是搭配在一起,製成祛濕茶或者祛濕粥來食用:

自製祛濕茶:

黃花苗薏仁茶

黃花苗根0.7、薏仁0.7、赤小豆1.7、黃花苗葉0.2、山楂0.1、芡實0.3、玉米須0.1、淡竹葉0.1、馬齒莧0.1

可以將以上材料曬乾製成一個茶包,平時多飲用。

黃花苗:黃花苗清熱解毒,利尿散結,因此用來去濕氣有不錯的作用,並且黃花苗消炎作用強,對於關節炎也有一些預防作用,還能保肝養胃。

芡實、薏仁都是「祛濕能手」,尤其是芡實,還能夠調節脾胃,而脾主濕,脾胃不好就容易濕氣過重,可以說,芡實是可以做到雙方面祛濕的效果。

馬齒莧和黃花苗一樣,也是一種野菜,馬齒莧歸肝、心、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等作用,還能抗衰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可以補充體內營養,平時也可以適量吃一些。

赤小豆健脾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不需要做過多的介紹,其他食物雖然很普通,但是每日食用一點,對濕氣也有作用。

二粥

一、紅棗扁豆薏米粥

材料:以紅棗10個、扁豆30g、薏米20g的比例取材即可。

做法:紅棗洗凈,去核;扁豆、薏米浸泡,洗凈。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再調入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二、紅豆薏米粥

材料:薏米、紅豆按1:1的比例取材即可。

做法:用清水洗凈,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煲粥時,有些人喜歡酸甜口味,有些人喜歡閑淡口味,但是這些調味料不要多加,口味過重也是引起濕氣的原因之一,濕氣重的人,要講究飲食清淡,不要口味過重。

避免5件事

1、少濕發入睡

有些人喜歡睡前洗頭髮,尤其是頭髮長的女性,早起洗頭不方便,都想睡一個懶覺。

然而,晚上洗頭,要將頭髮吹乾,不要頭髮濕漉漉的就入睡。

這是因為濕法入睡,容易導致水蒸氣通過頭皮進入體內,對身體的濕氣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2、少飲酒

夏季氣象炎熱,冰爽啤酒是很多人的選擇,然而,酒精本身就是助邪的,容易加重濕氣,再加上冰涼的飲品更是雪上加霜,使體內濕氣大大增加!

因此,夏季即使飲酒,也要喝常溫的,白酒也可以燙一燙再喝。

3、少吃油膩食物

很多人喜歡吃油膩食物,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不怕上火,然而經常吃大魚大肉,容易導致胃不舒服,就會傷及脾胃,脾胃運行不暢,就容易使濕氣加重,導致濕氣過大!

4、少碰生冷食物

夏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冷飲等生冷食物,然而這些食物會讓腸胃的消化能力變差,傷及脾胃,且生冷食物本身就會「助紂為虐」,使濕氣變重。

5、少吹空調

夏季排汗,是我們祛濕的方式之一,反之,夏季經常吹空調的人,容易導致濕氣過重,不能使濕氣更好的排出。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